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祭祀”以创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编者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人不能像往年那样返乡扫墓,于是网上“云祭祀”或者让陵园“代祭祀”等方式于今年盛行。很多网友直呼:“心意比形式更重要。”对此你怎么看?请看以下读者的评析。
“云祭祀”符合防控需要
■吕好玫
生命重于泰山。如果在当前疫情下,仍然任由各种现场祭祀活动大行其道,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群众聚集,极有可能引发病毒相互传染。疫情防控绝不能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禁止群众性聚集和活动,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慎终追远、心存感恩是清明祭祀的核心精神,缅怀先人不必拘泥形式。无论在家放几个牌位,表达对亲人的哀思,还是找人代扫墓、微信连线,抑或制作思念卡、敬献鲜花、书写寄语……如此种种,都做到了不出门、不扎堆、不聚焦,是在为疫情防控大局做贡献。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面对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这张关键时间节点的“考卷”,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倡导“云祭祀”,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更加坚固的防线。老百姓也要自觉配合,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借力新的技术手段,实现祭祀与安全的“兼得”。
也可以保证绿色低碳环保
■付 彪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季防火期。据报道,仅3月17日至24日,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共接报处置森林火灾56起,其中不乏因祭祀用火、“烧纸钱”等引发的森林火灾。在如此背景下,“云祭祀”可以起到移风易俗、改变陋习的作用。
事实上,每年清明节来临,各地都会发布相关安全提示,倡导低碳文明祭祀,但仍有一些群众固守陋习,结果导致“星星之火”成清明祭祀之殇。不仅如此,烧纸烧香还浪费大量资源,墓地烟雾缭绕,造成空气污染,跟我们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不相符合。
有鉴于此,还需大力倡导“云祭祀”,摒弃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祭祀方式。各地要把管住人为火源作为第一要务,强化群防群治、宣传引导,推进移风易俗,严厉打击各种野外用火违法活动;还要严打环境污染,让人们的祭祀行为更加与时俱进、更加文明。
以创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刘冠伶
云祭祀,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并不代表抛弃传统,清明节的意义在于发自内心地去缅怀亲人、先人,遥寄哀思。如何祭祀,只是一种形式。发自内心地追思先人,无论是现场祭祀还是网上祭祀,其实并无太大差别。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网上祭祀、生态祭祀的人数目前尚不多,需要进一步宣传引导。相关地区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发放倡议书、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扩展宣传文明“云祭祀”,让居民认识到祭祀的本质在于用心缅怀亲人,引导居民主动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辈、追念故人,以文明祭祀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云祭祀”,追思不变。以创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网上的一束鲜花、现实中的一盆绿植,都能寄托对已逝家人的深深思念。让我们积极响应文明环保祭祀,让“平安、文明、绿色”祭祀走得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