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上午9时55分恩师许志方教授辞世。
许老师住院时我和师弟孔祥元老师几次去看望,每次都看到老师精神很好、思维清晰,很有兴致问一些往事。8日和孔老师再去探望,许老师还问起一些关心的事情,没想到几日之后老师溘然辞世,匆匆赶到老师的病房,心生无限悲伤。
许老师是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留校工作之后,跟随许老师三十余年,回想往事仍历历在目。
师从许老师是我人生之幸。记得上大学时,部分同学因为对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名称存在误解而有些专业情绪。但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我校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几位专家大部分都是农水专业的,其中包括许志方教授。一些同学受名师的感召,才安下心来努力学习,立志要做许老师那样的农水专家。当时的研究生是按导师招生的,快毕业那年,查阅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现许老师只招收1名研究生,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报考了许老师,并很荣幸地成为许老师的学生,在当年的本科毕业设计中也选择许老师作为导师。许老师时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院长,公务繁忙,但他仍然抽出时间把我叫到办公室,拟定“韶山灌区灌溉效益计算”毕业设计题目,提供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材料,安排毕业设计进度,并亲自带我到韶山灌区调研,与灌区管理人员交流并进一步收集毕业设计资料。在毕业设计期间,每周都要询问毕业设计进展,进行指导和答疑。在许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毕业设计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许老师言传身教,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记得在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在去韶山灌区的火车上,许老师问起我的英语能力,并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和做法:许老师常听英语广播,还经常去武汉大学的英语之角,与外语学院的师生交流,与英语老师交朋友,他还推荐一位1949年前从小在教会英语环境长大的英语老师,让我在英语之角开放期间找他练习口语。在许老师的影响下,研究生期间我的英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后来顺利通过出国英语水平考试奠定了基础。
许老师宽以待人,对年轻人充满关爱,给人以信心和希望。在我刚刚毕业留校时,跟随许老师担任《水利工程经济学》的助教。有一次许老师让我挑选对该课程最为熟悉内容试讲1节课,我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是第一次讲课,似乎除了照本宣科以外,离开了讲稿就难以展开也很拘谨,一节课下来满头大汗。许老师坐在台下认真地听,下课前许老师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小王第一次讲课能这样就很不错了,你们如果上台讲的话估计不一定有多少同学比他强。他的这番话很多同学点头赞同,让我紧张的心情得以舒缓,也对后期的讲课怀有信心。下课后许老师还让我留在教室,对黑板板书内容的布局,哪些需要整堂课保留、哪些讲完即可擦去,以及如何做到不念讲稿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些讲课的方法伴随我的整个授课生涯。
许老师注重从实践中提炼科技问题,重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我研究生期间,田间试验在当时的阳新灌溉试验站开展,当时的阳新灌溉试验站刚刚建站,许多设施不全,许老师亲自带队和茆智老师以及李远华老师一起赴阳新试验站,与当地的试验人员一起进行试验设施的布局和试验方案的设计。2005年,湖北省水利厅发布“湖北平原湖区涝渍灾害控制标准与治理措施”的重大水利科技招标研究课题,以解决湖北平原湖区面临的涝渍灾害理论与技术问题,80高龄的许老师亲自挂帅,联合多家单位承担了该项研究课题,并不辞辛劳到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流域考察湖区的治理经验,还率领研究团队赴四湖流域考察调研,查看闸站沟道状况、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收集基本资料。许老师求真务实、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给研究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感动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成员,使该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许老师生活简朴、淡薄名利。八、九十年代研究经费不充裕,当时和许老师一起出差,需要凭介绍信住在联系单位的招待所,无论是县城还是试验站,他对住房条件从不提什么要求。在他70岁和80岁生日时,我们几个师兄弟想给他开个生日庆祝会,他婉言谢绝;我们想发表生日祝福的文章,也被婉拒。记得80岁时,他曾风趣地说,“你们不要到处声张我的生日,我还想和年轻一辈平等交流,不想被人当做七老八十了”。
许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平易近人的品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我们后辈做人做事的典范。
永远怀念许老师!
愿恩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