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肖寒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肖寒
1926-12-01 ~ 2019-10-23
 
到访:4951  墓地祭奠:23   留言:6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肖寒:半生追寻 神华圆梦
余勋  2022/4/7 11:59:00  浏览:125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从中国最早的煤矿企业——开滦矿务局,到最年轻、最现代化的特大型能源企业——神华集团,肖寒的经历独特而典型。35年的职业生涯虽非最长,但若论及对煤炭行业的炽热感情和深刻体会,却足可堪称中国数百万煤炭大军的杰出代表。
肖寒,自1963年任峰峰矿务局党委书记进入煤炭行业,到1998年卸任神华集团董事长,煤炭占据了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8月底的一个午后,这位86岁高龄的“老煤炭”,饱含深情地向记者讲述了他追寻半生的“煤炭梦”——中国煤炭工业机械化、办大矿的现代化之梦。
大矿之梦,始于开滦
我进入煤炭行业后的主要经历有三段:66(指1966年,下同——编者注)到75年在开滦,75到79年煤炭部,86到98年在华能精煤公司和神华。而我对煤炭工业机械化、办大矿的梦想,却是在开滦就开始了。
1968年春节前,传来消息说北京的煤气不足,有部长反映“煮不熟饺子”;1970年鞍钢在北京介绍老厂挖潜、产量翻番的设想。面对文革对全国煤炭工业破坏严重、煤炭供应不足的突出问题,开滦党委、革委在立足实际、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五翻番”的增产目标。经过全矿上下的苦干实干巧干,开滦的产量由原来的1250万吨,翻到了2560万吨。周总理两次表扬开滦“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李先念(时任国家主席)在唐山曾告诉市委书记岳岐峰:“肖寒救过我的命。WG中,四面八方向国务院要煤,开滦的翻番救了急。”
开滦为什么能增产这么多?除了储量高、地质条件好、广大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之外,很重要的一条是重视机械化。77年10月,我代表煤炭部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工作时,小平同志问道:“为什么开滦效率这么高?”纪登奎副总理马上回答:“开滦规章制度恢复得早,有工程师负责制,井上井下工资不一样,机械化用得比较好。”小平同志讲:“大庆经验要学,开滦经验也要学,开滦老矿挖潜、改造、翻番,效率1.6吨,比全国平均高一倍,肯定是好经验。”
中央领导的肯定给了我更多鼓励。从那时起,我就树立了中国的煤炭工业要走机械化、办大矿、不能靠人海战术的思路。但这个思路,从树立到被中央和全行业认可并在全国推行,却遇到了我未曾预料到的困难和挑战。
引进综采,遭遇反对
中国煤矿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小到大。新中国成立后,燃料工业部、燃化部、煤炭部历来坚持中央统配与地方办矿两条腿走路。77年,全国2000多个县,已有1100多个县办起了20000多个小煤矿,产量达18700万吨,占全国的1/3。但同时,搞综采、搞机械化也是中央的既定政策。引进100套现代化的综采设备,国内制造500套,这是77年中央政治局听取汇报会上邓小平同志的决策。到了85年,正在使用的综采,国外引进的占49%,国内制造的占51%。综采工作面月产3.57万吨,普采月产1.42万吨,大大超过了引进时预期产量每年多增20万吨的水平。
可是这样好的现代化采煤方式也有人批评。在一个时期,特别是华国锋同志辞去中央主席之后,有些人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老煤炭专家、工程师也站出来批判“引进综采”。还有的高级领导声色俱厉地说:“这是八国联军,一堆废铁。”一时间,反对综采的意见甚嚣尘上。但是工人对综采却称赞不已,称综采是工人在井下的“安全岛”和“保护神”,谁反对就让他下井体验体验。如今回顾起来,反对者不外乎一是以路线划事,以路线划人,认为华国锋时期定的事都错了;二是想抢先“择干净”自己,免得因执行过而受连累;三是借机整人。
但是,不管反对者有多少,权力有多大,都终究阻挡不了煤炭工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之路。华能精煤公司和神华集团的组建和成立,就是中国煤炭行业坚持办大矿和机械化方针最具说服力的成果。
1983年我到国务院能源规划办工作,4月首次出差到陕北,产生了用平朔露天矿的方式开采神木煤田的想法。84年7月,国家计委和能源办共同召集,在北京开神木煤田开发利用座谈会。85年5月,国家计委批复同意成立华能精煤公司,86年8月国务院领导正式决定我出任华能精煤董事长。
同精煤公司领导及各部门同志见面后,我的首要任务是准备向李鹏副总理汇报。关于办矿方针,农民办矿成为我思考的焦点。大跃进和WG中,在“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下,我国两次大办小煤矿,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煤炭要有水快流,农民个体可以办矿,农民办矿风起云涌,资源浪费惊人,环境破坏严重。此外,我国县以上煤矿企业职工人数相当于世界10个主要产煤国家的总和,而产量只有他们的1/5。如果仍采用“人海战术”,我国煤炭要达到10亿吨,煤炭职工人数将不可想象。
想到了这里,我就暗下决心,神东不应再走“人海战术”的老路,要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要在汇报中提出自己的建议。
