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田家族网上纪念馆
 
梅雨田
1817-01-01 ~ 1893-01-01
 
到访:37209  墓地祭奠:36   留言:1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叶挺与共产党人梅龚彬(上)
18271093※※※  2021/8/12 18:37:00  浏览:185

    
     

                    叶挺与共产党人梅龚彬(上)
     

    梅龚彬(1901—1975),湖北黄梅人,出身书香门第系清同治元年进士梅雨田之曾孙。在武昌启黄中学求学期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毕业后考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1923年在同文书院加入国民党,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2月,在上海沪西工人罢工斗争中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成为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战士。梅龚彬这种先加入国民党再加入共产党的经历与叶挺倒是相同的,只是叶挺加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时间都要早于梅龚彬。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后,党组织考虑到梅龚彬是湖北人,武汉又特别需要干部,于是同意他到武汉工作的要求,1927年初梅龚彬偕同新婚妻子离开上海赶赴武汉。1927年3月20日,梅龚彬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上校政治部主任。

   众所周知,第四军是北伐战争时期遐迩闻名的“铁军”,由粤军第一师改编而成,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达,政治部主任麦朝枢,其第十一、十三师留守广州,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鼐,下辖蔡廷锴的二十八团、孙绳的二十九团、戴戟的三十团)、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副师长朱晖日,下辖三十四团,1926年6月前团长为叶挺,后三十四团改编为独立团先期参加北伐,三十四团重建,团长为许志锐;缪培南三十五团、黄琪翔三十六团)及叶挺独立团由副军长陈可钰指挥开往前线。之所以说了这么多的人名,是因为他们中大多数日后与叶挺、梅龚彬都有关系。二次北伐开始前,国民政府对部队进行扩充整编,第十师编入新成立的第十一军,第四军则由第十二师、二十五师组成,十二师师长黄琪翔,二十五师师长叶挺,此时梅龚彬到第四军第十二师任职,算是与叶挺有了交集的基础。
    果然,几个月后,南昌起义爆发,1927年8月3日,梅龚彬和郭沫若、李一氓、阳翰生等人离开九江,4日傍晚赶到南昌参加起义军,编入第十一军任二四师七一团指导员(即团政委)。 此时十一军军长正是叶挺,从此时开始,梅龚彬成为叶挺真正的下级。此后,梅龚彬率七一团跟随叶挺南下,经历会昌、汤坑等战役,在流沙部队被打散,随之两人都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从汕头分别坐船撤退到香港,10月,又分别从香港赴上海向中央报告。12月,听从党中央安排叶挺赴广州领导广州起义,梅龚彬则奔浙江组织暴动。

  共同参加福建事变的运作

   叶挺与梅龚彬再次见面已经是五年以后了。1928年8月,梅龚彬赴东京与日本共产党接头时被捕,在日本关了一年多。1931年7月回到上海,由于刚从日本牢中出来,又离开上海两年了,事实上已经漂白了身份,于是组织上就将其转为秘密党员,要他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接触国民党上层人士,进行统战工作,由潘汉年单线联系领导,不过组织生活。

   这样,梅龚彬在上海明面上就是大学教授、作家,灰色文化人,尽管他个子矮点,但风流倜傥,服装整洁,头发整齐光亮,清瘦的脸上戴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为人敦厚,深沉,诙谐,做事谨慎,行侠仗义,见义勇为,肯帮衬,善守秘密,因而交游甚广,人缘很好,很快就结交了一批大人物,特别是在日本结交的神州国光社(由陈铭枢集资收购,实际控制)的进步文人王礼锡和胡秋原,则直接让他进入神州国光社并深度介入了福建事变。

