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万鹏梦华纪念堂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李万鹏
1900 ~ 1953
  钟梦华
1911 ~ 1978
 
到访:11657  墓地祭奠:149   留言:20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望穿秋水 望断云山-李国刚 2011.08.19
其歌  2022/3/29 21:23:00  浏览:188

                              望穿秋水 望断云山
                            —— 2012年清明有感
                                  李国刚

    康云姐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深有感触,其他哥姐可能也有同感。“望穿秋水 望断云山”是三十年代电影《古塔奇案》插曲《秋水伊人》中的两句歌词。这首歌红透整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当时当红的大多数华人歌星都要演唱此曲,近年来内地诸如李谷一、奚秀兰、宋祖英、张也等大歌唱家也都纷纷翻唱,器乐改编演奏无数,足见这首歌的影响之大。
    下面是康云姐回忆录《写在前面的话》中与这首歌有关的内容——
“妈妈十多岁便喜爱上并学会了吹洞箫,在我的记忆里,聆听妈妈吹洞箫只有两次:四几年那一次我朦胧的记得象是吹的《梅花三弄》曲调;印象深的是第二次聆听妈妈吹洞箫,时间大概是一九五O年后,我家搬去郑家大院内不久的一天,也许是因为我们母子有了栖身处,妈妈为庆幸而吹?过了两三年,当我长大些后,才领悟到当时是妈妈对伯伯的思念而吹。曲子委婉悲凉,是三十年代电影《古塔奇案》中的插曲《望穿秋水》(注:应是《秋水伊人》),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听见过妈妈吹洞箫。另外,我曾经听过一则关于妈妈和伯伯因为洞萧联姻的故事:有一天妈妈家来了一位她父亲的好友,当这位客人听到悦耳的洞箫声便问:您家是谁在吹洞萧?吹得这么动听?外公回答说是女儿钟秀,随即叫来女儿以礼见过客人,客人当即赞不绝口,赏识我妈妈的聪慧,这客人不是别人他就是我的祖父。就是这箫洞声为我的父母亲牵上姻缘,他们后来相识而相恋,喜结良缘,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姐弟六人,谁料到他们的美满婚姻后来遭毁,不能百年好合。”
看到康云姐的文章,唤起了我幼时的记忆。我清晰地记得我起码两次以上听到过母亲吹奏洞箫,想来应该是我四岁多五岁的时候,大约是一九五四年的事。都在傍晚的时候,好象当时就我和母亲在家里,哥姐们都不在。虽然当时不知道吹奏的那乐曲是否就是《秋水伊人》,但看到母亲吹奏时沉思凝重的样子,让我能够很安静地很好奇地在傍边认真地聆听。
   去年我在网上搜索到了这首歌曲和改编的乐曲,本文末附有链接。《万鹏梦华堂》纪念馆的背景音乐我也改用《秋水伊人》洞箫演奏曲,亲友们打开主页的“音乐播放”就能听到。
   《秋水伊人》歌词如下: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情,梦魂无所依,空有泪满襟。几时归来呀,伊人哟,几时你会穿过那边的丛林。那亭亭的塔影,点点的鸭阵,依旧是当年的情景。只有你的儿女哟,已长得活泼天真,只有你留下的儿女哟,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
  望断云山,不见妈妈的慈颜,漏尽更残,难耐锦衾寒。往日的欢乐,只引出眼前的孤单,梦魂无所依,空有泪难干。几时归来呀,妈妈哟,几时你会回到故乡的家园。这篱边的雏菊,空寂的落叶,依旧是当年的庭院。只有你的女儿哟,已坠入绝望的深渊,只有你被弃的女儿哟,在忍受无尽的摧残。”
    五十年代初,父亲蒙冤而去给母亲留下无穷的思念。母亲独自一人承担哺育我们兄妹六人的艰辛,让我们的活泼天真来安慰她那这破碎的心。在绝望的深渊中忍受无尽的摧残,思念她远在故乡成都的妈妈。歌词中所写的情与景恰似母亲当年的真实写照,那洞箫里吹奏出来是她无尽的思念和无比的担当。有可能母亲当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遭遇有人在十多年前就这样描绘出来了,吹奏此曲除了排解心中的思念,还有就是表露面对命运的无比坚强。有人可能会说这事太偶然了:我母亲偶然看了这部电影并喜欢和熟记了这首歌,我母亲偶然会吹奏洞箫,遭遇那种命运也好象有点偶然。其实这并不偶然:在那种年代有好多好多没有这样偶然的父母、儿女也都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看到那屏幕上逐行显示的歌词,听到那民乐曲中的洞箫如泣如述的演奏,想到父母一生的遭遇,令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九七三年我们外婆因病在成都去世,外婆最挂念、最丢不下的就是她那远在康定遭受无尽摧残的大女儿。当时我母亲戴“反革命分子”帽无人身自由不能亲赴母丧,由五哥赴成都侍奉病床、亲手砌墓立碑行孝。母亲当时患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怕她不堪丧痛,大家一直对她讲外婆康复后身体很好。五年后母亲随她妈妈而去,让这善良的谎言一直维持到她母女俩天国相见。
        好在历史上那沉痛的一页已经被翻了过去,旦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儿女再不要遭遇那歌词描述的情景。
   父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其弟 写于2010年 清明                      

