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3岁那年,6月的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家里门窗关的严严的,门上边还挂着一块
红布条儿.邻居长辈告诉我说: “你妈妈给你添了个妹妹” 。我怯怯的推开门闪进屋里。
父亲没去上班,在家里守护着母亲和小妹妹。母亲侧过身在和父亲说话:“生了个闺女没给儿子凑成伴儿你会不高兴吧?”父亲噗嗤一声笑了说:“谁说的,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我都高兴,好儿不用多一个顶百个。别多想了,咱们给孩子起个名字吧。”这时我放下书包趴到床边去看小妹妹,她真小呀,像一只乖乖兔围裹在小被子里。
父亲寻思了片刻说:“我大闺女叫秀云、二闺女叫凤云、三闺女就叫岚云吧岚云是围绕在山峰间的云彩是最漂亮的云。”我雀跃着拍手表示赞同,然后我说:“爸爸妈妈妹妹的小名让我起吧,叫丽丽行吗?”父亲母亲对视了一下,都说好听。就这样小妹妹的“起名仪式”完成了。起名字是父母的主权、是“家”的产物。也是父母的寄托。
父亲是个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有担当的人,母亲是一位文弱的贤妻良母。他们的优秀品德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根。那时候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六口人,生活非常拮据,全靠母亲辛苦劳作、省吃俭用硬把穷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父亲是天津解放后被市人事局第一批提拔任命的干部。负责储运工作。那时经济匮乏,年货都是凭票供应。天津春节时每人供应的半斤花生、葵花籽都由父亲负责购进的。父亲出差回来时正值寒冬腊月,为了多拿几元出差费补贴家用,舍不得坐火车客座,却坐在寒冷的闷罐车皮里,冻僵了脚和手,几天几夜,押货返津。母亲起早贪黑的做些加工活,把零钱积攒起来已备时用。
最难忘的是,他们把子女教育看的特别重要。从记事的时候就听母亲讲古代人励志读书学习的故事。凡是学校搞活动,或者买学习用品、参加夏令营活动等需要花钱,母亲都会毫不犹豫的给我们姐弟拿钱。更可贵的是,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言传身教引领我们走正道。母亲爱读书,她积极报名参加了扫盲班学习,从来不请假。记得我不满三岁时,天下着雨母亲挺着大肚子,领着我一步一滑的坚持去新村小学上课。母亲摘掉了文盲帽子,一直读到高小水平,达到了能读书、读报和写信的水平。六十年代初全国闹灾荒,人们忍饥挨饿过日子。父亲每天接触大批的粮油原料,他却从来没有往家里拿过一颗粮食。他对我们说:“公家的东西谁都不能拿,那是犯条款的。记住了,别人的东西一根柴火棍儿都不能往家里拿,自己家的东西一根柴火棍儿都不能糟践。”父亲的教诲一直响在耳畔。
那时家里墙上挂着好多父亲的奖状,其中有一副襄着镜框,横着的大张奖状上边写着父亲被评为粮油系统的“特等功臣” 。
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训教我们,从细节上规笵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在父母的教育下,我们各个品学兼优,少有志向。后来父亲的奖状下边又贴满了我们的奖状。成人之后弟弟成了部队一名屡立战功的优秀指挥官、妹妹和我在机关担任不同级别的职务、小妹妹成了一名三甲医院正高级主任医师。父亲给我们起的名字均记载着各自曾经取得的工作成绩。
回忆童年的家,是清贫而快乐的!父亲充满活力,经常唱歌、炼腰鼓、踢足球、有时扛着小妹妹转圈圈、有时教我们用画石猴在地面上画大马和兔子。母亲是跟我们玩儿歘布子、猜谜语……欢声笑语充满了家里。我经常在想,我的父母是最伟大的。他们犹如在贫瘠的村庄上,用心血开辟了一方沃土,让我们在那里扎根、生长、成才!这些让我永远的怀念、追思、不舍。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我拿起电话:“喂,丽丽吗。”“是我,大姐晚上跟你商量扫墓的事儿” 。
小妹妹是家里的老幺,她的小名是家人对她爱怜、宠溺的称谓。这种称呼也传递着浓浓的家的气息。时间似箭,称呼她的小名已经六十年了。若有时间隧道多想回到童年原本的家,呼唤着弟弟妹妹的小名, 手牵着手一个不少的跟着父母重新过一回。 202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