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田家族网上纪念馆
 
梅雨田
1817-01-01 ~ 1893-01-01
 
到访:40531  墓地祭奠:43   留言:1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党史故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黄梅的传播
18271093※※※  2023/6/16 10:39:00  浏览:181

五四运动在黄梅的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后,湖北黄梅县一批在外地读书的大、中学生,有机会在经济比较繁荣、文化传播比较快的大、中城市最先接触进步文化思潮,他们中一些激进分子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宛希俨、吴致民(吴铁汉)、梅电龙(梅龚彬)、李子芬、王一飞、石炳乾、熊映楚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1919年5月上旬,在武昌启黄中学读书的宛希俨、吴致民、梅电龙等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宛希俨在运动中被推举为启黄中学学生会主席。

1919年秋冬之交,在武昌读书的宛希俨、吴致民、梅电龙等,参加了恽代英成立的进步青年组织“互助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开展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活动。1920年初,他们又参加了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以“利群助人、服务群众”为宗旨,以介绍、经销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新文化、新思想的书刊为途径,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1920年5月,宛希俨随同董必武,在武昌发动湖北鄂东地区的一批青年学生,成立先进群众组织“人社”,广泛开展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教育活动。“人社”里有不少黄梅学生。从此,“互助社”和“人社”中的黄梅先进青年经常在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学习、钻研革命理论,讨论社会问题,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在实际斗争中锻炼成长。他们中许多人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骨干。

1920年8月,旅汉黄梅学生联合会在黄梅县城成立。在武汉读书的黄梅学生通过这个组织互相联络感情,传递信息。他们利用寒暑假在县城集会,开展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活动,公推宛希俨为主席。之后,旅宁、旅沪学生联合会相继成立。

五四运动前后黄梅文化教育较快发展

20世纪初,在一些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明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倡导下,内地创办各类学校。清政府于1901年明令废除八股兴办学堂,于1905年最终放弃科举制度。一时间民办、官办学校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同时,一个“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的热潮也随之兴起。兴办的普通学校主要有师范学堂(传习所)、中学堂、小学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文化教育事业在鄂东较为发达,广大农村办起了许多村塾和经馆。村塾,即乡村私塾学校,又称为蒙馆,是最普通的一种初级教育形式,主要对学生进行启蒙识字教育。经馆比村塾高一级,学生年龄较大,并读过村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授课程也比较广泛,除开设四书、五经等必修课外,还开设了文史和诗词等选修课,以老师讲授和学生习作为主要学习形式。黄梅县城在古代调梅书院的基础上开始创办新学堂,属于更高一级的教育组织形式。还开始创办民众教育,开设通俗讲演所一类的群众教育场所。

1905年,黄梅县开始创办新学堂。在县城调梅书院的文昌阁,即八角亭,开办了公立高等小学,又称为八角亭高等小学。刚开办时只有两个班,学生100余人,教职工9人。不久,停前、卓壁、孔垄、苦竹、大河、独山等地,先后开办了初等小学。

1907年,黄梅县城开办了两所师范传习所,其中一所公立师范传习所,设在学宫,两个班,160个学生;一所私立师范传习所,设在城隍庙,两个班,140个学生。这两所师范传习所,虽然都是半年制,只办一学期就停了,但为黄梅开办新学堂培训了一批师资。

1912年,黄梅县在县城考察创办第一所县立中学,两个班,80个学生,教职工11人。1913年迁入八角亭与高等小学合办。1915年因经费奇缺而停办,一部分学生转入武昌启黄中学就读,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辍学。

五四运动前后,黄梅县各类型学校多起来,除普通中小学外,还有各种职业学校,特别是到外地读书的青少年一天天多起来。到武昌读书的大、中学生每年有200人左右,到南京、上海、北京读书的人也不少。从五四运动至大革命前,全县的大学毕业生有100多人,其中到外国留学的24人。这些大学生,不断将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带回黄梅。黄梅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和学生的增多,特别是到外地读书的大中学校学生增多,为马克思主义在黄梅传播创造了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黄梅的广泛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组织在全国各地发展,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21年9月,宛希俨、吴致民同时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李子芬也在一年前进入南京农林讲习所读书。他们在南京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各种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变革社会的斗争。在他们的思想上,由最初的激进思想逐步演变为明确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开始树立。

1921年12月,旅外黄梅学生联合会在黄梅县城成立。它是由旅汉、旅宁、旅沪等学生联合会经过大联合成立的,选举宛希俨为主席,活动的中心地点在宛希俨的亲房叔父、辛亥革命参加者宛思演开办的阅报社里。1922年5月,宛希俨在南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继他之后时隔半年左右,吴致民也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这时,李子芬在南京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王一飞、石炳乾在武汉,梅电龙、熊映楚在上海也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些在外地读书的黄梅先进青年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在火热的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为黄梅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准备了领导骨干。

