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震,1930年7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王庄乡。父亲董保余从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董纪震幼年在私塾读“四书五经”;之后,在王土塘镇的怀仁中学读初中,接着在无锡县中读高中。1947-1949年,在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就读,后休学一年,1950年夏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纺织系,一年后转入院系调整组成的华东纺织工学院染化系,1953年毕业并留校执教,先后在有机化学教研室、化学纤维教研室任助教。在这期间,他通过刻苦钻研,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熟练的实验技术。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业,各种化学纤维竞相投入工业化生产。这些化学纤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天然纤维的不足;而当时我国只有丹东化纤厂和上海安乐人造丝厂两座粘胶纤维厂,年产量只有几千吨,不到世界化纤总产量的1%。为了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和粮棉争地问题,国家提出了发展化学纤维工业的战略思想,这样,培养化纤工程与科技人才就提上了日程。华东纺织工学院于1955年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化纤专业;然而,师资与教材不足。董纪震被派往苏联莫斯科纺织工学院学习。1957年8月学成回国,在母校承担化纤专业的教学重任。
1961年,北京纺织工学院改为化纤工学院。1962年,董纪震和其他一批教师调往北京,开始新一轮的创业。“文化大革命”初期,董纪震曾受到隔离审查,后又去江西分宜“五七干校”务农一年。返回北京后,学校并入北京化工学院,实行“开门办学”。1978年以后,北京化纤工学院恢复,化纤工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董纪震意识到,解决穿衣问题必须发展合成纤维,学校应当把合成纤维的教学作为重点。没有教材,他就组织教师们写出四册油印本的《涤纶纤维工艺原理》。自1982年起,他先后担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化学化工系副主任和纤维材料系主任,主持制定了化纤专业的教学计划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此期间,他作为纺织工业部化纤专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化纤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了加强合成纤维教学内容的全国化纤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组织编写了系列化纤专业教材,对以后的化纤专业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董纪震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40多年,为发展国家的化纤工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董纪震是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