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钱文英的天堂乐园
  查看图片
钱文英
1930-09-24 ~ 2017-12-15
 
到访:10042  墓地祭奠:1354   留言:52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姓名:钱文英
出生:1930-09-24
逝世:2017-12-15
祖籍:无锡
宗教:无
职业:医生

                                 我们的母亲  
    我们的母亲钱文英出生于1930年9月24日,祖籍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横林镇,父亲钱寿昌、母亲殷彩娥,母亲排行第三,有二个兄长和一个弟弟。小学在横林镇小学读书,毕业后进入无锡市女子中学就读。
     母亲1949年高中毕业,是解放后无锡市女子中学高中部的第一届毕业生,后来考取当时上海十分有名的震旦大学就读医学专业,大学入学一年后即1952年10月国家统一进行了高校院系调整,震旦大学被更名为上海第二医学院,母亲被转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学习(她是震旦大学最后一届毕业生也是上海第二医学院的第一批学生,所以母亲后来既要参加震旦大学校友会活动也要参加上海二医大校友会活动)。五年后即1956年8月,母亲大学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远赴东北哈尔滨工作。
     1956年至1959年,母亲在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内科工作,1959年至1961年被调至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主持内科工作,1962年至1967年,随家父由哈尔滨调往长春市吉林工业大学校医院当医生,1967年至1974年应国家要求,随家父到中朝边境的吉林省集安市榆林公社老虎哨大队下放锻炼,1974年国家开始陆续落实下放干部政策,下放农村的高校教工分批回校,父亲通过当时在交通部任职的姑父的介绍选择由东北返回南方,1976年调至安徽省铜陵市繁昌县上海海运局下属的荻港造船厂,母亲随同调入厂医院,1982年又从荻港造船厂调回家乡至无锡市油泵油嘴厂(威孚公司)医院,1986年4月退休,2017年12月15日18:00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病逝,享年88岁。
     母亲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她绵薄之力给我们提供了她力所能及的关爱和帮助。
     母亲生育了两女一男,大姐黄佳,二姐黄佼,小弟黄倩。尽管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工作繁忙,母亲还是克服困难把我们三个子女培养成人。她一直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工作、本分做人。在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工作期间,由于病人众多,她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加夜班和加点,到了长春以后,有一段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同时带我们三个子女。姐姐记得有一天晚上,母亲把儿子放在床上坐着并叫大姐看着点,大姐心里想呆呆的看着多没劲啊,就跳舞给他看,那知道看到姐姐跳时他也想跳(那时还不会走呢),一动就从床上翻到地上,Omygod!姐姐被一顿暴揍。小时候我们都年少不懂事,经常吵架打闹,母亲即要安抚这边又要安抚那边。母亲教大姐洗衣服、拖地板,大姐现在这么能干都是小时候爸妈培养的,当然做不好的时候也少不了吃苦头。在长春上小学时有一年冬天,大姐从同学那儿传染了虱子过来,头发里、衣服上都有,母亲就用敌敌畏给大姐洗头,每天晚上毛衣脱下来要先捉虱子,然后放到窗外去冻一夜,不知道坚持了多久,终于消灭了虱子。
     母亲喜欢喝咖啡,夏天的时候煮一锅咖啡,坐在窗台上,吹着凉风,品着咖啡的香味,是不是很小资啊?那时候家里有一台手摇唱机,母亲最爱听梁山泊与祝英台。大姐还记得当年从无锡刚到长春的时候二姐在上幼儿园,聪明伶俐,会说会唱,有一天母亲下班去接了二姐回来,带回来一张奖状,高兴的逢人便说。
     1967年,大姐和二姐先后回无锡和横林被寄放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母亲带着三岁的儿子下放到农村,一边担任农村医生同时还要务农。八年缺衣少食的东北农村生活,锻炼了她坚忍的性情和节俭的习惯。在农村要挑水、砍柴、劈柴、养猪、养鸡鸭、种田种菜、割稻秋收,冬天要腌制上百斤用来过冬吃的大白菜。从老虎哨大队到榆林公社有60里很难走的山路,母亲多次天还不亮带着我翻山越岭从老虎哨大队出发,傍晚到达榆林公社,冬天行走时要踩着一望无际、满山遍野的厚厚积雪,行走四五个小时才能看到村落。有一次回南方横林探亲,母亲一个人带着儿子,乘了三天三夜的汽车和火车,途经集安、通化、沈阳、南京等地多次转车,从东北到南方几千公里的路途,到达无锡时两只脚底已经磨出了大大的水泡,不能行走了。在安徽荻港时,母亲有一次一个人带着我乘二天一夜的小拖轮沿长江到上海转火车到苏州、无锡游玩,船小风浪大,我们都吐的不行,到上海后,我因扁桃体发炎高热40多度,母亲一人带着我到上海海员医院看病挂水吃药直到退热,坚持着一人陪护我十几天。
