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说的很正确或近乎于真理,但是对方却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引起抵触和抗拒,于是我们生气了愤怒了。这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情景。
对此父亲是这样的观点: 一是对方是否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这些问题?是否愿意改变? 二是要把握说话的时机和火候。有时候时机火候不到就事与愿违。 第三要衡量一下自己,你说的话他是否愿意听?你的说服能力是否能够影响他?否则的话那只能是自寻烦恼。
父亲的这些观点使我联想到外科大夫和病人。第一假如你遇到的病人拒绝治疗、拒绝配合,你就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实施手术。第二病人病情的程度达不到实施手术的要求也不能强行手术。第三大夫要有自知之明,或者说你是否具备医疗资格。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你贸然出手就是在拿对方的性命开玩笑、当试验品。面对一个病人人们大多都能遵循这种科学的规律,不会做出这种傻事。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他人或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却不能遵循这些起码的规律。
在此,请大家谨记这以下这三个天条。一与人沟通的天条: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二教育者的天条: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他人做事的动机。第三做事成功的天条:要想事情变好,我自己必须先变好。父亲虽然没有学过这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但在生活中却很好地践行了这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