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怀念邬现英
  查看图片
邬现英
1926-01-08 ~ 2013-06-11
 
到访:10091  墓地祭奠:12   留言:7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家的延续
仰望天堂  2020/4/4 17:13:00  浏览:234

七夕是个浪漫的节日,鹊桥上的一年一会,金风玉露的相逢,那牛郎织女的甜言蜜语就随着风儿漏到了这凡世间,飘到了葡萄架下偷听的小孩儿的耳朵里。

深蓝的夜空下星海皓瀚,在一个幽静的农村小院子里,葡萄架下真有一个小孩儿在准备偷听听天上这对情人的讲话,只见他屏住了呼吸,耳朵伸的能够着葡萄了,可是还是什么也没听到,那个在葡萄架下眼睛忽闪忽闪的小孩子就是我。于是我就问旁边摇着蒲扇的姥姥,姥姥望着天上的星星,说是可能是因为蛐蛐的叫声打扰了人家牛郎织女的相会。果不其然,那个恼人的蛐蛐又在草丛里不合时宜的叫了起来,于是我就一直对院子里的蛐蛐怀恨在心,决心在下一个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里把他们彻底撵出这个院子。

七夕的第二天我会起的很早,去村子里前边的树林里,望着树上照样叽叽喳喳叫着的喜鹊,在想它们昨天晚上是否忠于职守去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或者说喜鹊是不是也偷听到了他们俩的谈话,正骄傲的叽叽喳喳的在交流着,而不屑一顾我这个站在地上的小孩子。就这么一年又一年,总是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原因,没有偷偷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要么是下雨、要么是邻居家的狗叫声打扰了葡萄架下的幽静。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姥姥慢慢变老了。葡萄架也老了,换成了一棵樱桃树,我的这个愿望也一直没有实现。

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是姥姥讲给我听的,也是姥姥给我讲的诸多故事们之一。姥姥爱听书,从年轻时喜欢去赶大集听说书的,到后来收音机里的一个又一个说书的故事,我也是跟着姥姥百听不厌,每次听到大草包程咬金耍三板斧的时候,我都要拿个院子里劈柴的斧子比划一番,惹得姥姥大笑。    

不管是课外读物里的,还是夏天蒲扇低下姥姥讲的,这些故事都慢慢的铺成了人生的整个记忆,那故事里的人物性格都深深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包括姥姥姥爷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我只知道一点点,那是1947年,村子里来了运动,平静的村庄里开始了一场场越来越激烈的批斗,年轻的姥爷姥姥开始在这紧张的气氛里惴惴不安起来,善良的他们见不得那种场面,姥爷就报名“出夫”参加了淮海战役,有位元帅说过“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那推小车就是当时“出夫”的一种。

但是姥爷没有推小车,是当时部队里的通讯员,由于姥爷的机智勇敢,多次出色的完成任务,进而受到表彰当了部队领导的勤务兵。随着战役的结束,部队开始南下,领导要姥爷跟他一起去,说革命很快就会胜利。姥爷问南下了那还能再回到老家吗,部队领导说不一定。姥爷思索良久,望了望老家的方向,还有村子里的姥姥,于是他放弃了这一辈子唯一可能走出村庄的机会,又回到了姥姥的身边,回到了那个已经平静的小村子里。

就这样,慢慢就有了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开始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等到有了我们这一群小辈的时候,姥姥已是满头白发,她的眼睛也开始花了,只能伺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姥爷也没有力气伺候他的农田了,开始抽起了他的旱烟袋。

等到我们开始考学走出乡村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姥姥病了,身体的左边开始不能动了。虽然有时候举着拐杖可以勉强自己走路,但是每走一步都很费劲,姥姥是痛苦的,但是姥姥又是幸福的。自从她生病以来,好出门遛弯的姥爷开始学会了在家做饭,学会了熬粥煮菜,开始研究让姥姥方便行走的种种法子。就这样姥爷离开了村里他们那群老哥们,开始当起了姥姥不能运动的身体的另一半。这一当就是十几年,十几年一天不落的伺候着姥姥,从来没有任何一句怨言,也从来没有让儿女们来替他照顾一天。直到有一天姥姥平静的离我们而去,面对着那平时坐着姥姥的那空空的轮椅,不知道姥爷如何一个人独自守在这个曾经姥姥精心打理过的院子。

随着时间的平复,院子里的绣球花在姥爷的照料下今年开的异常美丽,姥爷说他都是按照着以前姥姥教的经验,来照料这些花的。

葡萄架下的年幼的我没有听到天上的爱情故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发觉得,其实世间所谓的爱情,或许就存在哪平平凡凡的相守中,就像我的姥姥姥爷。

当我们这些散落在各个城市里的小孩子们,都已经逐渐成家立业,虽然已经远离了那个我们老家,但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姥姥姥爷,同样会给自己的小孩子们讲那些故事,那些姥姥讲过的故事、姥姥姥爷的故事,这也许才是家的真正延续。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