   梅龚彬从日本一回国就加入到神州国光社工作,开始是一个撰稿人,但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神州国光社总编辑王礼锡常找梅龚彬商讨问题,在政治上为陈铭枢讨主意对付蒋介石。于是梅龚彬即按照组织意图通过神州国光社了解十九路军的动态,争取十九路军爱国将领们反蒋抗日。蒋介石强迫十九路军南下福建后,十九路军与蒋介石的矛盾激化,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等酝酿军事反蒋。十九路军离开上海前,梅龚彬安排蔡廷锴的代表十九路军秘书长徐名鸿会见了潘汉年,为双方以后的合作留下了一条联络的通道。

    陈铭枢出国前则由王礼锡陪同专门到上海会见梅龚彬告以军事反蒋计划,要求梅龚彬帮助训练十九路军干部。1933年5月陈铭枢从欧洲回国到达香港,感到十九路军在福建处境的困难,就立即约梅龚彬来港长谈,告诉他准备利用当时业已形成的粤、桂、闽三省联盟,以西南执委会与执行部两机构为基础,拥护胡汉民与陈济棠,以十九路军为核心,建立新的政党,联合共产党,发动民众,实现酝酿很久的政治路线。如胡汉民陈济棠不愿干,就请李济深出来领导,哪怕仅有十九路军,也要孤军奋战到底。
    梅龚彬认为:红军是咫尺近邻,时间那么紧迫,无论粤桂参加与否,都应首先考虑联合红军。陈铭枢对此意见表示完全赞同。两人商定之后,就去见李济深,李济深完全赞同他们的方案,随即派出朱蕴山到上海与中共联络。不得要领后,又让梅龚彬到上海去找共产党联系,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于是蒋光鼐、蔡廷锴又派人直接到中央苏区与共产党取得了联系,潘汉年和张云逸分别作为政治和军事联络员进驻福州。

   与梅龚彬分别后,叶挺领导了广州起义,随后流亡海外,因日本侵华,叶挺坐不住了,便在淞沪抗战后回国,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领导人李济深(军长)、陈铭枢(第十师师长)、蒋光鼐(十师副师长)、蔡廷锴(十师二十八团团长),与第三党的领导黄琪翔、麦朝枢(也是老四军的朋友)、章伯钧、郭冠杰、彭泽民 、陈友仁、徐谦等谋划反蒋的福建事变时,自然想到叶挺,因他与这些策划事变的头面人物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本人就是四军中人,与第三党的主要策划者更是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不仅早就共同进行了组建第三党的谋划,更是与现任领导黄琪翔有着在北伐战争中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所以叶挺参加福建事变是水到渠成的事。

  1933年11月上旬叶挺到福州,担任军事顾问,住在蒋光鼐家帮助策划福建事变。蒋光鼐请他来福建本来是想请他公开参加筹备活动的,但许多人认为叶挺共产党的色彩太浓,表示反对。十九路军派到红军中去的代表是参谋处长尹时中,尹时中曾建议改派叶挺前去,叶挺和朱德及其他红军将领相熟,红军中又有不少第四军中的旧相识,但有人就是认为叶挺的名气太大,不易公开出头露面,他又没在十九路军中任过职,不好作为十九路军的代表,此事只好作罢。所以叶挺在事变并没有多少公开的活动,他和参与谋划事变的梅龚彬一样,都是幕后操纵者,一个参赞军事,一个顾问政治。两个南昌起义时的战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又走到一起了,当然梅龚彬的共产党员身份他是一清二楚的,他对共产党的态度梅龚彬也了然于胸。

    1933年11月24日生产人民党正式成立,发起人包括陈铭枢等福建事变发起人共27人, 党员200多人,叶挺名列其中。叶挺是由李章达、陈公培介绍参加生产人民党的。但对成立生产人民党,梅龚彬并不赞成,认为策略错误,丢掉国民党旗帜,也丢掉了国民党内的反蒋人士,福建人民政府不免限入孤立,因组织指示不宜与事变领导人产生过大的分歧,所以梅龚彬没有反对成立这个政党。1934年1月福建事变失败后,生产人民党转移到香港,不久就自行解体,存在时间总共不到两个月。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局局长,方志办主任)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