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贞
笔名:石鸣
个人简介: 李国贞 ,【1931年—2017年2月3日】,河南郸城县白马镇大李庄人,成都作家,国际著名书法家。
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豫皖苏建国学院学习,后随二野18军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昌都战役,进军西藏。
并先后在西藏军区,18军随营学校,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西藏军区干部学校任职。1958年转业至山丹牧场工作任创作员。
1961年调入国防部第四机部任职。
1991年离休后,先后受聘为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任秘书与常务理事,东方艺术研究院等多家艺术团体名誉院长、副院长、顾问、客座教授,并曾担任"炎黄杯"国际书画交流展组委会副主任。
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艺术国际交流中心资质评审委员会审定他为特级书画师,
其书作曾获国际大赛金奖、一等奖10项,全国赛金奖、一等奖28项,共38项,
如第六回国际书画审美大赛金奖、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展金奖等。
部分作品曾在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等国展览,另有作品流传美、英、法、德、印尼、南非、文莱、巴拿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略和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入编《中国书法选集》(1949-2000)、《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典藏》、《人生格言经典》、《中国文艺家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近百部典籍。
书论"文字内容是书法美的重要因素"入编《中华名人文论大全》并评为特等奖。
他是离休干部,年迈体弱,人们劝他搁笔颐养,乐享天年。
他说:"艺术是营养剂,人类需要艺术,我为人们的需要而活着,这种活法是我快乐的源泉。
"又说:"真正的艺术是生命的传递,众多欣赏者的生命中有我的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的生命是永恒的。"这大概就是他执着于书法艺术的根本所在。
他是前锋集团离休干部、世界杰出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学部委员、中华国际书画院终身艺术顾问、香港国际羲之书画院副院长、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东方神州书画院顾问、华夏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国际1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副主席兼评审委员,并曾担任炎黄杯国际书画展组委会副主任。 李国贞书法,集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面目。
中国书画一级学部委员沈胜双先生评语:"碑学帖学皆能会心,用于行草而操纵有势,大能尺丈,点划成章,小可卷册,神情化意,通会之际,自在自然,有潜龙入云之态,润色花开之意"。
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的简评:"通过对您(李国贞)的书法作品的研究,从用墨、章法布局来看,可谓心平气和,大巧若拙,尽情尽兴,兴到笔随,随意挥洒。
远观李国贞书法这件作品,遒劲、朴实、厚重、洒脱;近观则有儒雅自然,飘逸灵动的视觉魅力。这种魅力能使不懂书法者也感觉到其中的如虹之势和古朴之韵。
东坡曰:'作字之法,识浅,学不足,终不能妙。'您的书法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艺术水平,正是在这两方面下了功夫的缘故。
"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艺术国际交流中心资质评审委员会审定其为特级书画师
其书作荣获全国和国际大展赛金(一等)奖76项(其中国际21项),
如: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展赛金奖、中华世纪艺术名家名作奖金奖、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大展赛一等奖、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金奖、第六回国际书画审美大赛金奖、香港海内外书画名家作品展一等奖等。
部分作品曾在日、韩、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比利时等国展出,另有作品流传美、英、法、德、印尼、文莱、南非、巴拿马等30多个国家和港奥台地区。
2005年被评为"中国书画年度人物",2006年被评为"中国民族书画艺术家500强"之一
并获"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金质奖章。
还先后荣获"中国金奖艺术家"、"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国学十年明珠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书画大师’‘世界民间艺术书画大师’‘国际文艺代表人物’等称号。
其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和传略入编百余部典籍,如:《郸城赤子》,《中国书法选集》、《中华传世书画鉴赏》、《人生格言经典》、《中国文艺家辞典》、《中华名人文论大全》、《世界人物辞海》、《世界杰出华人风采录》、 《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等。
曾任中国国家书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名家书画院院长
宋庄国际书画院院长
华夏文艺出版社社长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主席
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学术顾问
世界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国际文联主席团成员等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会议决定,授予‘文化圣贤’称号,
要求驻各国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认真组织学习宣传
并将学习宣传活动情况,
书面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
并于2009年评为‘共和国功模人物’应邀访日。
2017年2月3日13点30分在 成都华西医院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