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刘树勋 郑维蓉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刘树勋
1902 ~ 1986
  郑维蓉
1901 ~ 1986
 
到访:22771  墓地祭奠:27   留言:1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从兰州建设,看全国的大好形势
老夫孓  2020/4/29 12:20:00  浏览:186

从兰州建设,看全国的大好形势
——兰州之行情况汇报
一、临去兰州之前
听说西北地区公路桥梁技术经验交流会在甘肃召开,院核心领导小组让我和五系张继尧、姚代禄两同志去参加会议。我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我以前没有去过甘肃,只是从小学地理课本里知道一点轮廓。记得是:甘肃地处西北高原,干寒、缺水、风沙很大,还有一个印象是:兰州也和西北其它地区差不多,“中午炎热、夜间很冷”,“朝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因此,这次去,有些同志为我担心,怕我年老体弱吃不消。我年龄是大了一点,身体也不特别好,但是,我想:坐直达火车,过两夜就到达,一路上还有两位壮健的同志照顾。而且那里也有老年人。如果说连火车、开会、听报告都办不到,活着就没有多少用处了。再说在专我也不能保证我的身体不会出问题,出去也可以锻炼锻炼,更重要的是年纪虽然大了,学习还是不能放松。这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还是决定去。为了当心起见,就到南工医院诊查,幸而血压不高,于是决定买了10月5日的火车票,于5日下午5点半起程。一夜过去,白日一在早 就起来了,坐在窗前要看看过去一直想着的西北黄土高原。
二、我的感受
过开封到西安,看到的除了林立的烟筒和大片的厂房,就是整齐的农田,绿油油的树木和尚未收完的晚秋作物,沿途一派丰收景象,景色喜人,与江苏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在土坡下看到一些窑洞。接近宝鸡,火车进入山区,隧道增多了,有时一连串几个洞靠在一起,出一个洞,又进一个洞,一转眼又是一个洞。忆经进入甘肃了。
一夜好睡,天方亮又起来了。看到陡削的山,有的是岩石,有的是风化的土,土坡一般约在1:0.5到1:1.山的上层土色多数是白的,稍微有点灰黄,下层是红紫色的,再下就是风化岩树木不多也是绿油油的。小灌木和野草、蒿子丛生,认不出是什么名称。
有时发现高山上一片棉白,原来是大群棉羊,有如天空飘动的白云。山脚上梯田层层直上山腰。山上山下洞口罗列,我想那有这么多窑洞啊!后来一问格知道,有些是天然洞,有些是牧羊人挖的避风洞,有些是取砂石留下的洞,等等,等等。当时意识到这个地方太好了,山山相连,满山是洞,这是大西北的万里长城。
接近兰州时,火车有时离黄河不远,沿河岸前进,看到水流很急,波涛翻滚,一片碧绿。不对啊!按我的想法,黄河的水应该是黄的。为了证实我的眼力,在参观刘家峡水电站和焦家川黄河大桥时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