###################################

                           纪念父母亲百年诞辰
                                李国刚

    今年是我们父母百年诞辰。父亲李万鹏生于公元1911年9月,母亲钟梦华生于公元1911年12月。父亲离开我们已经58年,母亲离开我们也有33年了。光阴荏苒,但你们的崇高形象、音容笑貌时常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魂牵梦绕,你们的亲切教诲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你们没有死,你们永远活在亲人和子孙心中。

   父母命运不济,生于腐朽贫穷的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华民国的风风雨雨和共和国前30年的天灾人祸,这100年间的前70年中太多的国难民苦和个人磨难,伴随着他们度过了短暂的人生。

   父亲和母亲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家庭教养,有志于服务社会,服务于大众,为当时西康省的金融和幼教事业作了大量工作。但空有报国志,却无报国门。遭受无尽的政治折磨,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生命,这是那一代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剧(见康云姐2010年写的纪念文章-写在前面的话)。

    1952年,父亲和祖父、叔父、姑妈等均因冤屈判刑。父亲1953年在劳改农场病逝时我尚年幼无知,长大后逐渐了解到父亲的情况,父亲便成为我一生的楷模,为人处事就要象父亲那样体现着自己的社会价值。母亲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和遗愿,以柔弱之驱抗争命运,以坚强的信念忍受折磨,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把我们兄妹六人抚育成人。母亲1978年因病去世时 "文革"已经结束,但仍然戴着"反革命分子"的帽子,那种刻骨铭心之疼让人难以释怀。虽然后来一一平反昭雪,但那可怕的历史真不能重演。

    可告慰父母的是,我们兄妹六人在你们的精神感召下,相互关爱,携手走过了那漫长的苦难岁月,没有走偏一步,各自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没有给你们丢脸。虽然现在我们都已退休,但也尽各自的可能继续从事一些有益工作。去年,文哥和嫂子70岁生日,我们兄妹六人各家共40余人欢聚雅安,文哥在生日宴上代表我们深情地怀念你们的大恩大德。

    可告慰父母的是,你们曾万分期盼的人格尊严、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的幸福美满正在逐步实现,国家已初步繁荣昌盛。

    可告慰父母的是,你们的13个孙儿孙女在这种氛围熏陶长大成人,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今年春节,你们最小的孙女完婚,各家亲属约100人欢聚成都,你们的侄女立蓉代表我们在婚宴上致词深切地怀念你们。

