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信亭王震
出生:1894-01-01
逝世:1977-01-01
祖籍:山东省苍山县
宗教:无
职业: |
陈信亭生平传略 (1894一1977) 1894年,陈信亭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神山镇小屯村一个小地主家庭,此时正值农历辛未年,父亲为之取名辛未。入学时取名陈三修,字信亭。自幼入私塾,毕业临沂经文中学。毕业后以优益成绩考入外国教会办的山东济南齐鲁医院,从此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 1927年初,冯玉祥的国民西北军在济南招兵,陈信亭被召到西北军军部任军医官。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国际派俄国人马斯曼诺夫和米基夫在冯部任顾问,共产党人刘伯坚担任冯部政治部主任。受俄国顾问和共产党人刘伯坚,严腾跃的影响,陈信亭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变成一个共产主义的追求者。 1927年,.四,一二,事变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后,陈信亭放弃了蒋部提出的封官许诺,毅然弃甲归田回到了小屯村。 回到小屯后,陈信亭利用自己高超的医朮在家乡办起了农民医社,并印制了《农民医社敬告父老乡亲的一封沉痛信》,信中大力揭露当时社会富人不劳而获,社会极不平等的现实,沉受四乡邻里的祟敬。由于该信影响较大,引起了小屯以北六华里杨官庄以教学为名的共产党人宋呜时的注意,(宋当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省组织部部长),便以求医为名前来会吾,经过多次接触,发展陈信亭为中共正式党员,并创立了刘永祥,刘永泰,姚锡贞等人的临沂特别支部,陈信亭为支部书记。同时建立了鲁南抗日救国会,筹建起了农民的自卫武装。由于,四 一二政变,鲁南临郯县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县委书记刘之言看到陈信亭的《公开信》后想争取陈为发展对象.赶到五十多里的小屯后.在陈家碰上了省委组织部长宋呜时,才与省委恢复了联系,之后,陈信亭便承担起山东省委与鲁南党组织的联络工作。 1933年3月,受当时党内李立三左倾盲动路线的影响,鲁南党组织积极筹备苍山暴动,确定刘之言为暴动总指挥,陈信亭,危益民为东路军总指挥,由于当时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又无游击战经验,至使暴动最终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于七月开始了血腥镇压,刘之言重伤后牺牲,陈信亭,危益民等几名暴露身份的共产党人为逃避抓捕长期在外,与党失去了联系。直到1936年国民党放松了暴动的抓捕行动,陈信亭才返回了家乡,将农民医社改称,泰康药房。由于他救人济民,小屯村民也暗中保护他,在多次寻找组织无果后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 1937年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山东省委派丁梦沙,郑亭云夫妇来鲁南开展抗日救亡及恢复党的组织活动。陈信亭闻讯后,很快与丁取得了联系,由于陈信亭是当地行医有名的 ,三先生,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很快就组织起众多青年参加到抗日救国团,并担任临郯抗日救国团第四分团团长。在陈信亭的组织下利用行医赞的经费,大量收购和换取节节败退国民党军队的抢炮彈药,充实起救国团的抗日力量,在几次与日军的伏击战中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彰显了我党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力量。 1939年初,临郯中心县委决定进一步扩大地方武装,陈信亭凭借自己的威信和能力,很快组建了临郯独立营,并被任命为营长,危益民任教导员。七月根据省委和山东纵队的指示,沂河地区成立了鲁南军分区,杨信任司令员,李乐平任政委,军分区对外称陇海南进支部后方司令部,陈信亭的独立营随后改编为后方司令部特务营,陈,危仍为营长,教导员。 1939年秋,沂河地区武装迅速发展到近万人,频繁战斗使伤病员的收治和沒有专业医院的矛盾日显突出,为此,沂河地委和军分区决定,组建陇海南进支队后方司令部所辖的一所正规医院,并将筹建医院的重任交给了精通医术的陈信亭,并任命他为特务营营长兼院长。在当时沂河地区还未建立人民政府,更无政府经费和公派医务人员的情况下,陈信亭只有白手起家,将他亲手经营多年的泰康药房的全部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经营多年赞下的一大缸银元全部贡献出来,并将家族老小及亲朋好友二百多人全部带了出来,一同参加了八路军,共同负责新建医院的收治和后勤保障工作,被当地军民荣称为,八路军陈家医院。 1940年4月,苏鲁豫支队四大队,在大队长梁兴初帅领下,奉一一五师首长命令扩建为东进支队,并将沂河地区发展起来的临郯独立团编进东进支队序列,原称南进支队后方医院改为东进支队后方医院。十月,东进支队医院又改编为一一五师野战医院三所,陈信亭同志任所长兼野战医院副院长,(院长是邱国光,解放后任广卅军区司令员)。在此期间,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恒曾三次来所视察工作,并与陈多次谈话,高度评价陈信亭组建医院收治伤员的奉献精神和出色工作,指出,陈信亭一九三一年入党以来,一惯表现很好,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是我党的一位好同志。 1946年,陈信亭调任鲁南军区卫生部任医务处主任,1947年调任鲁南军区干部疗养院任院长。1951年,上级命令疗养院集体改业到地方,该院改为山东省康复医院,陈仍为院长。此时,老院长已年愈花甲,但从不计较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他所培养的一大批医护人员,大都成为军队和地方卫生部门的领导干部。 陈信亭同志为党为民赤胆忠心, 躬尽瘁,为山东鲁南我党的组建和我党山东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奶奶 王震 生平简介 (1891一1978) 王震,家庭出身中农。与陈信亭婚后育有三女三男。大女儿早年夭折,二女儿陈锡民,三女儿陈锡珍,大儿子陈锡坤,二儿子陈锡林,三儿子陈锡斌。婚后因不滿于丈夫兄弟三人的分家状况,鼓励丈夫到济南齐鲁医院学医。从此使陈信亭从悬壶济世、行医治病,到参加八路军,一步一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9年,八路軍一一五师到了鲁南,为解决部队后方医疗问题,罗荣桓命陈信亭负责筹建八路军东进支队后方医院。当时还未建立地方人民政府,没有筹建医院经费,为了筹建医院,王震义无反顾地卖掉了自家的160亩地,并将家里行医多年积存的一大缸银元全部捐给了八路军以筹建医院,并带领家族的所有妇女投身于后方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中。所以,该院被当地军民荣称为八路军陈家医院。 王震1941年正式入伍,至一一五师野战医院二所工作期间,一直从事医护工作。 王震的工作多次获得表彰,为鲁南八路军的医院组建和护理事业做出显著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