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童竞亚教授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童竞亚教授
1928-12-25 ~ 2020-04-11
 
到访:9647  墓地祭奠:0   留言:9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怀念童竞亚老师
77级一班 陈修明  2020/4/18 19:25:00  浏览:222

        今天听说大学时的微生物老师童竞亚去世了,享年92岁。不禁回想起与童老师相处过的时光——那是1979年上半年,我们开始上微生物学,这是我们为期三年的大学课程中最后的几门基础课之一。
        此前,在校园里见过童老师,只知道她是解剖学教研组组长张启兴老师的夫人,因为,常在傍晚见到他们伉俪在校园里散步。童老师那时刚过五十,剪着短发,清癯瘦削,端庄简朴,苍白单薄的身态似乎有点弱不经风,但任何时候都腰板挺直,衣着精干,虽不苟言语,但圆圆的脸庞总是微带笑意。不经意间,你就会对她的那种知性的仪态,产生一种下意识的尊敬和亲切。但是,我的解剖任课老师是唐兰茂先生,与张老师不熟,所以,每次在校园里遇见童老师与张老师,也只是执弟子礼如仪。
        而童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就让我惊艳和钦佩,不是因为她的悦耳晓畅的语调,不是因为标准的普通话,也不是因为她在课堂上一改平日里的安静平和而变得英姿勃发言语犀利的神态,而是她讲的每一句话从不拖泥带水,阐述的每个要点都有清晰的逻辑,对于学习微生物学的要求更是讲得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彻底让我心悦诚服——说实在的,进赣南医专时,我已经31岁了,在那大风大浪的十几年里,我见过听过接触过的诸般人物,也有成百上千,但那一刻,我知道我有了又一位可以学到真知实学,值得我终生敬仰的良师。
我的判断真没错,童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我最全神贯注兴趣盎然的学习时间,无论是她娓娓道来的关于微生物学的大框架、全系统,以及具体涉及的每一种微生物的细节的知识,都毫无遗漏的拷贝到了我的记忆细胞里,在清晰的理解下,演变成自己的学识。尤其是在讲述免疫学时,童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了解最新的免疫科学的进展,没有用那本知识陈旧的教科书照本宣科,而是自己整理了资料,并亲手用文字、图表、示意图绘制成教材讲义,再用大张的白纸誊制出来,每次她都会抱着这一大卷的讲义来课堂,把它悬挂在讲台前的木架上,一张一张的讲,一张一张的翻页,一张一张的释疑解惑。大量的新知识滔滔不绝地涌来,我一边竖起耳朵听,瞪大眼睛看,一边马不停蹄地抄写笔记,唯恐漏了一句话,少了一个图例。记得有几次,童老师显然讲得太耗精力,轻轻地倚着墙,垂下手里的教鞭,歇一口气。这时我就会定定的注视着她,心里涌起一股感动的酸楚和由衷的敬意。
       我自忖,在大学的课程里,童老师的这门课是我学得最认真、最扎实、最开心、最有获益的一门课。
        我曾经几次在课余时间找童老师请教,她不但总能给满意的答复,而且,还会给我推荐一些可以去阅读的资料,使我受益匪浅。
        童老师的课很快就讲完了,我也以很不错的考分结束了微生物学的课程,但受童老师的启发和激励的严谨认真格致究理的学习精神,终生受用。
        童老师在母校坚守教学科研岗位,可谓鞠躬尽瘁,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她发表了许多科研论文,更培养了母校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传递给了每一个受教于她的人一种严谨治学敬业精业的知识分子的操守。我们每一个听过她讲课的赣医学子,无不敬重她、怀念她,她使我们明白,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一个几十年在讲台上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知识女性,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和伟人,被长久的怀念,被真诚的敬仰。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