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晚上八点半时,孙志禹师弟电话告知我,恩师肖焕雄教授于晚上7时多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放下电话,我脑子几乎空白、茫然。晚上9点多,胡志根师弟来电话告知我,适应目前新冠疫情防控的武汉封城形势,只能进行网上悼念活动,并安排我写一篇悼念恩师的文章,我没加思考就答应了。其实,我虽然是肖老师比较早期的博士研究生之一,但由于博士毕业后改了行,和师弟师妹们相比,是最有负恩师厚望的弟子。不过,先生的治学思想和人格魅力一直在影响着我的人生道路。
恩师是著名施工导截流专家,是学贯东西的水利大家。我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读本科时,就被恩师的学识风采所折服,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于80年代初参加先生主持的教材评审会,近距离聆听先生的教导,更使我下决心考上恩师的研究生,并继而有幸成为恩师早期的博士研究生之一。
恩师治学严谨,在专业上追究精深专。恩师经常教导我们,要专注一个方面深耕细作,不要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最后却拿不出自己像样的东西。实际上,恩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恩师60年代初求学于苏联著名导截流专家C.B伊兹巴斯教授获得科技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到90年代初,30多年的时间几乎一直在截流水力学领域深入耕耘。80年代末以后,带领弟子们拓展研究导流水力学、围堰水力学,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大概是2012年我去看望恩师时,恩师总结自己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成果就是,专心研究截流水力学、导流水力学、围堰水力学,完善形成完整的施工水力学学科”。恩师治学的专注,可能就是恩师能成为导截流大家的奥秘吧。
恩师勤奋探索,时刻把握专业科研动态。在跟随恩师求学期间,恩师最大的特点是能把我们引领到专业研究的最前沿。恩师教导我们,对国内外的科研动态一定要了解,每周要到图书馆浏览一遍最新研究论文,如果没时间,也要看看研究论文题目和摘要,你才能把握动态。只有站在前沿,往前稍微进一步,你就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也常教导我们要学好外语,外语作为工具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在读研究生阶段,我还时常碰到恩师在办公室背英语文章的情况。正是恩师指导我们如何站到专业前沿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使得我们师兄弟能按时甚至提前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
恩师治学思维开阔,重视思维方式教育。记得有一次我去求教于恩师,恩师拿出一本哲学类的期刊,这本期刊集合了国内几个著名学者的科研思维方式研究,我记着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斜思维,恩师津津有味地给我讲解什么是弥散性思维等各种科学思维方式,并且举例某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得益于其妻子是音乐家带给他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开阔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科研工作,也对以后的工作创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引作用。
恩师一生的功绩早已通过他的著作、他的工作实践、他参与建设的水电工程、他对祖国的贡献刻在了历史的丰碑。我只想说,恩师是我最崇敬的,永远学习的楷模。
我庆幸,曾经拜在恩师座下受教,他给我留下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用终生。
恩师一路走好!
韩彩燕
2020年3月26日凌晨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