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先父入王林村小学读书,同年,先母也在外祖家泊儿庄入小学读书,1955年入孟村县高小读书。1957年,先父母一同入孟村县工业大学读书,学习工业技术,1958年12月先父母一起被分配至县机铁厂(即后来的县机械厂)参加工作,先父母于1961年结婚。先父先后在孟村机械厂、农机修造厂、化肥厂、电焊网厂等企业工作,曾从事钳工、白铁工、自行车修理工,任孟村县农机修造厂绘图技术员、翻砂车间主任;1977年,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筹建孟村县化肥厂;1985年,任孟村县电焊网长技术副厂长;1988年,当选为孟村县第九届人大代表;1995年退休回王林村定居。由于自然灾害之故,加之于1963年6月14日(农历闰后四月二十三日)生下不才长子,先母则回王林村做家庭主妇,兼务农。
先父生于农村,上有一兄两姐,下有两弟一妹,先曾祖父乃村中私塾先生,先曾祖母乃盐山县崔庄王姓大家闺秀,记得小时候,家中也曾藏有多部史书、列传,先曾祖写得一手好字,留有许多手抄范本在世。儿时常常流连于先祖父的居室,也曾和先祖父同居一室,先祖父常常手不释书,斜躺在土炕上,忘情于笔墨之中。说来,自先曾祖始,也为书香门第。先父在家中男丁中行二,自小也是常为家境拼搏,即便是在县工厂里做了工人,工余之时,由于母亲在王林定居,便常常回家,操持农活,便也练就了一手在行的农家活计。先母也是生在农村,有两兄一姐,在家行小,外祖生性耿直,大公无私,是中共地下党员,为保守党的秘密,也曾遭受强灌辣椒水等非人折磨而宁不折腰。小时候我们常住外祖家,外祖看守村里唯一的果园,常常告诫我们,村里的果子不能随便就吃,要吃也只能吃风吹雨打落在地上的“落果”;外祖家家境较为殷实,先母也就能入村里的小学读书。先母长先父三岁,农家有句俗语“女大三抱金砖”,我们全家和睦相处,忠厚传家,长幼之间敬爱有加,是否应了此言,倒未可知。
先父退休回村后,和先母一起收拾几亩庄稼地,倒也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4月,在北京工作的不孝长男接先父电话,称先母常有身体不适,建议接北京诊视,当即赶往老家,接先母来京,经解放军301医院专家诊断,先母患晚期肺癌,病灶在心肺之间,难于手术。将此噩讯电告先父,先父来京,共商良策。然,惟中医可延先母生命,无奈,先母于9月初回老家静养,乾坤难转,先母还是于当年11月28日撒手尘寰,先母离世之时,只二弟在旁,此也成不才之终生憾事。
1997年,经人介绍,先父与东北刘阿姨结识,共同生活。阿姨为人忠厚善良,和先父相濡以沫,经营家庭井井有条,邻里称颂,家庭和睦,和不才之弟妹相处也相融洽。
2010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00:30,先父突发心脏病,当时先父正与不才同室相眠,当即驱车带先父赶往县医院救治,稳定病情后,于3月12日转到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心内科救治,植入心脏支架一只。手术后,先父康复迅速,回家静养,一年后复查。2011年先父身体恢复从前,也能从事些许体力劳动,医嘱要求严禁吸烟,少量饮酒,不可动气,静养休息。先父忽略医生之瞩,待身体稍加好转,便断续停药,加之恢复吸烟习惯,使心脏病情转为严重,只自不觉察,不才等也失之督查,悔之晚矣!2012年3月25日全天正常,下午还参加村里干部选举,晚间二弟问候也觉正常,晚间23:21呼叫不才,不能接通,此已成终生遗憾!26日00:15与世长辞。
先父母一生育有不孝三子两女,常为儿女之家长里短耗尽先父母一生之精血气神,不孝子也常默然思之,虽泣血也难报父母养育之万一耳。
春风一别,已是两世相望,对寒棺长问,奈何遗儿等如此匆忙。
苍天无眼,慈爱奔他乡,奈何桥旁,留孤儿,望满天星辰心存悔意,伴寒霜冷月泪洒两行。念岁岁寒暑,天疆孤鸿,只一把清泪,滴穿两世时空。
添冥币,设纸马,怎诉得深情衷肠,望穿瑟瑟春风,难与慈爱再续家常。
雁归日,乡土依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却—难见慈爱侯儿归,此情何以堪?罢罢罢!直教儿如何归故里。
先父一生为人耿直无私、技术精湛、思维敏捷、好善乐施、博闻强记、言辞犀利,喜历史人文、好古迹文物、乐戏曲国剧。
先母一生慈爱无比、谦俭持家、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先人后己、高风亮节、尊老爱幼,喜儿女之喜、好家人之所好,乐子女之业成。
仅此一文以念旧慈,当求来世仍为父母,呜呼哀哉!
2012年清明节夜,不孝长男于北京。
浏览:1173
录入时间:2012/4/6 17: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