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打造花园墓地 进阶升级乡风文明


岩坦镇归根园  2020/3/31 23:43:00  浏览:502

——永嘉县岩坦镇坟墓生态化改造工作总结

永嘉岩坦,正在告别“坟圈遍山”的历史,一条从坟墓生态化改造从1.0到2.0再到3.0……的进阶之路不断深入挖掘。从试点到示范,从示范(样板)到全面推广,我们正在凝练和总结私坟全生态化改造的经验做法,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贡献“岩坦样板”。

一、从1.0到3.0的探索之路

坟墓生态化改造1.0:从诸永高速岩坦高速出口第一眼就看到一座小山,便是岩坦人引为自豪的眠牛山公园(《晋书.周光传》:“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后因以“眠牛”喻指风水好或风水好的葬地。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之子汪逵(南宋吏部尚书)就葬在眠牛山公园上)。谁能想到,这里原来是一座坟山(75座椅子坟),让人有阴森的感觉,特别是天黑了更没人敢走。该镇以眠牛山为试点,开始尝试探索“留碑不留坟”生态化改造。“只留墓碑,整体绿化,融入生态。”经过改造后,眠牛山上传统的椅子坟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石碑和碑上的二维码,一座曾经荒草杂芜的坟山如今变成一座村民休憩娱乐的公园,坟墓生态化改造在传统丧葬文化与现代殡葬理念之间做出了一次大胆转变。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群众坚决不同意改造,等山上建造起门球场、游步道、凉亭和长廊等设施,成了集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化公园,群众从坚决反对到大力支持,露出了满意的笑脸,送来一片赞赏之声。

坟墓生态化改造2.0:该镇的小舟垟村,是打造楠溪源头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域,是备受关注的农旅项目嘉纳庄园的落户点,也是楠溪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小舟垟村门前山,面积约500亩,遍布着140余座“椅子坟”,成了村内发展旅游最大的“视觉污染”。为了改变与旅游不相匹配的“青山白化”现象,必须将门前山的140多座坟墓进行生态化改造,打造成为花园式生态墓地,有效推进“青山白化”整治工作。本是工作难点,在小舟垟村却成了亮点——村内的老人们几乎一致表示支持。与坟墓生态化改造1.0不同的是用楠溪江溪滩里特有的鹅卵石代替石碑,成本和用地均不到原来的1/30,手机一扫便知生平。群众曾经是“痛哭大骂”,现在个个“笑颜称赞”。经多方深入调研,对小舟垟村门前山实施私坟生态化改造,既凸显绿水青山美化山体环境,又凸显生态宜居建设乡风文明;成功以“互联网+生态化改造”深化移风易俗,仅20天就把一座“坟山”变成了“公园”,创造了私坟生态化改造“小舟垟速度”。

坟墓生态化改造3.0:探索实施针对生者的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葬做法,以1立方米节地的选址,深埋骨灰盒,覆土绿化,颠覆以往的墓地修建方式,打成完全绿满山头、花香四溢花园式墓地。想不到这种生态新葬法,一期3个村就有1500多名群众踊跃报名。

二、具体做法

(一)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筑牢前期工作根基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该镇组织近10个调研工作组(多为离退休干部),通过全面排查、滚动梳理、按类记录等方式,深入全镇了解私坟墓主的生前信息、坐落位置、面积大小和建造年限,全面掌握现有存量私坟的数量、分布以及私坟白化“重灾区”等情况,并根据调研组建立的岩坦镇私坟基本信息库,绘制了全镇800多座私坟的简易地图。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能人乡贤、两委员一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50多人,开展“岩坦镇坟墓生态化改造众人谈”大讨论活动,共收集试点先行、尊重历史、融入生态等意见建议30余条;强化组织保障。该镇主要领导多次参加两村的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20余次,统一各方思想,消除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顾虑和群众的抵触心理,该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村入户恳谈广泛听取意见,真切了解群众对坟墓生态化改造的想法,梳理出可能影响坟墓生态化改造的思想观念、资金保障、政策处理等6方面重难点问题十余个,分门别类开出“处方”。

