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田家族网上纪念馆
 
梅雨田
1817-01-01 ~ 1893-01-01
 
到访:44706  墓地祭奠:45   留言:18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历史上的黄梅人〗中共情报史上第一人梅宝玑
梅苏明  2021/8/15 21:38:00  浏览:592

       叶孝慎在所著《剑吼西风——中央特科纪事》中详细记述了黄梅籍梅宝玑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情况。梅宝玑(1881——1946)字镜垣,梅雨田侄孙,黄梅县大河镇王枫树人。 
     中央军委特科在它亮剑诛恶、扬威武汉三镇期间还破天荒地建立了我们党情报史上的第一个情报关系,他就是梅宝玑。

   李强曾在《我所了解的中央军委特科和中央特科》中说∶"当时,我们通过原北洋时期国会议员梅宝玑(梅龚彬的叔父、梅中林的父亲)搞日本方面的情报,我过几天去找他一次。"

   梅宝玑,字镜垣,1881年生、湖北黄梅人,早年求学于两湖总师范学堂,又赴日留学、受孙中山影响,有了民主革命思想。

    1908年,詹大悲创办《商务报》,广交反清义上,梅宝玑毛遂自荐,担任编撰。1911年,经孙武介绍,参加共进会,改任该会文书。同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总机关试制炸药,失手引发爆炸,俄国巡捕闻风而至,蜂拥而来,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湖广总督慌忙下令关闭四城,全城拉网式大维捕,梅宝玑侥幸逃脱,赶往武昌军事指挥部告急。起义军背水一战,兵分三路,于10月10日晚一举攻占总督署和毗邻的第八镇司令部、又逐次光复武昌汉阳、汉口,成立湖北军政府。

   湖北军政府下设稍查部,梅宝玑为八大总稽查之一。1912年2月,改任武昌电报局总理,兼都督府参议,受袁世凯授予的"勋五位"和黎元洪的赐匾,名列"不爱钱、不惜命"之首义之士。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底,全国进行国会选举,梅宝玑众望所归,高票当选众议院候补议员。翌年,湖北军政府向北京稽勋简公函685 名立功人员,梅宝玑又一枝独秀,为甲种第三名。

   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杨度、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严复六人联名组成"筹安会"、积极策动湖南、湖北、吉林、奉天(今辽宁)、安徽等省组织分会,狂热鼓吹君主立宪。梅宝玑亦一时糊涂,误上贼船,上书劝进,甚至预制袍笏,在北京《天民报》馆演习跪拜礼。

   1916年3月,袁世凯废除洪宪年号,复辟失败。梅宝玑铩羽南归,灰头土脸,饱受舆论指责。 

    痛定思痛,梅宝玑迷途知返,回到孙中山旗下。

    1918年,孙中山、廖仲恺等人南下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密令盛延祺去湖北荆州、襄阳策动第一师师长石星川、第九师师长黎天才反正,实行"荆襄自治",梅宝玑也奋袂而起,到鄂西组织队伍。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以广东、广西为基地,出兵湖南,势如破竹,连克平江、岳阳。再下汀泗、贺胜,顺利进占武汉,受到梅宝玑及战友的策应。 

   1927年4月,蒋介石搞"清党",宁汉分裂,梅宝玑站在汪精卫一边。同年夏,汪精卫跟着蒋介石搞"分共",梅宝现拍案怒起,挂印而去。隐居不仕,设馆招徒。

    林成西、许蓉生在《中共中央特科》(1996)中说。"梅宝玑混迹官场多年,消息十分灵通。特务科与他结识后,按月向他提供津贴,他则尽量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及时转达特务科的联络人员。"

   我想说,林成西,许蓉生把"不爱钱。不惜命"的梅宝现写成唯利是图的情报贩子是错误的。

    梅宝玑正直、豪放,自有风骨。他不是因为中央军委特科“按月向他提供津贴"而"尽量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及时转达特务科的联络人员。”在谍报战中,多的是一手接钱、一手交情报的线人,如电视连续剧《潜伏》里的晚秋丈夫谢若林。谢若林信仰生存主义,而不是什么三民主义或者共产主义。谢若林的名言是∶"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活过来我们可以继续交易,只要价钱公道。"梅宝玑却绝对不是那种见钱眼开、一身铜臭味的逐利之徒。他跟中央军委特科建立情报关系的前提是他强烈不满蒋、汪之流的"反共"政策。他有他的是非标准。他是我们党的同路人。

作者简介:叶孝慎,1949年生,浙江鄞县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萌芽》杂志编辑、《电视·电影·文学》杂志编委、编辑部副主任、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咨询研究创作中心主任、总编辑。现任上海图书公司《博古》编辑部执行总编。又系上海浦东新区政协一届、二届、三届委员、学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电影文学学会,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加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