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慈父刘发元慈母陈荷秀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刘发元
1904 ~ 1962
  陈荷秀
1916 ~ 1971
 
到访:17084  墓地祭奠:31   留言:29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以“观、芳、嗣、裔”为字派的刘姓族源初探
刘权衡  2020/4/11 6:36:00  浏览:661

以“观、芳、嗣、裔”为字派的刘姓族源初探
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f809b40102xrn5.html
(2018-01-10 11:49:36)
    
    丰城传来的家谱登录了从曾祖父辈到我輩的部分刘氏人口名单,这四辈人的字派先后是“观”、“芳”、“嗣”、“裔”。
一、根据家谱字派文对比发现,我们的先祖很可能叫“刘交”
    根据这四个字派,笔者上网查到“中国族谱编印基地”网站,其中有“江西省刘氏字辈汇总”,其中一段字派文如下:
    “江西丰城市(刘交后裔)刘氏:世运为善永,德懋庆观光,(或用“德懋观官方”),嗣裔同源本,协中启秀良,钦明蕃运祚,恭让发长祥,藜照校书美,墨庄理学扬,(或用‘屏山理学扬’)”。(http://www.jiapu.tv/bbs/iskl/155357.html)
    此外,博文《江西各地刘氏字辈派语》中的《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艾冈、石滩迁铜湖刘氏字辈派文》列出的字派更多:“报本丰崇际,乃思祖泽长;家声欣远振,缵绪有贤良。汉节公华,宗善之邦;汝希时任,文远以昌。懋昭先正,作述显扬;家声克绍,锡裕传芳。世运为善永,德懋庆观光[或用(德懋观官方)];嗣裔同源本,协中启秀良。钦明蕃运祚,恭让发长祥;藜照校书美,墨庄理学扬[或用(屏山理学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6be140100z004.html)
    我们的老家就在江西省丰城市,看来找的材料正为所求。在这两段丰城刘氏字文派中,都有“观”、“方”、“嗣”、“裔”四个依次、基本连接的字派(为黑体字加下划线),并且表述一致。不过其中“方”字比我们的家谱中的“芳”子少了个草字头,并且“观”、“方”二字当中多出个“官”字。
    笔者猜测,家谱中漏掉“官”字可能是制谱的前辈有意为之,他们考虑到“观”、“官”二字读音完全相同,为了避免混淆紧邻的长幼辈份而略去了“官”字;给“方”加个草字头成为“芳”字,也许出于笔误。
如果这些猜测成立,我们手中的家谱就与上述《江西各地刘氏字辈派语》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艾冈、石滩迁铜湖刘氏字辈派文》吻合了,以“观”、“芳”、“嗣”、“裔”为字派的刘姓族人也找到了家族归属。
    笔者以为,这个信息是探寻先祖的一条途径,这段字派文的标注告诉我们,使用这个字派文的刘氏是“刘交”的后裔,这位闻所未闻的“刘交”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先祖。
二、西汉之初(公元前201年)刘交受封楚王定都彭城成为彭城刘姓的创始人
    百度百科对刘交的介绍是:
    “刘交(?—公元前179年),字游,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母太上皇后李氏,西汉诸侯王”。根据刘交的去世年份和下文内容,刘交应当生活在秦末汉初。
    “刘交天性好读书,多才多艺”,曾“从军至灞上,封文信君”。
    “在刘邦的兄弟中,刘交思想与刘邦最接近,因而深受刘邦的信任和宠爱。刘邦在丰沛起义后,刘交跟随刘邦打天下,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和亲信。入关之后,刘交受封文信君,跟随刘邦转战各地。因此,刘交为汉家天下的建立下汗马功劳,是汉朝的缔造者之一。汉家王朝定鼎之后,刘邦分封天下。刘交因跟随刘邦打天下有功,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废黜楚王韩信,将其封地一分为二,封?刘贾为荆王,封刘交为楚王。同年,刘交前往封地就藩,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开基楚藩王族”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交/4206830?fr=aladdin)。 
    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01年的西汉之初,刘交定都彭城成为彭城刘姓创始人。我们既然是刘交之后裔,自然属于彭城刘姓家族。
三、西晋末年(公元316年)刘交的第十八代孙刘遐定居江西吉安安福成为彭城刘姓江西部族的创始人
    如前所述,汉高祖刘邦给刘交的封地是彭城,即现在的江苏徐州,刘交的后裔是怎样到江西来的呢?
