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老佛山旧回忆
  查看图片
吴庭璋
1942-07-02 ~ 2019-06-27
 
到访:53498  墓地祭奠:4502   留言:27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良师益友 ――深切怀念吴老师
邝绍辉  2019/7/19 18:37:00  浏览:338

良师益友 ――深切怀念吴老师

作者:邝绍辉

在三中,遗憾的是吴老师未任过我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但其年轻帅气,博学多才,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红艺兵”时期及数十年的往来中,吴老师言传身教,潜而默化,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直接受教于吴老师,始于三中“红艺兵”时期。他是我们唯一的指导老师,且认真负责,多才多艺,自然成了台柱和灵魂。难忘的支援春耕和巡迴演出,夜以继日的辛劳,不少同学己声嘶力歇,吴老师也牙疼厉害,只能用一侧牙嚼饭。但他心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买大海榄泡开水让同学服用。那时演出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贫下中农形象要及时上演。好在吴老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自编自导自演,气氛热烈,笑语欢声,寓教于乐。
正当“红艺兵”上升时期,不知何故,说要解散。消息的宣布安排在某个晚上。宣布解散,人去室空。吴老师领着我,步伐沉重,来到操场。仰望星空,久坐不语。后又沿着现在的卫国路,经过华侨新村,祖庙门口,到富路街口。稍事休息,又缓步回到三中操场。沉默,还是沉默。无声胜有声,我从中领悟到:这既有对共同战斗的眷恋,也有对今天暂别的不舍,更有对他朝聚首的期待。
世上无不散之筵席,但有长存的友谊。进厂不久,我接到任务,为国庆文艺演出手风琴伴奏。当时己是九月,我又是零基础,真是晴天霹雳。在“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的年代,服从就是天职。我临急抱佛脚,找到吴老师。他悉心指导,我急用先学,总算完成了任务,也培养了我的兴趣。忘不了启蒙老师。
数十年来,除了宣传队聚会,我都会从不同场合,不同渠道关注吴老师的信息,倍感亲切。我厂有的工程师,就是吴老师的英语学生,对其赞誉有加。早在三中时,教俄语的吴老师自学英语,并迅速胜任英语教学,己传为佳话。科委开办的工程师英语班,仍由吴老师任教。据说祖庙相关典故的英语翻译,也非吴老师莫属。“欲知佛山千年事,且听下回再分解”这是我必看的吴老师主播的佛山电视栏目。每年三月三,佛山北帝诞,吴老师必主持并宣读祭文。……
从三中到全市,留下了很多关于吴老师的美好回忆。斯人己逝,风范长存。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