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怀念吴其璋
  查看图片
吴其璋
1909-01-01 ~ 1944-12-01
 
到访:10615  墓地祭奠:0   留言: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姓名:吴其璋
出生:1909-01-01
逝世:1944-12-01
祖籍:福建闽清
宗教:佛教
职业:军人

吴其璋(1909年—1944年),抗日英雄,福建省闽清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驻印军独立第一步兵团重迫击炮连少校连长。1944年12月在缅甸牺牲。
少年好学
1909年,吴其璋生于闽清县白中镇前坂村一个侨商家庭。父亲吴銮仕自幼好学,及长随闽清籍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黄乃裳远赴南洋沙捞越诗巫,艰辛拼搏,与福州十邑同乡一起开辟新福州垦殖场,终将荒漠改造成新城。在这过程中,吴銮仕成为富商,并成为当地有名的牧师。1929年2月,吴銮仕任闽清县华侨公会会长。1942年,吴銮仕在婆罗洲创建闽清华侨造纸工业社。
  富裕的家境使吴其璋自小受到良好教育,他在诗巫完成小学教育,回国就读于福州英华学校,初中毕业后考入福州青年会高中。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后,吴其璋返回诗巫,在当地侨办华文学校当教师。[1] 
愤日侵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吴其璋在学校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揭露日军侵略祖国东北的暴行,动员百姓捐款援国。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消息传至沙捞越,吴其璋继续奔走为抗战募款,还发动华侨青年回国参战。[1] 
投考军校
1934年春,吴其璋放下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到祖国,同年9月,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为第十一期学员。 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吴其璋进入中国第一支化学兵部队——军政部学兵队。
  中国化学兵部队的创建人是李忍涛,这位清华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归国后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任职。1932年的一天,李忍涛在南京去探望西点军校的一名美籍同学,无意中看到一本谈化学兵学科的书,他意识到化学兵对中国军队的重要性,建议组建中国自己的化学兵部队。他的建议得到了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的认同,他们立即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经研究后,决定在国内建立一支化学兵部队,为保密起见,对外称为学兵队,作为军政部的直属部队,任命李忍涛为学兵队上校队长。学兵队于1933年2月日在南京三牌楼成立,由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直接领导。初始阶段,是培训化学兵干部,对外称特科干部教育班。第一期招收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60人,通过一年的训练,毕业时仅余50人,由俞大维出面,请来了蒋介石、何应钦等人参加毕业典礼,蒋、何等人看了化学兵的战斗演习后很满意,当即命令继续举办,同时组建学兵教导队。
  吴其璋即为学兵教导队少尉见习军官,一方面参与组织所在班进行步兵军官养成训练,一方面系统学习化学战剂、化学兵器、化学战术、气象学等化学兵专门课程。[1] 
南洋结婚
吴其璋在南京中央军校读书时,认识了金陵女子大学高材生、重庆姑娘胡静美。1936年底,他请假赴南洋结婚。[1] 
出任校长
到南洋后,当地著名的侨办华文学校光华中学请吴其璋出任校长,从此执掌华校。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吴其璋原准备立即回国,但开学在即,光华中学临时难以聘到校长,吴其璋应乡亲之请,准备一方面主持校务一方面寻找接班人。[1] 
回国参战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1938年7月7日,在卢沟桥事变一周年纪念会上,吴其璋宣布:放下舒适、富裕生活和高薪工作,辞别新婚妻子,回国参战。
  从当地中华商会主席周文麟给吴其璋写的回国介绍信中,可以看到吴其璋报国之壮怀:“……兹有国难日亟,吴君其璋激于义愤,志愿辞去教职,回国参加抗战……”在沙捞越诗巫光远社给吴其璋开具的介绍信中也有这样的记述:“社员吴其璋……兹以抗战情绪热烈,自动回国寻觅旧队同志,参加抗敌工作,其志殊嘉。”
  1938年7月下旬,吴其璋回到祖国,辗转至湖南,找到已迁至晃县(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军政部学兵队,进入特科干部教育班,系统学习防毒和化学兵器、技术、战术等。[1] 
1939年7月,吴其璋学习结业,留在学兵队任中尉教官。[1] 
1939年9月,吴其璋随队经长途行军到达湖北宜昌,部队驻三斗坪休整,奉军政部命令改学兵队为学兵总队,原一大队、二大队扩充为一团、二团,李忍涛晋级为少将总队长。吴其璋编入学兵总队第一团,任迫击炮连上尉副连长。[1] 
1939年底,学兵总队由宜昌迁往四川省纳溪县(现为泸州市纳溪区)。不久,学兵总队奉命扩充为4个团,由李忍涛担任总队长,李西开担任副总队长。以学兵总队为中心,附设的特科干部教育班班本部和防毒处学兵队也在纳溪,吴其璋兼任防毒处学兵队上尉教官。[1] 
远征印缅
1942年,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成立,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人史迪威任总指挥,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任副总指挥,不久,郑洞国接替罗卓英任副总指挥一职。当时,驻印军是一个空架子,有武器而无人员,必须由国内航空运去素质较好的士兵补充。[1] 
李忍涛奉何应钦令将学兵总队主力第一团、第二团先后从昆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援装备,编为驻印军总司令部直辖化学兵团(后改为重迫击炮团),吴其璋率连进入印度。他和战友们一起在驻印军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先后在反攻缅甸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等地,配合驻印军的兄弟部队,消灭了日军18师团、56师团、第2师团等精锐部队,屡战奋勇,收复了缅甸大部地区,并配合国内远征军,打通了滇缅路国际通道。[1] 
激战八莫
八莫位于伊洛瓦底江东岸,是缅北战略要地,水路南下可直达曼德勒、仰光,往北可上溯密支那、孟拱;陆路有密八公路和一条通往中国云南腾冲的骡马古道。[1] 
日军侵占缅甸后在八莫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密支那失守后,日军充实了八莫的兵力以阻截中国驻印军对八莫的进攻。[1] 
吴其璋率他的迫击炮连配合新一军,归38师主力112团指挥。1944年10月15日,吴其璋随新一军强渡伊洛瓦底江,他所在的38师为第一线兵团,快速抵达太平江北岸后在八莫、曼西进行迂回,包抄日军后路。迂回路线都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行进相当艰难,并且要通过险要的铜壁关。[1] 
壮烈牺牲
吴其璋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随孙立人将军率领的新一军攻克缅甸八莫一战中壮烈牺牲。[1]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