    博文探秘刘氏家谱(江西刘姓来源)称,“在宗族支派上,江西刘姓主要包括3大支排:一是土著的长沙刘氏南派;二是从北方南下的彭城刘氏;三是来自闽粤的中山系客家刘氏”,“西晋末年(公元316年—笔者注),刘交的第18代孙刘遐出任安成(吉安市安福县)太守。由于当时五胡乱华,刘姓大本营所在地北方彭城一带也兵荒马乱,所以刘遐任职期满后就没有返回故乡,而是在他任职的江南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定居下来。刘遐的后裔形成了以安福笪桥为中心的‘笪桥刘氏’,其后裔不但人丁非常兴旺,家族势力也很强大,构成近日江西和相邻的福建、湖南刘氏族姓中的重要部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60a2ee250100wnea html)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艾冈、石滩迁铜湖刘氏字辈派文》还列出了“世序简介”,其中第一辈就是刘遐。
    也就是说,刘交后裔定居江西是西晋末年即公元316年,从刘交的第十八代孙刘遐开始的,刘遐是彭城刘姓江西部族的创始人,我们作为刘交后裔自然属于彭城刘姓江西部族。
   刘交的后裔当然不止刘遐一人,网上还有其他人的资料,其中博文《七十五世祖刘交世系》(http://zhangliang9137.blog.hexun.com/69848136_d.html?)可供有兴趣的族人参阅。
四、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20年前后)刘式祖父刘逵由吉安迁居宜春樟树成为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创始人
    根据《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艾冈、石滩迁铜湖刘氏字辈派文》,刘式系刘遐世系第23代。祖父刘逵(刘遐世系第21代)由“龙云下村迁新喻荻斜,今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村”。《江西新喻墨庄刘氏世系表》)称刘逵迁出的“龙云村”属于吉安市安福县。(http://liuji197.blog.163.com/blog/static/20398479201001934830218)
    刘逵出生时间不详,但其孙刘式出生于公元949年(五代十国时期)(http://ren.bytravel.cn/history/8/liushi27272375.html),按25年生育一代向前推算,刘式祖父刘逵大致生于公元900年(唐末或五代初)前后,由吉安迁至宜春樟树的时间应当在其成人后的公元920年前后(五代十国时期)。
    刘式的祖父刘逵应当是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的创始人,我们属于刘交、刘遐后裔,自然属于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
五、北宋(公元1050年前后)刘式孙子刘敬由樟树前往丰城成为彭城刘姓江西宜春丰城支部族创始人
    据《江西省宜春市丰城艾冈、石滩迁铜湖刘氏字辈派文》,刘式的孙子刘敬(刘遐世系第23代,1027—1082,时处北宋)“新喻荻斜迁丰城石滩”,迁居时间也应当是其成人之后,笔者推定为1050年前后。
    刘式的孙子刘敬应当是彭城刘姓江西宜春丰封城支部族创始人。
    我们老家张巷镇与石滩镇相邻,我们这些作为刘交、刘遐、刘逵后裔的刘姓族人应当属于刘敬的后裔,归属于彭城刘姓江西宜春丰城支部族。
结语
    以江西彭城刘姓第三代刘式的出生时间公元949年算起,到公元1949年正好1000年,将其祖父“逵”出生时间可往前推算50年,共计应当是1050年左右。手中家谱字派为“裔”的最后一代即“四十世”出生于1949年前后。这1050年繁殖40代,平均生育一代时间约为26年,是合理的。笔者认为,手中家谱与刘式的祖父“逵”作为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的创始人是相吻合的,把我们归属于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及丰城支部族也还是说得通的。
    综上所述,根据家谱字派文对比及研究发现,西汉之初(公元前201年)刘邦之弟刘交受封楚王定都彭城,成为彭城刘姓的创始人;西晋末年(公元316年)刘交的第十八代孙刘遐定居江西吉安安福,成为彭城刘姓江西部族的创始人;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20年前后)刘式祖父刘逵由吉安安福迁居宜春樟树,成为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创始人;北宋(公元1050年前后)刘式孙子刘敬由樟树迁往丰城石滩成为彭城刘姓江西宜春丰城支部族创始人。
附:以“观”、“芳”、“嗣”、“裔”为字派的刘姓族源表
族名创始人发生时间始创事件
彭城刘姓 刘交(刘邦弟)    西汉之初(公元前201年)     受封楚王定都彭城
彭城刘姓
江西部族     刘交的第十八代孙刘遐   西晋末年(公元316年)      定居江西吉安安福
彭城刘姓江西宜春分部族
