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董罗二老天堂福地
  查看图片
显考 董尚友
1927 ~ 2004
  显妣 罗传芝
1932 ~ 1986
 
到访:1563  墓地祭奠:22   留言:20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博艺多才的父 之 操弄十八般武艺
董事会—金地  2025/3/18 17:33:00  浏览:32

              操弄十八般武艺

农家人过日子,不可能能事事求人,也不可能把一切托付于金钱,尽管那时家里的收入还算可观。这就决定了“全能”型男人的价值与地位。当然,真正样样精通的人,只能是理想中的“白马王子”,现实生活中,能支撑起日常劳作与生活所需的“半边天”,就足矣! 

父亲就是用他那并不粗大的双手,擎起我们家那方天地。
人们把掌握某项专业技能并达到相当造诣之人,尊称为“匠”。父亲未拜师学艺,但对日常生活必需的技能,却自学成才,稍加揣摩就能动手操作。
研习蔑匠,编制日用的筐子、篓子、筲箕……
研习砌匠,做房子、垒猪屋、砌灶、搭鸡笼……
研习瓦匠,和泥、做砖、烧瓦……

父亲也没有拜师学过木匠,但无论是操持木匠工具,还是打墨吊线,锯板子、解椽子,抑或是做箱造柜,都象模象样。当然,我们的要求也不高,实用就行。木匠手艺中,用木块做圆形器物难度很大,要求每片木块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稍有误差,做出来的东西就不是圆形的。
家里担粪水的桶坏了,父亲决计自己动手来做。粪桶不仅要求做成圆形的,还要有两支供系绳索的耳子,而带有这两支耳子的木块,还必须箍在木桶对称的180度两边,要不然担物时就不平衡。
父亲敢于挑战。
一个多月的打造,父亲始终未能把两耳子搞对称,装了粪水的桶总是有点歪,不能装满。

“装不满就少挑点,人也轻省!”母亲验收父亲的“习作”时,打趣地幽父亲一默。 从她那笑容可掬的神态上,我看到对父亲的鼓励与赞许。
这对粪桶一直为我们效力到寿终正寝。如果保存着,定是一件难得的“文物”。

自给自足时期的农家,基本上都穿着木织布机织的土布。母亲织布的技艺与声誉,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以至有人跑几十里路送活上门。
织布,先要把棉线上浆晒干,然后把棉线梳理成经线,再攀绕在织布机上,我们称为“梳线”或“牵线子”,然后才能用梭子穿引纬线织造而成。
每次“梳线”,总要有求于人,多有不便。父亲经过几次观摩,置办家什工具后,又是自己动手梳起线来,且达到一定水准。也当然多次受到母亲的赞美。

男人梳线,女人织布。可谓夫唱妇随,其意境远远超过男耕女织。
随着梳线水平的提高,两个伯母织布的梳线,也时常请父亲打理,赢得了“市场”和声誉。尽管是无偿的,但却收获了成就。人的追求,除了物质之外,还有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填充,还有物质需求的升华,是另一种境界的享受。

这是我从记忆中搜索父亲的一些碎片,加上父亲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等方面出类拔萃的才学,在那方天地里,真称得上鹤立鸡群。
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光宗耀祖。
我,也从人们敬佩的眼神中,分享着荣耀。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显考 董尚友-显妣 罗传芝网上纪念馆 网址: [复制] 收藏本馆 管理纪念馆
纪念馆首页 | 网上墓碑 | 生平简介 | 祭奠留言 | 纪念相册 | 纪念文章 | 关于本馆
Copyright(C)天堂网 www.tiantang6.com 版权所有.[联系天堂网]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