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徐桂兰网上纪念馆
 
徐桂兰
1912-01-25 ~ 1983-07-06
 
到访:6653  墓地祭奠:4   留言: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姓名:徐桂兰
出生:1912-01-25
逝世:1983-07-06
祖籍:河北省围场满族自治县
宗教:无
职业:

暂无散文】: 怀念祖母
平寿山/文
今年是祖母生辰100周年,也是祖母离开我们的第29个年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祖母的音容笑貌,却如石刻般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祖母出生于1912年1月,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妇女,16岁嫁给祖父,先后养育了9个儿女。我是祖母的长孙,从小就是跟着祖母长大的。那时,祖母在居委会里还担负着一定妇女事务工作。开会时经常带上我,逢人便说这是我的大孙子“建福”。
1962年3月,我随祖母和姑姑一起从东北来到了湖南七一一矿大伯家里。离开父母,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于一个六岁的儿童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的事情。好在我跟着祖母已经习惯了,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那时,伯父伯母白天上班,家中的一些琐事就落在了祖母身上。祖母那时虽然年过半百,但身子骨还硬朗,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样样都做,也从没见她叫过累。
从我懂事的时候开始,我就经常想,怎么总不见爷爷?爷爷去了哪里?终于在我快进中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了我:1947年的一天,祖父因缴不起田租,被保长纠集的几个狗腿子重打了一顿,几天后不治身亡,离开了人世。祖母就这样带着一大家子,艰难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作为北方老太太,祖母最得意的就是做面食,不论是烙千层饼,擀面条,还是包饺子,她都能得心应手,特别是包饺子更是一绝。家中七八口人吃饭,有时她一个人用半天时间从和面、洗菜、剁馅到包好饺子,基本都是一个人承担完成的。我和姑姑只是偶尔帮点小忙而已。如今,我这北方生、南方长的汉子,手上这点做面食的“能耐”,都是一点一点从祖母手中学得的。
祖母为人慈祥、善良,和蔼可亲,邻里间善与人和睦相处更是远近闻名。不论你是过路的,还是有事上门相求,祖母总是面带慈祥的笑容与人相对:“忙什么呢?”“吃饭了吗?”“大热天的,进屋喝口水再走啊!”“有啥事,你说!”“今天家里做鱼,没姜了,也忘记买啦。”“这里还有块,你拿去用。”……
1973年,那年我17岁。在完成了初、高中学业后,我响应毛泽 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放到郴县马头岭大队林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正值“文革”后期,国家经济几近崩溃边缘,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相比那些插队落户的同学,我和六位男同学能留在大队林场算是幸运的了。因为每天收工回来,林场的老农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饭菜。只是那时的饭菜总是清汤寡水的,餐餐是一份小菜一份饭。每星期只有到了周末的时候,才能打一次“牙祭”,采购员进城去买点猪头肉来给我们蒸着吃。祖母知道后,得知其他同学家里经常送些榨菜炒肉和炸好的猪油,就也托人给我送些榨菜和猪油来贴补着吃。回到家里,祖母看到我那清瘦的面庞时,总是偷偷地擦着眼泪,不停地问这问那,嘱咐着我。
1981年9月,女儿呱呱坠地。由于岳母身体不好,我父母又远在东北,加上孩子小,一时也请不到合适的保姆。夫妻俩只好与伯父商量:请祖母“出山”,帮我们照看一下小孩。那时,祖母已经是七十高龄的老人了。本该安度晚年的她,没曾想却为孙子孙媳照看起了曾孙女。十多二十年后,我们告诉女儿,你是何等的有福之人哦,曾祖母都带过你啊!

(这是1982年4月祖母在北湖公园抱着我们7个月的女儿留下的照片)
祖母一生,勤俭持家,和善待人;养育了众多儿孙;为家庭终日劳苦、忙碌了一生。在她病倒的前一天,还在为外孙外孙女而操劳着……1983年7月6日,祖母因脑溢血在病榻上撑持了一年后,终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这个祖母曾经最疼爱的大孙子,未能在祖母病榻前尽自己应尽的孝道而深深地、一直愧疚着……
愿祖母老大人在天堂里过上好的生活,不再劳累!
壬辰年四月二十七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