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2017年2月1日大年初五身体不适,到静安区中心医院治疗,2月2日因胆囊炎住进该医院,2月15日出院,医院出院小结中有:胸腔有积液,随访。3月中旬她感到呼吸不畅,23日到华东医院心血管科徐文莉专家处就诊,24日住进华东医院。4月28日出院。
在这一期间,关心母亲病况的人很多,母亲关照我,不要让人知道她住院。但还是有不少人打听到我的电话,通过电话了解情况,并要求探视。这些人中有她的学生,她的朋友,亲戚,街道里弄干部等。
上海市民革的周佩珍和母亲一个学习小组,她电话打到母亲家多次无人接听,联系到我,我告诉她住华东医院,母亲不希望有人前往探望。以后,她居然打听到母亲的病房和床号,并通过她认识的上海肿瘤医院朋友向华东医院详细了解了母亲的病情,以后又到病房探望,说了不少让母亲宽慰的话,母亲很是感动。以后,病房主任俞医生问我,你们认识肿瘤医院某某?我告知并不认识,只是母亲朋友多,可能是朋友关心的原因。
邻居唐金妹得知母亲住院,和先生一起来探望,以后又告知居委会,居委干部带了慰问金到医院慰问。几天后,唐金妹再次到病房嘘寒问暖。
高淑华、她的老友已经90高龄,隔几天就要打电话给我,关心母亲的病情。她说:你妈妈是真心对人好,这种友情太保贵了。我每天都为我老姐姐祷告,上帝一定会让她平安的。
母亲数十年的老同事陈惠和老师已经94岁,当年在苏州反省院国民党监狱吃官司落下残疾,行走不便,几次打电话给我问具体地址要探望。她说:文革中我吃尽苦头,学校里只有你妈妈关心我,我忘不了。你妈妈关心困难学生,当年为他们缴学费、送棉袄给学生。这样的好教师哪里找。我告诉陈老师:母亲要我转告你,你们来她压力很大,千万不要来看望。
母亲早年的学生张镛已经70出头了,一天中午来到医院,母亲十分虚弱,看了几眼便睡了。张镛和另一位同学等了3小时,等母亲醒来加以慰问。
之前的保姆郑阿姨,有一天上门看望母亲,发现没有人应答,于是打电话给我。我告知母亲情况,她要前往医院探望,按照母亲的交代,我婉拒了。
周庆瑛夫妇已经80出头,他们今年春节到母亲出拜年,之后母亲住院。最近他们来电得悉母亲已经出院,说要和祝薇老师来探视,我告知母亲需要休息。周老师说,这样的好人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你妈妈待人真好,诚恳、谦虚,是我们的榜样。
母亲的66届学生7个人集体到医院看望母亲,送上鲜花和慰问金。他们说:班上同学都关心母亲的身体,希望母亲好起来,走出医院。
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钱妲妮、张韵菊打听到我的电话,来电要我转告她们对母亲真挚的慰问。民革成员、许崇智的后人吕静来电说:很想上门探视,但又怕惊动、打扰。我说,一定会转告母亲,并致谢意。
住院期间,病室中的病友对时常有人前来探望母亲表示惊讶,说:这么大年纪还有这么多人来,一定有原因的。又对母亲的清晰头脑感到惊奇,一位病人看到她口述手机号码请护工打电话,说道:这么大年纪,可以背出手机号码,可以清楚地和医生交流,了不起。
随着母亲的老去,老朋友纷纷离去,剩下的老友不多,但不少人在关心着她,近几年结交的新朋友也在关心她。虹口特殊教育学校的刘蕾老师等在她胆囊炎出院后便到府上探望。有这么一个现象,母亲很有人气,在和人结交后,常能得到别人认同。这次母亲的住院,我深深感受的这一点。
母亲已经98岁,她之所以得到众人的关心,人们不忘记她,以为她有几点确实做得不错。
一是她比较关心人,对子女、对朋友都是如此。这种关心是纯粹的,没有一点功利,这在当下社会比较稀有了,于是人家在交往中感受到这一点,会很温暖,会记住。
二是她喜欢交往,比较大方。她朋友很多,对人恭谦,懂得付出,这让人家常常会感动。当年对学生如此,一生对朋友也是如此。她年轻时家境较好,常常会请同学客,如买冰淇淋等;班级同学旅行拍照片合影,印制后人手送一张照片。
三是待人比较宽容。不太计较对方的过失、过错,给对方一个台阶。当年,曾有领导对外祖父出言不逊,在会议上批评母亲,母亲仗义执言维护外祖父声誉。文革后,该领导上门致歉。母亲说:怪不了你,你也是执行上级指示。领导感动不已。
母亲这些品质的形成和外祖父、外祖母的影响很有关系,她的品质也影响到子女。这是一种家风,值得传承。
201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