刘逵(刘式祖父)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20年前后) 迁居宜春樟树
彭城刘姓江西宜春丰城支部族       
                刘敬(刘式孙子)    北宋(公元1050年前后) 迁往丰城石滩

    以“观”、“芳”、“嗣”、“裔”为字派的我族正是通过这个路径衍生而来,笔者手中的家谱正是从刘式祖父刘逵开始的。
    不过,本文采用的是“顺藤查根”方式,查找族源,从刘邦、刘交兄弟年代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刘邦、刘交兄弟之后繁衍的家族藤蔓自然盘根错节,可能会找错藤蔓的分叉节点,从而导致根本性错误。
    本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首先是关于我族的先祖究竟是刘交还是刘邦的不确定性。
    博文《笪桥始祖遐公源流世系考》提出了笪桥始祖刘遐不是刘交后裔,而是刘邦后裔的蛛丝马迹(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68f2d50102uyf2.html)。
    笔者认为,如果族谱编篡者像该博文说的“出于贪名故意”,就应当把刘遐说成是刘邦后裔,因为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其名气远胜于刘邦所封的诸侯王刘交。应当说把刘遐说成是刘交后裔更为客观。 
    同时在这篇文章里有不少假设、估计和推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写出此文也是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刘姓族人批评指正,特别欢迎年轻人参加研究,我们的家族不乏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
    关于刘式的祖父刘逵、孙子刘敬资料很少,但关于刘式的资料较多,有兴趣者可参看附件。
我的联系方法:电话(微信)13879257621,QQ654367148,电邮liuquanheng@163.com
刘权衡2018年2月12日修改
附:刘交后裔的一位重要人物刘式及其子孙的事迹
    博文《刘姓为何成江西最大姓》说:“楚元王后裔彭城刘氏在赣出了一支光彩夺目的新喻墨庄。新余市长期研究墨庄刘氏的刘书平告诉记者,新喻墨庄刘氏崛起源于刘式,他是生活在五代后宋初的一位知名人物,身后没有为后辈留下财富,只有书籍数千卷,供子孙们勤奋学习以成栋梁之材,这就是墨庄的由来,‘墨庄刘氏’由此名满天下”。(http://haifeng7516107.blog.163.com/blog/static/10428945920090273723344/)
    关于刘式及其子孙,有博文介绍。
    “刘式(949—997),字叔度,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墨庄刘家人。南唐末进士。
式少有志操,好学问。年十八、九辞家居庐山,假书以读,五、六年不归。其业精出,文献独得唐遗风。礼部取士,难其人甚,张洎主文,独放式一人。谓南唐进士第一人。
  公元975年,宋统一南唐,其学识才干得宋主重用,任大理丞出监通州丰仓入判三司都磨勘司。时财赋充斥,无所稽核。式创主辖支收司,令在三司下设都磨勘司,奸吏畏服,为朝廷财税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法谓之‘三年磨勘之法’,人尊称其为‘刘磨勘’。淳化中奉使往谕三韩,酋长归化,转大常博士,又改工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宋大宗赐御书又帖十六轴,以示奖尝。
    至道三年,宋太宗逝,宋真宗赵恒继位。盐运使李惟清指使他人诬告式藐视朝廷,遭免职。不久郁恨而死,年四十九。后宋真宗为其平反昭雪,追赠为礼部尚书。家有藏书数千卷,辟“墨庄”藏之,藏书地点在扬州。卒后,其妻陈氏指遗书教戒诸子说:先大夫秉性清洁,有书数千卷遗留给后人,是“墨庄”也。于是诸子皆以苦学,并为郎官,其妻亦被称为“墨庄夫人”。墨庄藏书传至南宋,刘氏藏书历经了五代传人,岳飞在绍兴六年(1136)为刘氏后人书有“墨庄”二字。墨庄原藏书散失于靖康之乱,刘式之曾孙刘滁(1100~1159),字全因,号丰园。念先世所藏散亡,节衣缩食,悉力营聚,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又收图籍数千卷,藏书规模始复其旧,建立了新的墨庄藏书,并世代相传。”
    刘式有子刘力之,孙刘僘、刘攽、曾孙刘奉世。
    这四人主要事迹如下:“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8/liushi27272375.html)
    关于刘攽任《资治通鉴》副主编一事,笔者手头的《资治通鉴选》确有记载。
    如正文所述刘式还有孙子刘敬,系彭城刘姓江西宜春丰城支部族创始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6be140100z004.html)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