李鹏副总理在我汇报中的插话和汇报后的讲话归纳起来,强调的是“精煤公司要集资贷款,要做‘荣毅仁(中国信托公司老总)’,不做‘于洪恩’(煤炭工业部部长),不建矿不管矿,只负责按合同收购(煤炭)、运输、销售。董事会只管协调运销的分配。”
什么是开发煤田的新路子?我当时想到了许多……
客观实际要求,神东办矿方针必须改变,可是怎么改变呢?精煤公司首先请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做神东煤田大规模开发课题研究。研究报告提出的总方针是:以国营为主,煤电路港并举,调整原来某些提法,如“国家修路,群众办矿,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等;以大中型煤矿为主,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快建设路和港,打通下海通道。后来又请煤炭部西安设计院做神东矿区总体规划设计,他们与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的意见基本一致。91年3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矿区总体设计,肯定了以国家为主,办大矿兼顾地方办矿,不搞个人办矿,彻底改变了“立足群众办矿,办小矿”的方针,精煤公司神东煤田开发方针终于合法化。
方针问题解决了,但在精煤公司基础上组建煤电路港一体化集团的工作又遇到了新的困难。
93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考察黄骅港后,指示赶快成立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集团领导机构。当时的困难主要有两点,一是华能不让精煤独立,二是铁路问题,认为精煤公司管不了铁路。
94年在联通成立大会上,我问邹家华副总理何时能批神华。他当时就对我讲:“都说你们管不了铁路。”恰巧,承运包神铁路运营的张继高书记请铁道部尚志功副部长和我一起吃饭。我和尚副部长谈起了组建神华之事,我向他说了“人家说精煤管不了铁路”的难题,并提出能否请罗云光(曾任铁道部副部长)来精煤,他说“是个好办法”,并问我:“罗来后职务怎么安排?”我说:“神华集团副董事长兼神华铁路公司董事长。”大老张(张继高)一旁插话:“罗云光来了神华准能把铁路管好,铁道的队伍一定听他的,也一定会和铁道部搞好关系。”后来我又请铁道部配备神华铁路公司总经理,调来了铁四局副局长崔增福,精煤公司负责安排其户口和子女的工作,双方达成协议。事至此时,解开铁路难题,我如释重负,大大地松了口气。
我清楚地记得,95年1月5日下午,叶青(国家计委副主任)通知我到他办公室,向我宣读了国务院领导批准他的“关于成立神华集团公司”的签报。这个签报是以叶青个人名义,而且是亲笔书写的报告,没有经过任何部门和个人,没有正式印刷。我想这是一种无奈。为什么呢?我没问,他也没讲。25日下午,还是在他的办公室,叶青正式宣布国务院批准成立神华集团公司,由我任董事长。8月8日,国务院对国家计委报告批复:组建神华集团,在国家计划实行单列;神华为国家投资的国有独资公司,与华能集团公司彻底脱钩。并且明确,神华负责开发、经营神东煤田及其配套的铁路、电站、港口、航运船队及与之相关产业;神华拥有对外融资、外贸经营和煤炭出口权。
神华终于诞生了!“神华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破天荒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破计划经济管理体系的先锋。
神华成立,圆了我在中国建设一个“田纳西”的梦:实现煤矿现代化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五位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神华模式”创世界之最;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好神华、管好神华,把神华办成世界一流企业。
想起“神华模式”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各省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共同努力,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就我个人而言,在党的十二大上因受诬陷名落孙山,中央为我作出结论,否定了个别人对我的诬陷。我选择了千里之外的陕西、内蒙古边区沙漠地带,开发煤矿,我深知如果此事办不好,就自然沉沦。在我最困难的时刻,胡耀邦总书记曾与我谈话两个半小时,他意味深长地叮嘱:“千万精神不要倒。”我立言:“自己救自己,自己不打倒自己。”
好在终于神华给了我机会,让我圆了半生追寻的煤炭之梦。
现在,神华的发展形势大好,机械化、办大矿的方针也已在全国煤炭行业牢固确立,我的这个梦算是圆满了,但我却不能满足,也不该满足。作为一个“老煤炭”,我急切盼望着煤炭行业同仁与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仅要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更重要的是要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让煤炭在中国成为一个真正安全、健康并且受到尊重的行业。因为这么多年来,煤炭行业的社会地位,与她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相比,实在是不匹配。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