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雪霏教授生平简介
学生 2021/8/20 15:27:00 浏览:835
各位领导、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德高望重、深受师生爱戴的学界前辈——蓝雪霏教授。蓝雪霏教授于2021年8月17日清晨4时30分在福州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0岁。
蓝雪霏教授 1951年9月10日出生于福建漳州,福建漳浦县人,无党派人士。1976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1976年8月至1988年8月任职于福建省文化局社文处、福建省群众艺术馆,1988年1月获馆员职称;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读厦门大学音乐系中国民歌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1991年7月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8月至1994年3月任职于福建省艺术馆,1993年8月获副研究员职称,期间担任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副主编;1994年4月至1994年8月调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工作;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7月获该院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任职福建师范大学闽台文化中心,1998年12月由文博系列副研究馆员转社科系列副研究员职称,1999年12月获研究员职称;2000年9月至2016年8月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员、教授,期间2003年12月获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2004年7月由社科系列研究员转教学系列教授职称;2016年9月退休。工作期间,曾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蓝雪霏教授有着坚定的学术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她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教学。为了完成课题研究,她以一介羸弱之躯跑田野,寻找可靠的口碑资料。几十年来,她采风的足迹踏遍深山老林、畲乡瑶洞、海峡两岸,经她之手发掘出的民间音乐遗产不计其数,由她参与完成的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荣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由她独立撰写的论著《畲族音乐文化》是国内目前同类型课题研究最深入的专著之一,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首次理论评论奖三等奖;另一部著作《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也是该领域的扛鼎之作。此外,蓝雪霏教授还撰写了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族性”瑶歌举证》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铜奖、《论“游移”——中国民间音乐结构原则研究之一》荣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三等奖、《给农民音乐发展一个真正公平的竞争平台》荣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等等。她的研究成果,立意高远,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常能震耳发聩,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蓝雪霏教授有着坚定的学术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在教学岗位上呕心沥血,认真钻研,尽职尽责,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不管是在艺术馆、研究所,还是在高校,她都对学生、后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把自己的学术积累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后备力量,为我国的传统音乐研究与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蓝雪霏教授有着顽强的学术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献身精神。她克服各种逆境困难,始终不为世潮所浸润,坚守学术信念。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中,在忍受着病痛巨大折磨的同时,她还坚持为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函授生开设《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与案头作业》《中国民间音乐结构原则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热点透视》《闽台民族民间音乐》等多门学术前沿课程,并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今年以来,由于日夜挂瓶输血、止血、止痛、止吐,蓝老师被病魔折磨得极度虚弱。但直至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在抓紧校对手上文稿的最后50页。泰山其颓,哲人其萎。而今睹物思人,学界同声致悼。悲乎痛哉!!
蓝雪霏教授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团结互助,热情待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深受全院师生爱戴。她热爱本职工作,对音乐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
蓝雪霏教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淡泊名利,在几十年的教学中从不迟到、早退,真正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即使在退休之后,仍心系学院,关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蓝雪霏教授的逝世是我省乃至全国音乐学界的重大损失,她的学术成就和优秀品德将流芳后世。虽然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依然长存!我们将永远怀念她!她对艺术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将激励我们崇尚艺术、努力工作!
敬爱的蓝雪霏教授,您安息吧!
2021年8月17日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