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
公元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二日,农历六月初九,祭奠之良辰也,致祭同窗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酸,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同窗黎煜恒西去,享年十八虚岁之灵位前,悲痛而泣以文曰:
初见之时,君满面春风:决别之刻,君淡然从容。只此三年同窗,朝夕相伴,音容笑貌,犹在身畔、念及后日,只他年,再无相逢。
君彼年十五,少年初成,眉目尚生。立于讲台之上,修如值竹,自言姓名,忽有旧友以昵称相呼,满堂皆笑,君垂目不言,而笑意自流露眼角、今我等将又再呼,何得君之一笑?
君任科代表之职,师长教诲,言君为楷模;同学疑难,问君以解感。师常言君聪慧灵秀,虽出于众人,而无骄尚之情,待人接物,犹自谈笑自若,率直可亲。
君与我,同桌相邻。每回头相顾,常见君伏案而眠,或奋笔疾书。曾遗落试卷于家中,师长见之欲责,君坦然将己之试卷与我一同观之,浅淡墨香,依稀尚在。
亦常取君水杯,常无力扭开杯盖,惟有请君相助。久之,君复合盖之时,留心放松些许,以便我之取用。
君于课间,常与同学笑闹。师长言,同学和睦,不可一言不合,动手动脚。君与几好友闻之,好友言君常打闹,君一笑而过,仍旧时常扭作一团,犹如幼虎嬉戏。昔日旧友尚在,而君已远去。我等好友愿再与君笑闹,任君尽情嬉戏,却唯有于君身后涕零!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雄障,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人相随。悔当时年少无畏,未留丝缕遗迹:然而君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旧时可再,亦相顾无言,惟有泪下千行,沾衣尽湿。
死若有知,尚可相逢;死若无知,则哀戚之时无尽也!生前既无法可想,身后亦无从得知;哭不能闻君之言,奠无可见君就祀。风飘摇兮云飞扬,云飞扬兮君亦将扶风而上。我等回首相看,每顾肠断,只求时过经年,终将复见。
言有尽而情无终,君在天可知否?
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