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米绍刚夫妇纪念馆
  查看图片
米绍刚
1941-10-22 ~ 2021-02-06
 
到访:8435  墓地祭奠:24   留言: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姓名:米绍刚
出生:1941-10-22
逝世:2021-02-06
祖籍:河南鹿邑
宗教:无
职业:农民

我的姥爷
    他生于辛巳年农历十月二十二(公历1941-12-10),在庚子年腊月二十五(公历2021-02-06)早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整。
    我的姥爷他出生于豫东平原上位于惠济河附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兄弟二人,我姥姥姓郭,育有我母亲、我舅舅、我小姨三个子女。
    他出生于旧社会,一辈子省吃俭用,想必是在物质贫乏时代的那种我无从得知的寒冷与饥饿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去世前一两个月他积攒的一些几千块钱的零花钱还始终不舍得花掉。
    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家种菜,我最早的关于钱的印象大概也是他赶早集回来整理零钱时给我的几分的硬币----在当时的购买力几乎是我好几天的甜味与快乐(大人们可能都无法理解糖果的甜味带给小孩的那种单纯的快乐与美好)。而他经常因为菜卖的慢了需要在早集结束后再走街串巷的吆喝个大半天才能售完,而他经常也是直到中午了才回来吃他的早饭。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中关于“勤俭”、关于“奉献”的最好的认知。
    他也许在漫长的大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始终在先辈们世代耕种的土地上生活,而他的子女们已经几乎常驻在外地打工生活了,甚至于在前几个月得知他老人家生病了的时候亲人们还几乎都不在他的身边。我们常感叹背井离乡人的各种苦难,但对于留守老人的关爱时常是不足的,不止是经济上的,还有生活上的、精神上的,而这些通常是“子欲孝而亲不待”过后无法弥补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家里墙上挂着一幅画是“老来难”写成的,这应该是我对“孝道”的最早的文本阅读。其实老年人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他们不需要豪车、豪宅甚至不需要锦衣玉食,仅仅是子女孙辈们时常跟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告诉他们年轻人外出看到的各种精彩世界----他们必定是极开心的。
    我目前从事于计算机行业,而我在上大学后才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但我人生中关于“计算机”最早的认识就是他经常收棉花、卖菜时用的那种卡片式计算器。毕竟那时我上小学时学校里还在教算盘,而第一次见到计算器竟能又快又准的进行各种计算简直是无敌神奇。再后来就见识了电脑、互联网、自己的PC、智能手机等等,但是这些可能都比不上第一次见到的电子产品“计算器”带来的震撼。
    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一直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经常喘不上气,听力也慢慢衰退了,但每次见面时他脸上还是洋溢着笑容的,毕竟他的两个孙子、三个外甥、两个外甥女都已经长大了。直到前几个月大概是12月份我们微信视频他还能认出我来----想不成那竟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姥爷 愿您在天堂过得幸福,没有疾病寒冷与痛苦,感谢您这么多年不求回报的辛苦付出,如今我们都长大了,而您竟这么快就老去了😣。
    我们永远地怀念您~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