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对我的关爱,从很早便开始了。在我记事前,听母亲后来的忆述,便常蒙外公恩泽。当时生产过后的母亲身体虚弱,外公便守在隔壁房间,随时待命,不舍昼夜。已过六旬的老人,舍弃本来稳定的休息时间而照顾婴儿,就算我记忆里没有外公当时的身影,听母亲说来,也能感觉到外公的守护。
我稍长之后,外公便担起了接送我上下幼儿园的重任。他从不对哭闹与无休止发问的我感到烦厌,只是笑着解答我的各种疑问。在上下学的公交车上,我坐在他的腿上,他把我抱在怀里,看着远山,看着朝日,看着车水马龙,一字一句摇头晃脑教我读诗。那时的他,最喜欢读的便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祖孙俩坐着同一个位子,外孙儿咿咿呀呀的模仿他的读音,老人不厌其烦的纠正发音,解释着一字一句的意思。后来,外公更是把他对各种棋类的爱好悉数传授予我,可以说,在父亲离乡打拼,母亲每日工作的年岁里,外公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他点亮了我的兴趣与爱好。
再后来,我逐渐长成一个少年,外公与我一起游历过许多河山,甚至远渡重洋。此时的外公,年逾古稀,但气劲丝毫不堕。年轻时的乒乓健将,仍能顶着满头华发杀败无数年轻俊彦,也能在棋盘上以中炮盘头马,大刀阔斧,杀得孙辈束手无策,推枰认负。平时比我还像个年轻人,渴望着学习新鲜事物,旅游时四处积极的打卡。父母当时开玩笑说,年龄虽已七十二,心境直似二十七。我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他也都能用他数十年的经验为我排忧解难,虽因个性而少展露热情,但一举一动仍是透着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般令我每日都如沐春风。
就我眼中了解的外公,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无私奉献,先人后己。年轻时的外公肩宽似海,承担他的弟弟妹妹的生活;年老时的外公,又把爱的光辉洒给孙辈。他平生简朴,吃穿都不讲究。我每每注意到,无论吃什么,外公的碗永远是最干净的,不曾出现一粒剩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曾想到,如此充满活力与人为善的外公,竟会罹患癌症。后来,外公的身体不再如以前那般挥斥方遒,但他心境如水,学习陶渊明,手持鹅毛扇,看着窗外霭霭停云,濛濛时雨,看着窗外与楼齐高的莲花山,仍然吟咏着心爱的《独坐敬亭山》。那种乐天知命,悠然自得,闲饮东窗的气度,是我在任何一个身患绝症的人身上都不曾见过的。他也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回忆过往,回忆江苏的小桥流水与风帘翠幕。在他眼中,似乎无论发生什么,前途都是坦荡的,正如他光明磊落的一生。
外公向来喜欢晚辈,从我小时候悉心教诲便可得见。患癌后的时光,他最高兴的日子便是外孙们自港至深探望的时候,尤其是刚好有大闸蟹的季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少长咸集,他在饭桌上一边开怀大笑,一边腾出空,向外孙们展示他吃蟹的绝活,酣畅淋漓,陶然忘机,眉边绽放着岁月的痕迹,嘴角流淌着沧桑的喜悦。晚辈们也喜欢外公。外公和蔼可亲,学识渊博,孙辈们在外公的启蒙下钻研象棋,并常与外公厮杀,我也是在外公的启发下对文学产生的兴趣,以至于我已经忘却了幼儿园的同学,却仍记得外公所教那首《独坐敬亭山》。
曾以为,相看两不厌,是指山势瑰伟,故而可以不厌。直到后来每次看见外公摇着羽扇坐在摇椅上的模样,才觉外公可能就是那独去闲的孤云,在他的努力 下,家族开枝散叶,再也不是当年那副需要辍学供弟妹读书的境况了,后辈如众鸟一般,高飞展翅,翱翔九天,欣慰的他才怀着功成身退的态度,看山不厌,或许这也是他无所畏惧无所担忧的原因吧。
终究,闲适的孤云将化作绵绵细雨,滋润广袤的大地。再美好的瞬间,也将化作回忆的苦酒。斯人已逝,留给我的,只有那个纠正我发音的老人,那个点亮我爱好的老人,那个宽厚慈祥的老人,那个从摇椅上转头对我一笑的老人,我在回忆里抚摸着他的音容笑貌,呼唤着对他的戏称。但始终千唤不一回,他始终没走向我,哪怕是在梦里。
呜呼!世上多相看不厌之景,难见相看不厌之人。外公驾鹤归去,世上又少一与我相看不厌之人矣!再也没有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在我面前吟出那一首《独坐敬亭山》,再也没有人能在我眼前,转瞬就把大闸蟹啃得干干净净,又带着笑意,帮我剥下蟹壳,挑出蟹肉,再也没有一声在我打开门那一刻亲切的呼唤,再也没有一曲我儿时那般中夜起身将我哄下的歌谣。
光阴无情地走得,但上次见面还是悠然自得的外公,已成了壁上无情的画像。我知道,他一定驾鹤直上九霄,在我前进的时候默默注视着我,我也当在行进途中回首望去,望见天上星汉迢迢,看见朝我闪烁的明星,那是外公对我的牵挂,也是我对外公的思念。那一刻,百鸟必然静默地散去,天上的孤云也四顾无言,只剩下我和天上的外公,相看两不厌。
但愿那一刻,我耳边能传来熟悉的,平静悠远的,历尽沧桑的,温厚殷切的,一阙《独坐敬亭山》。
(外孙: 敬倫,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