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夫人,讳惠云,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农历5月22日生于彭州白鹿乡关沟村,1996年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9日)因心力衰竭辞世,享年83岁。夫人幼时秀外惠中,深得其父喜爱,故闲暇时教其识字学文和中医药理知识,因其天资聪颖,乃父所言皆熟记于心,未几送入私塾学文,兼修才艺,后因家中屡遭棒客(土匪)抢劫,又因家庭经营的炭窑(煤矿)发生事故而倒闭,外祖父受此打击竟一病不起,以至家道中落,年少失怙,1940年夫人只身领着两个幼子(5岁和2岁)徒步从白鹿场走到成都寻夫,其勇气与毅力世间少见。到成都后夫人日夜辛劳操持家务,生活得以稍安,后略有积蓄,乃于成都解放前夕在金华街城隍庙附近买下3间瓦房自住,此时家中已有四男一女5个孩子.成都解放后,其丈夫下放到金堂县高板区参加征粮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夫人只得去被服厂做工,同时还要照料儿女,以坚强的意志独自支撑着整个家庭。夫人的勤劳正直和文化素养引起了新的人民政府的关注,1953年被成都市西城区选拔为宣传员参加成都市委召开的宣传员大会,受聘为成都市第八文化馆金华街第4段读报员,1956年4月晋升为成都市西城区天星街道辖区第四业余文化学校校长,1957年2月担任辖区居民委员会文教和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正当夫人的前途一片光明之际,一直留在金堂工作的丈夫由于长年孤身一人无人照料,加之被人诬陷判处机关管制,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于是夫人毅然抛开自己的前程,卖掉瓦房为父亲退赔被栽赃的贪污款,并且把两个读中学的儿女留在成都,自己带着9岁和3岁的两个孩子到金堂与父亲团聚。此举再次体现出夫人无私的情怀。到金堂后夫人失去了工作,依靠帮服装厂缝棉衣和纳鞋底做手工活挣钱贴补家用。每天从清晨到半夜两点钟不眠不休的劳作使夫人的脸上过早地爬满了皱纹,并落下了腰腿痛、肩周炎和心脏病的病根。1963年随着第一个孙女的出世,夫人又转型成为专职保姆,经她亲手带大和长期照看的孙辈共11人,时间跨度为27年,加上自身的9个孩子(包括早夭的两个女儿),夫人这辈子共哺育了20个儿孙。她的精神力量——勤劳、坚韧、俭朴、无私、博爱——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