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甘凤池武术传承的核心和方式
晨练太极 2019/5/1 20:16:00 浏览:517
金陵甘凤池武术传承的核心和方式
邵卫东
诞生于康熙年, 创立成熟于雍正年的武术门派----金陵甘凤池武术。江南大侠甘凤池, 是出生丶居住丶埋葬南京的武林杰出历史代表人物.一代武林宗师.侠肝义胆,除暴安良,一生中继承中华武术精髓,创建许多武术博击套路和招式,传承至今仍是引人注目的好拳种. 中华武术文化传承至今,究竟要传承那些精华,并广泛受到社会欢迎,体现文化遗产价值呢?应该传承武术搏击招式。武术套路是在搏击招式基础上产生。是师父将单人无法对练时,将独立的各个招式串联成套,要求个人习练而编排的套路中,对套路中每招每式练习时模似无敌似有敌,金陵甘凤池武术是350多年前甘凤池综合少林丶太极丶形意等武术拳种,创新的平民大众化武术, 以正当防卫为宗旨, 每招每式以后发制人为原则. 对于现实中我国禁枪管制刀具制度, 不法侵害仍然存在的现实, 对于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武术的解释就是武力搏击技术。在受到不法侵害, 尽管法律授予正当防卫权, 当意外被袭击侵害时, 没学过防卫术, 最终只能是被侵害时的受害人, 尽管拥有法律授予正当防卫权只能是束手待毙.. 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遣产的传承价值就在被袭击侵害时, 运用平时习练的后发制人的搏击招式, 实现正当防卫.
中国武术协会认定的中华传统武术拳种门派共计106种. 各地政府审批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很多. 无一例外各拳种门派都是创始人以格斗丶散打丶防卫术闻名于世, 世代传承. 现代武术传承人上二代以上的师付, 都以传授格斗, 或散打, 或防卫术的搏击招式言传身教授徒. 因此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目的, 也应该坚持传承武术搏击招式, 这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
经多方挡案和正史互证, 甘凤池是一个生活在清朝康乾时期社会底层的老百姓. 收徒教武和开小诊所维持生计. 没有经济和政治背景. 吸纳各拳种之长, 靠自已武术天斌, 创新别开生面的甘凤池武术门派, 立足于正当防卫武术搏击招式系统.可以肯定说: 与其它中华武术拳种丶门派差异在于甘凤池武术不属于格斗和散打, 而是正当防卫搏击拳法, 其搏击招式的特点:
1.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的后发制人的战略原则。
2. 远腿近拳贴身博击的战役原则.
3. 针对不同方式侵害采用多种招式, 一招出击即解除对方反击能力的战术技巧.以巧破拙,顺势借力,动作精练,突然出击,一招制敌等特点,干脆利落,实施正当防卫。
这就是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区别于其它武术拳种特色. 更具有的社会价值.
解放70年来, 中华传统武术全部演化成体操舞蹈式的武术套路. 尽管许多优秀拳种仍在传承搏击招式, 但极少举办过武术搏击比赛. 难见卢山真面目。武术套路己成了称之为健身的遮羞布。任人打扮的芭比娃娃。起码师付在青壮年与老年两个不同年龄段传承武术,先后出师的徒弟,质量差异就很悬殊。言传身教传承不能保证传承的一致性和标准。
我认为审批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不问传承的是否是文化遗产核心内容?将言传身教几个徒弟作为主要条件,有疑惑。凭论文丶著作丶创新成果等是审批技术职称或资格的要件。特别是受保护的文化遗产,更需要挖掘丶整理。使用电子数据化教材作为载体再创作,这是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教材和标准。是历史挡案,更是该项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是传承丶再生的依据和保证。没有版权作品的武术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充其量也就是个武术教练员。一年到头招几个徒收费教武,偶尔参与丶开展展演活动。政府再怎么保护,这项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命力也是脆弱的。
非物质遗质文化遗产是古老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名片,传承创新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最大化。是保护非物质遗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任务。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运动行为项目,仅靠言传身教和以文字为载体写几本书,效果甚微。必须利用电子数据为载体,创作拳谱视频作品。以慢镜头演示每个搏击招式动作,让习武者细致入微观摩电化教学,教材要保证习武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拳谱视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全世界。让所有武术爱好者共享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再三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拳谱视频作品就是必备的教材。现在淘宝网上遍寻武术教材,都是中国的格斗丶散打丶套路类,其次就是跆拳道丶柔道丶泰拳类。唯独找不到正当防卫搏击招式教材,这就是机遇,甘凤池武术舍我其谁。
我们注册了56.com网站用户网页, 这是我们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遗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中视频,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囗,同时在新浪网站注册金陵甘凤池博客,上传宣传丶讨论文章.我们还在天堂网站上注册江南大侠甘凤池纪念馆. 我们还将在淘宝网上注册开店,有偿下载我们创作的甘凤池武术搏击招式视频拳谱.我们将四个网站的网页址相互链接,目的就是将金陵甘凤池武术非物质文化遗立项目,冲出南京围城,向一切武术爱好者展示,造就社会影响力最大化.
现在面对中华武术文化现状,我们心急如焚, 如今许多武术拳种的搏击招式己近湮灭。解放前生活理念是富学武,穷学文。文革开始后武术属破四旧,大部分武术家成份又不好,自身不保那敢教授武术,等到改革开放,现己是七老八十步履蹒跚。现在五丶六十岁武术传承人都基本上都没系统学过武术搏击招式。50岁人文革初期尚未出世。现在60岁人也仅才离开幼儿园进小学。未见过真正武术搏击真谛的现代武术传承人,只能将武术套路忽悠人。武术套路绝不是中华传统武术核心,搏击招式才是武术的本质.挖掘丶整理使用先进文化载体,努力传承和创新,是我们每一个传承人员责任.
邵卫东 2019.5.1.
- 暂无评论!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