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林,男,古历一九四四年 五 月 初三 日出生于邢台县会宁镇董家沟村。卒于古历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七日,享年六十九岁。
王风林自幼聪明好学,一九五四入本村小学学习,一九五七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景刘庄高级小学,一九五九年考入会宁县办初中18班学习,一九六三年考入会宁县办高中十班学习。一九六五年考入河北农大植保系六五零二班学习。
这是文化革命后的最后一次招生,也是文化革命篷勃兴起的一年。这一年,他参加了河北农大红色兵团红卫兵,并响应中央文革的号召,上高原,下江南,进行革命宣传,点燃革命火种。那时候,只要是串联的红卫兵,车免费坐,招待所免费吃、住,如有召待不周,便要造反,进行无产阶级专政。自是风光无限。
一九六六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百万革命大军,他也受到接见,当时的激动溢于言表,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中央回乡闹革命的号召下,他依然回到邢台。首先进入母校会宁中学,
成立了邢台县第一个红卫兵组织-井岗山红卫兵。点燃了邢台县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把烈火。
由于对封资修的无产阶级专政,出现了大量的人身攻击和打砸抢事件。这时又出现了一股保护党政机关的势力-保皇派。他们同属红卫兵,都是保卫毛主席的。但一派要对执政者造反,一派要对执政者保护。二者闹的沸沸扬扬,甚至动起了刀枪。(那时候民兵有一部分持有枪支)。
在此紧要关头,毛主席提出了要文斗,不要武斗的主张并提出复课闹革命,他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回学校继续学习。
1968年大学毕业后,自愿到最艰苦的地方-衡水地区枣强县农场工作。
1972年娶本镇霍楼村村民**为妻。并生育一女**。因此,回家次数日增。但由于岳父爱财,每次回家必先到其家,将钱物尽皆放下才放人空手而归。在我家也不富裕的情况下,引起众多不满。两亲家矛盾日深,剑拔弩张。
一次,枣强回家后,院里葡萄尚未熟透,上房摘了几个就吃。妹妹见了,嘟囔了几句,其妻以为是敲葫芦镇瓢,给她弄话听哩,抱了孩子就回了娘家。
经多人去往回叫,其父必须让拿一千元才可,否则决不回家。当时条件不好拿不出,就是拿的出来也从理上说不过去而也会拒绝的。两相僵持,互不柑让。最后闹到南石门法亭,被判离婚,女儿年小,归女方抚养,每个月提供生活费六元。
离婚后,经人介绍,与枣强县新屯公社***喜结连理。并生有两个女儿。
1978年,因生活不便,由枣强县调入邢台县科委工作,1980年调会宁乡任副乡长。1986年调农业局工作。因身体不好,连长三级工资,退居二线,在家休息。
为了打发时间,自费在家搞起了地震研究。著有天文气象预报和地震形成原因分析等重要成果并申报了国家专利。2013年9月,因肺病住院,在省医院做完手术三个多月后,于古历2013年腊月二十七日死于邢台县医院,终年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