中枢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的斗争历史


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2/3/14 14:41:00  浏览:859

    中枢烈士陵园为县级革命烈士纪念设施。1950年10月经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在县城南门外筹建,1952年4月竣工,2007年底改建,2017维修改造,目前陵区占地面积26亩,安葬着解放仁怀和剿匪斗争中牺牲的67位革命烈士和建国后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的伍庆烈士和在云南边防缉毒牺牲的陈锡华烈士。
    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光荣的斗争历史。
1949年11月中旬,根据贵州省委、遵义地委指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遵义军分区仁怀独立大队解放接管仁怀,任命潘广乾为大队长,杨用信为政治委员,耿焕民为政治部主任。仁怀独立大队包括干部、勤杂人员在内总共79人,加上原遵义保安团起义的一个中队,总共200余人,于1949年12月21日开始分四批从遵义出发抵达仁怀。
   1949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在进军四川途中解放了仁怀县城,随即离开仁怀前往参加成都战役。遵照十军政治部主任李文进同志的指示,在新政权尚未建立之前,由当地进步人士曾荣章、周礼明、彭孝义等同志组成“仁怀县人民临时办事处”,组织支前工作和维护社会治安。 
   当时,在我大军挺进西南的疾风暴雨中,敌人从四面八方由中心地带向川黔结合部比较隐蔽的边沿角落流窜,地主、反革命武装遍布全县,伺机而动,形成对我四面包围之势。在东北角,有国民党第五行政区保安副司令赵兴鉴和保十三团团长张代龙率领的一千余人,以及国民党仁怀县县长李繁均的警卫营、随行人员二百多人;在西北角靠近四川地带,有国民党八十九军第六独立旅旅长罗再启率领四百多人,装备精良;在南面,靠近金沙边界的鲁班、茅坝—带,盘踞着李文猷纠集的国民党“反共预备团”第一团,以及国民党第六旅第十六团团长周天富、十八团团长周富业的残部,还有“国大代表、沿河县县长曾毓权、国民党贵州省党部执行委员周天一、敌师长赵翔龙及地主反动武装;在北面三合、桑木—带,有“川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司令、国民党遵义专署专员卢杰的四个纵队和一个直属大队,以及国民党仁怀县参议长蔡维新担任团长的“反共预备团”第二团等反动武装。加上其他如陈美之、黑善牛、周治国等股匪人枪都在二三百人之众。面对数十倍于我的反动武装力量的威胁,不仅需要大无畏的革命胆略,而且还要有巧妙灵活的斗争策略和方法。 
    独立大队接管仁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对新区的方针政策,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地方进步人士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合作,收缴敌伪武器,大力宣传党的政策,贯彻稳定的方针,依靠群众迅速铺开全面工作:(1)将临时办事处改建为“仁怀县人民办事处”,宣布仁怀县解放。(2)通过县人民办事处和地方进步人士,做好国民党军政人员的起义和投诚工作。(3)将全县26个乡镇建成人民办事处四个分处,配备领导班子、工作人员和武装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工作。(4)报经地委批准,于1950年1月19至20日,召开了仁怀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按照政治协商会议精神,民主选举潘广乾为县长,周礼明为副县长,正式宣告仁怀县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人民办事处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通过地方进步人士周梦生、陈佛中先生,争取了赵兴鉴、张代龙、李繁均率部向遵义军分区投诚。经过谈判,争取国民党八十九军第六独立旅旅长罗再启、副旅长傅洙率该部官兵携械到县城投诚起义,不仅武装了我们自己,还极大地鼓舞了全县军民的士气。