     荻港期间,母亲是带了三个子女一边上班,一边持家,当时物资紧缺,经常要排队购物,母亲经常要从工厂花半个多小时走到镇上去购买生活用品,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我们三个子女,在母亲的关爱下还是顺利的成长了起来,先后被大学录取,在送我们离家去远方上学的时候,母亲既为我们感到高兴和自豪,也心怀凋怅,依依不舍。
    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为获取高考资格,要先进入荻港船厂。大概是1976年冬的一天晚上,按照父亲的吩咐,母亲和大姐带上一块大花布和一些其它小礼物去拜访某位厂领导,请求招黄佳进厂,那块花布是妈珍藏了多年的港物,大姐之前都没有看见过,上面印满了七彩的小碎花,还托人送了从东北带回来的鹿茸(一支鹿角)给了一个书纪,那年大姐进厂当了学徒,一年后(1977年)大姐参加了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年高考,被录取上海海运学院(后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1981年二姐被广播电视大学录取,弟弟被录取上海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在上大学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为我们准备好生活用品,教儿子学叠衣物,在送别的车站站台前,我回头望去,分明看到母亲的双眼已饱含泪水,那是对我们不放心啊,那是难以割舍亲情。我在上大学期间,母亲每次来探望我的时候,到大学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我清洗衣服,整理床位,带我去饭店吃饭,生怕我不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
     我们工作以后,母亲从不对我们提什么要求,多次开导我们做人要本份,要安心工作,爱岗敬业,要自食其力,遵纪守法,不取份外之得,不要好高骛远,要诚实守信,不攀比和羡慕别人,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在我遭遇生病时妈妈四处奔波,为我寻医问药,陪我散步、爬山,她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遇到困难也情愿自己默默承受。
     2007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已经77岁,但她还是坚持一个人住,我们三个子女只偶尔去看看,每次我去的时候,母亲还为我烧饭烧菜,饭桌上一个劲的夹菜给我吃,生怕我吃不饱,可那时我还不领情,现在想吃她烧的饭已经不可能了,我多么想重来一遍,多吃几口妈妈烧的饭菜,多跟母亲聊聊以前的往事。
   “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我们今生今世都无法报答的啊!多么想再和母亲回到以前经历过的地方看看当年的生活场景,多么想再陪母亲到梅园看看梅花,到鼋头渚看看太湖,多么想和母亲一起回到横林的老宅,围坐在运河边的藤椅上纳凉聊天,多么想和母亲到安吉的农家乐再住一阵子,多么想像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期那样,再让妈妈坐在轮椅上由我推着去浏览参观,多么想一家人团聚吃饭、看妈妈打牌开心的样子……
    母亲一生三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第一次是小时候在横林,由于天冷家里关了门窗烧煤球炉,因煤气中毒昏迷而浑身无力,幸被人发现及时抢救回来。第二次是在横林上学时要坐船渡过运河,因乘船的人过多船体倾斜翻船,被打捞上岸后经过人工呼吸抢救回生命。第三次是在东北山区的一次乘车的途中,因打开车窗将头伸出窗外呼吸新鲜空气,险被一闪而过的大树枝迎脸撞到。所以母亲对生死看的比较达观,她常说自己已经死过三次了。在最后二个多月的治疗过程中她也多次表示不要抢救,生死由命。母亲是个无私无畏的人,她曾说过不要土葬,可以火化后海葬。在无锡中医院治疗期间当她得知自己患癌症后,她曾表示要捐献遗体,供医学解剖研究,为她终身从事的医疗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虽然时光久远,记忆有些模糊,但我们还是清楚的记得小时后母亲带我们的模样。在长春,母亲带着我们去南湖游泳,带着我们捉蜻蜓、荡秋千。在鸭绿江边,母亲带着我在河边用棒槌在石板上槌洗衣服和床单,在学校的操场上教我们学骑自行车。秋天到后面的山上去拾取树上成熟后落下的毛栗子,有一年我和母亲乘着装满山货的小船,从生产队到公社,沿着鸭绿江逆流而上,母亲一路上在船上用石头敲出核桃仁并放好糖包在纸里给我吃,在船上看着静静流趟的河水和岸边村落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想像着未知的远方。