三是精准定位目标。对全镇79个村进行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由该镇分管领导带队,带领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老干部等一百余人到眠牛山生态公园实地考察学习,围绕确定打造花园式生态墓地铺开私坟生态化改造工程目标,紧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将门前山建设成一座“绿化、生态、亮丽”的新型城镇化公园,为村民描绘美好愿景。

(二)依法依规,情理结合,推进群众观念转变

一是突出典型带动。该镇多次组织全体干部召开私坟生态化改造工作推进会,坚持划分区块、细化责任、分工协同、刚柔并济的原则,在该镇高速出口处眠牛山启动私坟生态化改造试点,按照“留碑不留坟”的目标,成功生态化改造眠牛山公园,将集聚75座私坟的墓地打造成百姓休憩的公园,对私坟生态化改造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小舟垟村老人带头支持生态化改造工作,李永满等5位平均年龄65的老人近一个月时间从头到尾全程参与、连续蹲点项目一线,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坟主信息核对,成功说服30户、121人。

二是深入宣传发动。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恳谈,尤其是对私坟改造存异议的群众,通过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如李永珠是因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一位不理解的墓主家属竟至其家中砸物件,但老人带头做其思想工作,最后成功取得该墓主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该镇在重点地方、人流集中地张贴通告100余份,分发殡改工作宣传册800余本,向全村老年人发放倡议书等,全力营造浓厚的私坟生态化改造氛围,全村村民同意率达95%以上。

三是规范程序启动。按照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要求,小舟垟村私坟生态化改造工程经全体党员大会、村务联席会议、村民体表大会等表决通过,符合议事程序;同时,第一时间在全村公开发布关于小舟垟村门前山私坟生态化改造工作的通告,要求改造范围内墓主或其亲戚需迁移私坟的在规定时间内备案登记,逾期未登记的将统一实施生态化改造,经公告无异议后组织进场开工。

(三)破立结合,移风易俗,创新殡改工作方法

一是“同步推动”压缩时间进度。坚持政策处理与招投标“双推动”的工作方法,于5月31日便发布招标公告,6月15日就完成招投标并正式进场施工,10天完成了140余座“椅子坟”拆除工程,10天完成争鹅卵石墓碑安放及生态化改造项目,创造了私坟生态化改造的“小舟垟速度”。
二是“主动触网”创新“互联网+移风易俗”模式。用“二维码+鹅卵石墓碑+草地”代替“椅子坟”,在每个鹅卵石上设置一块德国进口的陶瓷片二维码,网站采用全免费制作的天堂网,仅花费2000余元完成眠牛山70余座坟墓二维码提升工程,通过手机扫一扫墓碑上的“二维码”,便能登录墓主的网上纪念馆,了解其音容笑貌和生平故事。真正使私坟融入公园、融入互联网,并实现网上祭奠、文明祭祀。

三是“以点带线”借势全镇推广。眠牛山“留碑不留坟”改造试点,再到小舟垟村门前山140余座私坟全生态化升级改造,昔日荒芜的“坟山”均摇身一变,成为人气旺盛的“花园”和村民游客的休娱地,实现了从“千里孤坟生荆棘”到“绿水青山带笑颜”宏伟蝶变。该镇将充分发挥眠牛山公园、小舟垟公园的示范效应,由点及线生态化改造S223省道沿线村庄近800余私坟,并由线及面向全镇进行拓展辐射,力争早日实现花园式生态坟墓全覆盖,着力打造全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先行地。

三、主要成效

(一)生态效应。私坟的修建不仅浪费大量钱财,还蚕食了大片的山地资源,占地约35多平方米,有家族墓地甚至占地100—300平方米,加剧青山白化,造成水土流失,使得大片森林植被被毁坏,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村内的土地面积是固定的,按照传统的“椅子坟”修建下去,后人将面对无地可用的局面。逝者与生者争地,不仅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的双重浪费。生态化改造后,一座坟墓仅占用2—3平米的土地资源,有效恢复或保持土地、林地等日益缺少的生态资源。减少森林火灾隐患。消上坟祭祖是清明的传统习俗,而清明节正值春季,天气干燥,大量祭祀用品的燃烧和火种进山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生态化改造后,绿地生态,供奉鲜花寄托哀思,实现文明祭祀。