五四运动以后成立的旅外学生联合会,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逐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旅外学生投身革命的纽带。为了在家乡黄梅县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新思想,促进黄梅民众的觉醒,旅外黄梅学生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回乡的机会,进行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活动。从1921年秋起,他们在黄梅县城建立宣传阵地,开办书店,销售进步书刊,举行讲演,大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这些活动以旅外学生中的党、团员为主要力量,并在活动中形成以最先加入党、团组织的宛希俨为中心。

旅外学生的革命宣传活动,得到了宛思演的大力支持。宛思演在辛亥革命后回到家乡黄梅创办文化教育事业,最初在县城创办了一所劝学所,推动地方兴办新学堂,开展平民教育活动。1917年后,又在县城的崇文堂创办了一个阅报室,他自己筹集资金,订购各地出版的书报杂志供人民群众阅读。从1921年秋起,他一直将自己办的阅报室作为旅外学生们活动的中心地点。1924年春,宛思演把崇文堂阅报室的房子让出来,给黄梅社青团小组和青年读书会设立讲演所,举行定期讲演,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他将自己的阅报室迁到县城的育婴堂,并改名为马克思主义在黄梅传播和中共黄梅组织的创建

阅报社,扩大了经营规模,在孔垄、苦竹等地分设阅报室。不久,他又把育婴堂的阅报社全部让出来,给团小组和青年读书会建立黄梅书报流通处。书报流通处是黄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销售大量新文化书报的同时,秘密发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向导》《中国青年》《武汉星期评论》等革命报刊。黄梅书报流通处很长时间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全国21个分售处之一。它发行大量的革命书刊,不仅影响黄梅县城的在校的青少年学生,而且也影响了全县城乡的知识青年和青年农民,如邓雅声、张获百、柳宅陶、程鹤龄等人,就是通过阅读革命书刊,逐步认识到中国人民要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就必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新文化和新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黄梅的广泛传播,为中共地方组织在黄梅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组织建立前的团小组

1923年8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烈火开始在黄梅点燃,黄梅的现代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农民问题决议案,第一次提出了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问题,革命运动开始从城市向农村发展。这年7月,宛希俨在南京东南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南京党支部书记和南京团地委执行委员。此时,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李子芬从南京农林讲习所毕业找不到工作。宛希俨请示团中央同意,派李子芬回到家乡黄梅县专门从事革命活动,发展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8月暑假期间,宛希俨、李子芬和许多回县的旅外学生一起,在黄梅县城集会,酝酿首先在县城建立团组织,加强了在本县青年学生中的革命宣传活动。不久,团中央指示武汉团地委派人与黄梅李子芬取得联系,开展黄梅的建团工作。这年9月,黄梅旅外学生王一飞从哈尔滨回乡路过武汉,加入青年团,被武汉团地委派回黄梅,会同李子芬一起做建团的筹备工作。他们在黄梅县城活动,通过宛思演在县城崇文堂办的阅报室,宣传革命思想,联络知识青年,进行社会调查,并经常与武汉、南京等地的黄梅学生通信联系。他们制定建团工作计划,拟定先从青年运动搞起,准备成立一个青年读书会,通过引导进步青年学习新文化新思想,作为培养、吸收团员的基础。还准备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即在贫苦人民中开展扫盲教育活动,更广泛地宣传和动员群众。打算青年读书会的建立和发展,平民教育运动的发起和开展,都从县城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到农村。他们将计划和打算用书信向旅外学生中的党团员作了通报,并互相约定寒假在县城集会讨论建团的具体步骤和办法。

1923年12月,南京、上海和武汉等地的旅外学生放寒假,陆续聚集在黄梅县城,主要有南京的宛希俨、吴致民;上海的梅电龙、熊映楚;武汉的石炳乾、蔡泽民、石选起等二三十人。他们以宛希俨为首,在县城召开了一次黄梅旅外学生全体大会和两次党团员座谈会,听取了李子芬和王一飞关于在黄梅建团的筹备工作汇报,完全同意李子芬、王一飞拟定的计划,决定在黄梅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因当时常驻本县的只有李子芬、王一飞两个团员,按团章规定不能成立小组,经党团员座谈会讨论通过吸收县城北乡的青年老师张获百入团,达到了成立团小组的人数,于是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黄梅小组正式成立,由李子芬、王一飞、张获百3人组成,选举李子芬为组长。

在黄梅团小组成立的同时,成立了团小组的外围组织——黄梅青年读书会,作为团组织对外活动的公开组织。青年读书会由李子芬和王一飞负责会务。接着成立了黄梅平民教育促进会,作为青年读书会的延伸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组成了董事会,推举宛希俨为董事长,王一飞和李子芬为总、副干事。通过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展平民教育活动,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促进民众觉醒,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青年读书会,进而逐步充实团组织的力量,发展壮大团组织,为在黄梅建立党组织做准备工作。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