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高振宗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高振宗
1947-08-03 ~ 2019-03-14
 
到访:48970  墓地祭奠:156   留言:1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随笔:怀念张玉峰老师
君子  2023/1/10 14:51:00  浏览:137

这几天在娘家伺候母亲,昨夜无意中惊悉父亲的恩师张玉峰老先生仙逝,心中难过,那最后一面记忆犹新。
那是父亲葬礼的日子,临近中午,从门外走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胖乎乎的,步履蹒跚,头顶光秃秃的,四周不多的几根长发都白了,无力地垂着。
我一下子没认出来。
老人一进门,大喊:振宗,我来看你了,你怎么比我走得还早啊……说着,抚棺大哭。
老人念叨着:我是你老师,他们不让我来,不来怎么行呢,我得来送送你啊,我一定得送你,我都八十多了,你怎么比我走得还早啊……
老人越说越难过,我痛得不能自已,跪在灵前,泪流满面。
有管事的赶紧上前,搀扶老人。老人不肯走,抚摸着冰冷的冰棺,仿佛抚摸着父亲的身体,大家再三劝慰,用力才把他拉走了。
后来,我听说是张玉峰老师。
张玉峰老师,我和他没说过一句话,但却是熟悉的,不光我熟悉,大凡武强县人,没有不知道他的。
张玉峰老师,是教育界前辈,武中老体育老师。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武强县体育场就开始跳广场舞了,最初零零落落几个人,后来成群结队,多至几百人。每天晚上,人们早早来到体育场,音乐一起,先是广场舞,大爷大妈,姑娘媳妇都纷纷下舞池,小孩子都会蹦跶。接着是交谊舞,一对对的,翩然若蝶。
放配乐的就是张玉峰老师,张玉峰老师就是发起人。
那时候,每天的晚饭后,总是看到一位老人,骑着三轮,载着硕大的音箱设备,奋力地蹬着。一年四季,像钟表一样准时,除雨雪天气,场场不落。
二十多年前,我带着年幼的孩子,也常常到体育场。跑道上是散步的人流,西北角是篮球场,篮球场南面就是人们跳舞的空旷场地。打篮球的,跳舞的,各得其乐,互不干扰。
我和孩子常常加入到欢快的人流,跳到一身透汗,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那段时间,晚上跳舞,成了我和孩子的期盼,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于是我便每天见到张玉峰老师,自己一人在那里扯线、安装,忙上忙下,有时也有人主动帮他。
后来我听说,这些设备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他也不是政府安排的工作人员,他纯属义务为大家服务。
任何困难,都是他自己想法解决。
年轻的我不理解:他图个啥?
几年后,这片空旷的城中地成了风水宝地,被房地产开发商盯上了,要盖楼。这还了得!听说张老师气愤不已,奔波有关部门,不惧权威,据理力争,坚决不让。
最终,体育场得以保全。
人们依旧在那里跳舞,运动,张老师也依旧守时守约。
听母亲讲,她和父亲晚饭后散步,常常碰到张老师,师生聊三五句,就各走各的。
定居深州后,多年已未见张老师,没想到老得已经认不出他,过后我常为自己的眼拙而自责。
看到张老师如此器重我父亲,深受感动。舔犊情深,父亲在古稀的年龄,仍有这样的老师疼爱,这是父亲的幸福。
我不是很了解张老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理解了张老师的做法,他一心为群众服务,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是不可多得的高尚品质,是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这样的好人谁不怀念呢。
在这场疫情浩劫里,张老师没挺过来,是很悲痛的事。这些日子,接二连三有老人亡故,使人心情非常压抑。老人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丢失我们的财富。
愿张老师天堂安好!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