    今天我们纪念父母的百年诞辰,就是要牢记你们的亲切教诲,学习和发扬你们的高尚品德,正正派派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学习,勤勤俭俭持家,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以此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国刚  于2011年清明前
@@@@@@@@@@@@@@@@@@@@@@@@@@@@@@@@@@@@@@


                      父母百年诞辰祭奠记事
                              李国刚

  2011年,父亲李万鹏、母亲钟梦华百年诞辰。8月13日,二姐国翰携女儿李敏、女儿李季及女婿张旭、子李虎及妻康蓉以及孙女倩颖、倩雯,二嫂洪珍携子李力及妻余跃、女儿李巧及孙儿灏洋,五哥国宪携子李正及妻富红以及孙儿浩然、七弟国刚及妻若玉携女儿李洁女婿茂森,大姐国云之女孔莉,六姐国意之孙女李若琳及颜富红之表妹魏海英等一行24人,赴康定南郊折多衙门后山父母墓地祭奠。之前,居资阳之国云,居雅安之国翰和国文,居名山之国宪,居成都之国意和国刚各家均先后齐聚康定。姐哥北东年已八十,大姐国云近八十,二哥国文七十有一,意姐和五嫂秀英因腿脚不便未能上山。有李佳及显华,韩华及涛涛,李平,孔华、孔龙、孔玲、孔蓉等各家近20 人,因工或因事未能回到或前住康定。

  各家于早上八点乘车在两叉路加油站集合后,沿着荆棘丛生的崎岖陡峭山路缓缓而上,约一小时到达墓地。搭设帐蓬遮阳、垒炉灶烧茶煮食,然后去父母坟前供品、上香、点蜡、烧纸,一一祭拜毕。回帐蓬就餐,突然大风吹起,帐蓬不支,餐后即另择风小处重搭帐蓬、再建炉灶。

  是日,康定天气晴爽,气温宜人,阳光普照,蓝天白云,远处雪山青松,近处溪水小花,交相辉映。孩子们在碧绿草地上作老鹰抓小鸡、击石跪下游戏,新女婿茂森第一次加入被兄弟姐妹们仰面按住将两手两脚提起以背击地 — “打夯”,孩子们高声欢呼,欢乐无比。再餐,稍事休息后于下午三点收拾下山。令人崇敬的是国翰姐七十三岁了还亲自带领大家上山扫墓;令人感动的是孔莉不顾自己是人工脘关节还代表妈妈和哥哥、弟弟、两个妹妹各家上山祭祖;同样令人感动的是国宪哥和李正一直忙着拾柴、烧火给大家烧茶煮食,默默辛劳。回家后,大人们在李虎、李力家用蔬菜营养粥作晚餐,孩子们一窝蜂上街去吃烧烤、饮啤酒、狂欢。

  8月14日上午,一家30余人乘车前住二道桥温泉纪念祖辈。二道桥温泉浴室是我家祖父和父亲所在的康裕公司于70年多前出资修建和经营的,温泉院内有一供游人休息的叫“先春亭”的木亭,是1941年西康省财政学校全体同学为庆祖父李先春60寿辰而贺建的,文革后翻修改名为“仙春亭”(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台2010年6月7日播放的《水电人家》有对先春亭翻修更名情况的介绍http://jilu.cntv.cn/social/shijichangjingtou/classpage/video/20100607/100516.shtml),更名的用意显然是要让人们有选择性地忘掉那一段历史。当日,我们在“与点楼”和“先春亭”前合影留念。太多的历史都已经被处理得一干二净或面目全非,但“诚信正直、刚正不阿、刻苦进取”的家训永远不忘。

  8月15日起,各家陆续离康返家。我们兄妹六人中年龄最小的已经六十有三,以后象这次一样集合很多人上山为父母扫墓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但我们将始终铭记父母的大恩大德,珍惜现在的所得所有。

  此次祭奠活动全程有视频记录留念,特记。

 

                                                                                                    2011.08.19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