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刘若庄先生最后一课 笑微 2020.11.14
北京师大化学系58届毕业生 2020/11/14 17:25:00 浏览:197
那是2008年9月1日,经历了高中三年的披荆斩棘,我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象牙塔—大学。
告别了高中繁重的学业,我怀着一颗无比轻松的心情来到了美丽的大学校园。它就像一座华丽的迷宫,我一路迷茫问到化院,居然还是第一个到的。没有迟到,心中窃喜。
那天是个晴天,早晨8:00阳光明媚,进入的1号楼大教室,我有些意外。没有电视剧本里的先进设备和高级座椅,诺大的教室仿佛被岁月尘封,还保留着八十年代的陈设风格。
开学第一课,同学们睡眼惺忪,陆陆续续带着豆浆等早点齐坐一堂。叽叽喳喳地聊个没完,气氛十分欢腾。叮叮叮,上课了,教室里面鸦雀无声。门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位老师慈祥的面容,而是一个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屁股。只见一群院里的老师小心翼翼地护送着一位老人站上讲台。他,就是刘若庄先生。他一身衣着朴素,身上散发着宁静而清新的气质。
记得当时先生杵着一根拐杖,颤巍巍地给我们讲了一个多小时。从他儿时的艰苦岁月,谈到人生理想。从苦中作乐,谈到人生的真谛。由于年事已高,授课期间,他几度哽咽。但每当台下的老师企图上台中途终止时,他都淡淡的挥手示意,表示我可以。先生有些话比较含糊,我听不太清,但他几度强调的内容却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里: 1.一定要吃苦学习,吃苦才是人生的真谛。 2.要具备坚毅的品质,做好人生每个阶段吃苦的准备,因为这就是生活的规律。 3.要给自己做好短期、中期个长期的计划。 最后祝愿我们学业有成,健康快乐。
一席钟了,老师们前前后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孱弱的背影离开了1号教室。留下来的一位男老师,深情地目送先生离场,恋恋不舍地感叹了一声:“唉,这很可能是先生最后一堂课了!”自那以后,我在化院天马行空,却再也没有见过他。
2014年,回母校进修时,研究生宿舍对面的一排专栏张贴了北师大现任国宝级院士的照片和简介。突然很想他,我放弃了吃饭的大军,驻足下来像个疯子一样到处找他的名字,看见了方维海和刘若庄的名字,莫名的放下心来,两行热泪已倾泻而下。
先生,我只有一面之缘,但直到知先生的仙逝,我才对他略微有所了解。岁月留痕,润物无声。经历了世界战争、三年饥荒、十年文革的动荡岁月,他依然能够秉持心中的信念,掠过浮华陋室明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坚持读书。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这种老一辈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继承。
愿天堂的可爱老师们幸福安康。既然人生的真谛是吃苦,那么我定要将这杯苦酒一饮而下,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当催化剂,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酝酿出十里飘香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