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凤春先生轶事
金盏娇娃 2024/12/26 23:01:00 浏览:78
刘凤春,字茂斋。生于河北省涿县罗家营村。(1853年—1920年)自幼从父耕作,家境贫寒。
9岁于乡里从承俊庆习武,清同治十一年(1872)前后,为谋生活来到北京,于前门外打磨厂胡同吉祥翠花作坊学徒。后以制卖翠花为业,世人称"翠花刘"。
初从程廷华习八卦掌年余,后经程举荐,拜师于董海川先师门下。因当时董老先师年事已高,后技艺多由程庭华代授。中年在京师武林有一席之地。
由于他拜师较晚,就学了一招"单换掌",后来到颐和园给人家看木头,混碗饭吃。在这期间每天苦练八卦掌的"单换掌"。后来又演化成脱身化影,与挑掌相结合威力更加勇猛。可进可退,用法变化很多。
之后听说程廷华开了一个眼镜店,就去拜访他的师兄。程廷华让他练一下,他一比划,程大惊,程说:"你这一手已经练到家了,无人能敌"。果然,翠花刘以后在北京比武未逢敌手。只要对方一搭手,立刻飞出去了。
先生的经历说明了八卦掌基本功的重要性,另外也充分体现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最简单的单换掌和走圈,先生练了多年。每天都在十几个小时,已经真正练到了八面劲,整劲。真正得到了八卦掌的精髓,所以一定要在走掌转圈上重视。
八卦掌好就好在从最开始到功夫大成都没有离开走掌转圈。所以后世之人想练八卦掌,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按要求苦下功夫,几年就出功夫。这也是其他拳种无法比拟的!
1882年冬,董海川去世后,刘凤春又得刘奇兰先生授以形意拳术,技艺更加精纯。1912年至 1916年期间,曾先后执教于由许禹生先生主办的北平体育研究社与讲习所,地点在今西单北西斜街12号。1922年故于涿县码头乡北西郭村, 享年67岁。传人有子刘文华、许禹生、李剑华、王仲猷、张广居、傅剑秋、周鲁权等
刘凤春先生一生热爱武术,致力于八卦掌的锻炼和研究,技艺高妙,武德高尚,与人较技无败绩,也从未伤过人,深受同门师兄弟和后学及其他门派的推崇。
但是,由于刘凤春先生文化水平较低,以及视武学为珍宝,惜"未得其人"等原因,致使其艺传人甚少,知名者仅其子刘文华和徒许禹生、李剑华、傅剑秋、周鲁泉、张广居、周祥、李茂斋数人。
刘文华先生生于1892年,逝于1972年,几十年侍奉其父左右,得其父神髓,功夫出众,为凤春先生的衣钵传人。早年随父在北京练拳教拳,1937年离京回到故乡河北涿州务农为生,各地武术界朋友时有拜访求教。1951年当选为涿县首届政协委员,开始在家乡传播刘氏八卦掌。弟子中史建华先生最为著名。
史建华先生生于1933年12月14日(农历),逝于2004年8月16日(农历),小学教员,码头镇向阳村人。1953年拜刘文华先生为师学习刘氏八卦掌,直至1972年其师仙逝。史先生深得刘氏八卦精髓,功力深厚,技击高妙,朴素谦和,爱众合群,在武术界声望甚高。先生门下弟子数十人,现由其子史学良再传刘氏衣钵。
(摘自公众号《传统八卦掌》)孙海伯撰 2022年7月2日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