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的悼词
四儿 2024/1/6 21:37:00 浏览:108
给母亲的悼词
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塆里乡亲:
2022年12月28日(农历壬寅年腊月初六)7时56分,我们的母亲,因感染新冠病毒,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5岁。
首先,向各位亲朋好友、严塆的各位乡亲,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严冬腊月,赶来送我们的母亲最后一程!
母亲生于民国十六年腊月十六,八岁丧母,1948年嫁到严塆。母亲一生,拖家带口,跟着父亲,多次在严塆——县城——黄州三地之间,往返迁居,历经坎坷,相夫教子,含辛茹苦。
五十年代,母亲曾经在黄冈市水产局漁具厂工作。在三年大饥荒时,父亲响应部队号召,主动将随军家属子女下放到农村,要求母亲放弃了工作,带着三个未成年子女回到严塆,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食堂分配的稀饭,把米粒儿一粒粒捞给子女吃,自己却瘦得皮包骨头,还要坚持下地做工分,挣口粮。尽管如此,为了不影响我父亲,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来是报喜不报忧,后来,在家父力争之下,部队同意将母亲和孩子随军接到黄冈,救了一家母子。1969年,父亲复员,又主动把全家下放严塆,直到1976年落实政策,一家迁居县城,日子才慢慢地彻底好起来。
最让母亲欣慰的是,儿孙三代都十分成器,十分孝顺,两个老头儿颐养天年,晚年幸福,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内心是甜蜜的。
母亲生于书香门第,家爹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从童年开始,就读书习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到老还能背诵《女儿经》、《三字经》。母亲懂礼,忍让,尊老,爱幼,知书达礼,心地善良,从来不伤害弱小动物。我们小时候,母亲总是用善良的儿歌和传统美德故事教育我们,潜移默化,儿孙们获益终生!母亲记忆力惊人,我们这大一家几十口人,每一个子孙的生日她都记得。为了儿子读书,她冒着大雪,走到县城找人帮忙。为了侄子就业,她亲自上街,帮找师傅学手艺,后来侄子事业红火。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家目前已经出五个大学生。
母亲对帮过我家忙的亲朋好友,哪怕是一瓢粘粥,几铲儿粗盐,半升细米,一个鸡蛋,都念一生,记一生。
母亲晚年信佛,逢三逢九吃斋。在家中设立佛堂拜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从不会忘,哪怕是坐着轮椅,哪怕是住在子女的家里,也不忘为一家子女祈福。
母亲很注重教育子女,经常教育我们说吃亏是福。不管在黄冈军分区,还在县电力局,在严塆,在居民区,母亲都坚持与人为善,与人无争,不和任何一个人红脸,她的这一人生哲学使我们后代受益终身。
母亲一生,经历过战争与和平,城市与乡村,贫穷与富足,四代同堂,人生圆满。
俗话说“弯弯扁担不断”,母亲活到95岁,从染疾到仙逝,不过数日,走得十分安详。一生该吃的苦吃了,该享的福她也享了!
她是个长寿的老头儿,她是个有福气的老头儿。
母亲今天今天要远走了!
但我们的母亲会永远活在我们一家人心中!
——孝女爱华、贤婿澄清,孝子建华、贤媳丽萍,孝子宏华、贤媳小燕,孝子强华、贤媳鹏铭,孝子学运、贤媳义六,率一众儿孙,叩谢叩拜!
2022年12月28日农历壬寅年腊月初八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