在荻港,每年春天母亲带我们去山上看花赏景,在榆林公社的时候我刚上初中,母亲还经常教我学英语,学唱英语字母表歌,背英语单词,看到路边停放的农机设备,她会教我This is machine,晚上她会给我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傍晚的时候,妈妈踩着太阳的余晖,从远处大队卫生所下班,穿过小路往家里走来,连她养的那只老母鸡都会在每天下午4点钟准时从家里跑出几百米到田埂上迎候她,这些景象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母亲生于江南一个大户人家,自小受人宠爱,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有过幸福的童年,年轻时生活的十分快乐,她说过很享受大学的生活,那时在上海二医学习时,经常和同学在课余沿着当时的霞飞路(也就是现在的淮海中路)逛街、吃零食、看电影。在上海的仁济医院实习阶段也觉得非常有意思,工作以后抢救了不少急重病人,受到病人和同事的尊重,在1987年被评为副主任医师。年老以后,母亲眼睛患白内障看不清,耳朵听力不好,但她的思维和记忆还是极好的,病重垂危期间,她清楚地背出了自己长达十几位数的银行账号和密码,一再关照我们不要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在她的晚年,尽管因髋关节置换身体不便,不能多走路,她还是坚持自食其力,自己独立生活、陪护父亲,每次去医院看病都不通知我们自己去,尽量不给我们添麻烦。面对死亡,母亲早早的安排好后事,将生死置之度外,要求我们不要过度治疗、不要实施抢救。
  母亲不是一个毫无缺点的人,但她的缺点丝毫不能掩盖她优良的品格。
  母亲是个无私的人,她一生辛劳不求回报。
  母亲是个正直的人,她心胸坦荡,从不转弯抹角。
  母亲是个慈祥的人,她热爱子女,热爱家庭,总是心念子女的成长与幸福,为子女的快乐而快乐,为子女的幸福而幸福。
  母亲是个简单的人、纯洁的人,她不善言词和社交,她思想单纯,遵纪守法,与人为善,守的住寂寞。
  母亲是个平凡而又非凡的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她的一生也做出了很多对社会和家庭十分有益的事,在一件件琐碎而平凡的事情中体现了她做人的准则:善良、诚实、正直、守信、节俭......
  母亲您安息吧,愿您在天堂里快乐,希望您继续关注您的子女的成长。母亲您放心吧,我们会遵循您的意愿,好好生活,带好后代,把您的优点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母亲您一定要记着我们、保佑我们,我们也一定会永远在心里记住您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您满意的。


附钱文英生平简历:
    钱文英(1930.9.24-2017.12.15)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横林镇,父亲钱寿昌、母亲殷彩娥,兄长钱龙章,弟弟钱壬章,丈夫黄骧洪,大女儿黄佳,二女儿黄佼,儿子黄靖。
1946.9-1949.8 无锡市女子高中学生
1949.9-1951.8 江苏常州武进县益勤布厂出纳
1951.9-1952.8上海市震旦大学本科学生
1952.9-1956.8上海市第二医学院本科学生
1955.8-1956.8在上海仁济医院任实习医生
1956.9-1959.8哈尔滨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医生
1959.9-1962.8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医生、主持内科工作
1962.9-1976.6长春市吉林工业大学校医院内科医生(1967年至1976年在吉林省集安县榆林公社老虎哨大队下放担任赤脚医生)
1976.7-1982.1安徽繁昌上海海运局荻港船厂职工医院医生,1981年晋升为主管医师
1982.2-1986.5无锡市油泵油嘴厂职工医院医生,1987年评定为副主任医师, 1986.5退休
    钱文英一生跟随丈夫带着儿女走南闯北,从江南水乡到东北边陲,从太湖之滨到鸭绿江畔,经历过城市和鄉村,上山下乡,救死扶傷。生活和居住过的地方先后有横林、无锡、上海、哈尔滨、长春、老虎哨、榆林、荻港、无锡等地,其中有苦也有乐,有欢笑也有悲伤,难忘的岁月,难忘的人、事、物,生命虽然逝去,芳华永远留存。

            忆母亲
                __"五七"有感
                   2018.1.18
    慈母不在何所往,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任凭世上众人说。
    心怀仁德容貌端,无欲无私品自高。
    参透浮华青萍末,一生悲欢几多秋。
  八十八载风和雨,此身浩荡浮虚舟。
    四千里路云和月,奔波操劳何所求?
    人生达命自洒落,留得余芳在世间。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