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基人之一,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飞行器进气道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张世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3月20日凌晨4时55分逝世,享年99岁。
张世英同志于1918年10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1945年以全国工科第一的优秀成绩被派往英国留学,1948年回国后任湖南大学机械系教授。建国后,曾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任设计室主任,期间参与了我国第一型充电汽车的研制工作,该型汽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大量使用,并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后来,接周总理签署的调令,张世英同志调入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中航发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前身)任设计室副主任,参与了发动机设计室的筹建工作及我国首批涡喷发动机的研制工作。1957年,张世英同志调入国防部五院,任冲压发动机研究室副主任及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所首任所长,期间参与了我国多型火箭、导弹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并与王弼、钱学森、沈元、任新民等研究拟定了我国《关于开展航空科学研究中心问题的说明书》。1959年底,张世英同志调至南航工作,任南京航空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在南航工作期间,张世英同志一直致力于航空发动机、飞行器进气道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创建了南航进气道研究团队。1963~1978年期间,张世英同志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座单支点柔壁变M数超音速进气道风洞,其技术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风洞的水平。1983年,张世英同志主持了我国进气道畸变模拟板的自主研发工作,获得了航空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多年来,张世英同志解决了我国歼6Ⅲ等飞行器型号研制中遇到的一系列进气道技术难题,并培养出一批我国进气道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张世英同志历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航空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等。
张世英同志从事我国航空航天教育事业30余年,他热爱党,热爱航空工业,热爱教育事业,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不仅科研上成果卓著,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也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为南航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张世英同志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国航空航天和教育科研事业的杰出贡献将永载史册,永远被南航人铭记、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