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海子
出生:1964-03-26
逝世:1989-03-26
祖籍:安徽省怀宁县査湾村
宗教:无
职业:诗人 教师 |
“当众人齐集河畔高声歌唱生活,我定会孤独返回空无一人的山峦。” 海子,原名査海生,1964年3月24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査湾村。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认为,诗歌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从1982年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在贫穷、孤独和单调的环境里,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其主要作品有:250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包括《春天,十个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铜》《九月》《日记》等),《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但海子一生贫穷孤独,并长期不受人理解,生前发表的诗歌极少。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留下遗书“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他随身携带的有四本书:《圣经》,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海子写道:“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朱大可先生在《先知之门》中,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 “正是黄昏时分/无头英雄手指落日/手指落日和天空/眼含尘土和热血/扶着马头倒下。”(《太阳》) 海子的诗歌中,充满了村庄、河流、麦田、太阳等意象。他不关注表面的社会热点,也不关注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他探寻的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回不去的家园、风景中的灵魂等人类永恒的母题。所以,朱大可先生在《先知之门》中,把他称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先知”。著名的诗歌评论家陈超写道,“海子的回溯过去,不再是通向传统的价值形态和审美性格,而是返回粗粝的大地、河流、村庄、农耕等永恒的人类生存和生命之庞大根块。” 陈东东说“他的歌唱不属于时间,而属于元素,他的嗓子不打算为某一个时代歌唱。他歌唱永恒、或者站在永恒的立场上歌唱生命”。 和许多先知一样,海子一生贫穷潦倒,死后却备受关注,也承担着被误读的命运。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中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海子是继“朦胧诗”之后中国当代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不是之一),也是中国现当代最纯粹的诗人。 2009年3月,海子逝世二十周年,《南方周末》在《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的文章中评价道,“海子的死,标志着一个理想主义的80年代的终结。” 海子之后,纯粹的抒情已不再可能。再不可能有如此纯粹的诗人,再不可能有如此纯真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