(二)经济效应。减负——一座椅子坟造价一般要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很多农村家庭条件艰苦,往往要辛苦好几年才攒购钱修建一座私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仅花费2000余元就能修建一座全生态化坟墓,建设费用减少几十倍,极大的减少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增收——生态化改造后不乏成为乡村游的一个热点去处,成为一个村的亮点,吸引各地考察团、游客争先赶赴考察参观,带动人气,与周边配套旅游基础设施相结合,增加镇、村旅游经济收入。

(三)社会效应。山区村内休闲健身用地本来就紧缺的问题,往昔的坟山遍布的地方往往会成为让人望而生畏、阴森少有人去的“禁地”,但经过改造的生态化公园却可以成为老百姓休憩健身的好去处,丰富在家的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坟墓生态化改造是走在全市乃至全省“青山白化”整治的前列,从坟山变成美丽的公园,也是创新之举,苗伟伦副市长对“打造花园式生态墓地,推进“青山白化”整治,永嘉岩坦镇小舟垟村私坟生态化改造主要做法”作出了批示“好作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在全市深化“千百工程”推进乡村振兴暨大花园建设现场会,全市各地党政一把手对此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点赞,后续引来了全省200余个各地考察团前来考察学习。在9月12号由民革中央主办的乡村振兴主题会议上,该镇作为全省唯一的乡镇代表作经验交流。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及各地领导对的该镇“椅子坟”生态化改造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四、启示感悟

(一)要想推动发展,必须建强组织。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组织振兴,只要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凝聚力强,才能带领群众办好事、干成事。
(二)要想群众信服,必须率先垂范。关键时刻看担当,只有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带头拆改,才能让群众信服,才能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与肯定;
(三)要想凝聚人心,必须付出真情。做群众工作,必须出于公心,付出真情,要不怕“跑断腿、磨破嘴”,用党员干部的真情换取群众的一片真心。

五、主要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农民观念转变较难。农村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化,在农村不少老人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点钱全部办了丧事和坟墓,而且后代认为埋葬长者不能吝啬,只有风光大葬、坟墓体面大气,才算是尽到子女的孝心。好面子,怕被人说不孝,和周围人攀比,一家如此,家家效仿,使得不少人在修建墓地时追求“豪华”和“体面”,因此出现了“薄养厚葬”的丧葬陋习。与其“厚葬厚祭”不如“厚养薄葬”。要大力宣传倡导厚养薄葬,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文明节俭的丧葬之风。在推进文明村镇、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中,把厚养薄葬作为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先进典型评选的重要评价标准等。突破观念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打破思想藩篱,让人们意识到传承孝道文化与移风易俗并不矛盾,厚养薄葬才是更理智的孝行。

(二)舆论氛围营造不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1.0到2.0再到3.0……一直会有新的头脑风暴的新生产物,“二维码扫一扫知生平”也是紧跟科技进步而出现的产物,结合移风易俗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广泛宣传殡葬的文明新风,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让“坟墓生态化改造”不再“唱独角戏”,而是全市各地争先推广实施的“殡葬革命”,坟墓生态化改造的成功经验将成为该镇探索移风易俗道路上的一颗星火,移风易俗行动将以燎原之势燃烧到全市的每个角落。

(三)资金政策投入不足。整治青山白化、坟墓生态化改造的费用全都由政府买单,需要上级财政资金多向坟墓生态化改造工作倾斜,加快研究生态葬法的奖励政策,通过出台生态葬法奖励、补贴办法,向村民推广生态墓葬做法,投入资金大力推进新型葬式墓区建设,还要把先进的殡葬文化理念引入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节地的生态环保殡葬方式。

小舟垟村门前山生态墓改造是永嘉县首个全生态化改造工程的施工现场,为推进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以坟墓生态化改造为突破口,革除丧葬陋俗,像眠牛山、小舟垟村这样把私坟墓地打造成百姓休憩健身的公园,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品位,增进村民获得感,类似做法正在永嘉乡村推广(如鹤盛镇西炉村已效仿打造完成),成为永嘉县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