    正当全县军民兴高彩烈的时候。形势却发生了急剧变化。1950年元旦后不久,隐藏在全县各阴暗角落的一切反动势力,包括地主恶霸,国民党反动政客、散兵游勇、特务惯匪,他们勾结在一起,乘我大军入川作战、地方武装力量薄弱之机,纷纷出动,疯狂向我反扑。元月12日,城南大匪首周天一、柯愈寿等组织300多匪众,攻打我办事处二分处,向我开了第一枪,20日我办事处指导员王以亮牺牲,通讯员龚在发被俘惨遭杀害。城北,杨碧华匪部相继叛乱,三分处公安助理员高学仁在回归县城途中遭伏击壮烈牺牲,西进干部饶庆也被杀害。随后,蔡维新率匪攻占了距县城15公里的水塘乡,控制北面交通要道。长岗、坛厂一带以“中国人民反共救国军黔北司令”罗湘培、副司令胥杰,大匪首陈美之、冯仲衡为首组织2000多匪众。截断了遵义至仁怀的交通要道。1月30日,周天一和茅台大匪首黄文英相勾结,占领了茅台镇,抢劫国家盐仓,并威胁攻打县城。这时周边的古蔺、金沙、习水等县也相继被土匪占领。全县接管下来的原国民党乡镇长26人,就有22人公开叛变。我处于交通断绝、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形势十分危急。至2月初,我派驻各地办事处的四个分处,先后被迫撤回县城。至此,除县城所在地中枢镇和附近村寨外,其余乡镇均被土匪占领。 
    当时我方力量总共只有200多人枪,面对严峻形势,县委进行冷静的分析,召开部分骨干动员会,号召共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所有人员全副武装,衣不解带,枪不离身,昼夜巡逻,站岗放哨,作好随时入歼来犯之敌的准备。打响“县城保卫战”,誓死保卫县城,坚决和敌人战斗到底。
    不久,成都战役胜利结束。遵照西南军区的指示,五兵团16军回师贵州剿匪,把剿匪斗争当作“解放大西南第二个战役”来打。奉命进驻仁怀剿匪的五兵团16军47师139团,接到仁怀县城危及的情况后,不顾疲劳急行军于2月10日经茅台进入仁怀县城,被匪围困多日的县城解除威胁。 
    139团进驻仁怀后,根据上级的指示,实行野战军地方化,领导一元化。由139团政委王尚兼任仁怀县委副书记,团长徐仲禹为县委委员,后139团团部移驻桐梓后,由三营营长朱恒金、教导员白泉参加为县委委员,实行统一指挥。同时,成立由党政军领导和地方民主人士参加的“仁怀县剿匪委员会”,贯彻执行“军事进剿、政治攻势、发动群众”三结合的方针,有计划地组织重点打击。从139团进驻至4月份,局面从被动变为主动,由防御转向进攻。4月11日139团团部移驻桐梓,只留下三营900多人在仁怀继续剿匪。
    139团三营,前身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连队,南征北战,立过赫赫战功。九连是模范连。1950年在北京参加过全国的英模大会。营长朱恒金、教导员白泉都很年轻,二十多岁,身经解放战争的许多重大战役,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胆略过人,敢打敢拚,敢打硬仗。他们在剿匪实践中总结了“引蛇出洞”、“猛虎掏心”、“铁壁合围”等战略战术,使敌人闻风丧胆。
    敌人见我兵力减少,又重新嚣张起来,由南向北向我反扑,组织匪众多次向茅台、鲁班、坛厂、水塘等地进攻。从5月开始至9月这一阶段,是战斗最激烈、最艰苦的阶段,也是仁怀剿匪斗争最辉煌的阶段。4至5月,以大匪首周天一、周治国、李文猷为首,组织匪众几千人,先后三次攻打鲁班。第二次从4月17日开始一直打到23日,持续7天7夜,后经九连十连猛烈冲锋,击毙和俘虏匪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多支,打退了敌人的包围进攻。7月份,三营配合友军的五个连,向窜扰在遵义、金沙和我县茅坝边境一带的叛保八团、六团以及大匪首吴向荣、周治国等6200余匪进行铁壁合围,历时26天,歼敌5000多人。8月25日,在139团参谋长翁介山的指挥下,组织向北面大匪首李正开经营多年、盘踞着国民党遵义专员卢杰、地势易守难攻、敌人极其顽固的李家寨进攻,攻克了这个顽固堡垒,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我军牺牲了11位战士。 
    从1950年初开始至1952年年底,经过将近一年的剿匪斗争,中间有胜利、有反复、有经验、有教训,但全县大股土匪已基本肃清。各地基层政权组织相继开展工作。经过清匪、反霸、征粮、减租、退押五大任务的反封建斗争,群众已充分发动起来,发展农会会员,建立农会和民兵组织。从1951年元月8日开始,全县戒严15天,军民齐心协力,山山布网,路路设岗,盘查行人,搜山清洞,形成强大的铜墙铁壁,迫使大大小小匪首无处藏身被捉拿归案。1951年元月,经遵义地委和专署批准,仁怀召开全县性的群众大会,到会2万多人,公审枪决周天一、黄文英等12名大匪首。一年多,经过大大小小战斗300多次,剿灭土匪近万人,打死打伤和活捉大小匪首800多人,最后以敌人彻底灭亡、人民彻底胜利而告终。 
    仁怀的剿匪斗争,是一场残酷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广大人民群众、干部、解放军官兵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在仁怀剿匪斗争中共牺牲了76个同志,安葬在中枢烈士陵园的有67为烈士。
    烈士陵园还安葬着建国以后牺牲的两位仁怀籍革命烈士,一位是在对越自卫还击战英勇牺牲的伍庆烈士,一位是在云南边防缉毒英勇牺牲的陈锡华烈士。
不同的时代,革命先烈用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让我们弘扬先烈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