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
父亲为了祖国的水电事业离开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到艰苦的水电工地工作。给我的学业帶来很大的影响。我看到了父亲的业绩,我为父亲骄傲。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遗传了父亲的基因,我是优秀的。
我的学生时代:
我刚到上海是住在上海闵行路的一幢好高好大的楼房里,有电梯。后来我们搬去了四川北路阿瑞里。父亲上班大楼就在院子里。我在那里渡过了快乐的幼儿园和初小时光。我上四川北路中心小学。上学走去学校要经过一座桥,在桥上可以看到河里船上的人家及船上有小孩玩耍。学校的操场好大啊,有双杠、单杠、天桥等锻炼器材。老师的课我很爱听,有的还记忆尤新。转学时班主任还送我两本书,我保存了很久。
56年因父亲的工作调去黄河三门峡,我转学去黄河三门峡,开始我们家住在三门峡工地黄土高坡上,没有学校。妈妈把我安排在河南会兴镇小学住读,离家好远。她把我放在装煤卡车上站着,一路吹到学校。真可怜,没有共汽,沒有小车坐,而且学校沒有电灯,用的煤油灯,许多同学睡在一张炕上挤着。妈妈有时到会兴镇学校去看我,记得有一次她来看我时,我前一天晚上洗脚的水沒有倒,在脸盆里结了冰。记得同学晚上经常去鎮上看戏,也是煤油灯点亮照明,一人在校会害怕,我只有跟着去,听不懂就睡觉,同学看完戏后叫醒我一起回学校睡觉。
我想起十岁多时的一件往事,我一直感恩着一个农民叔叔,是他救了我。我一直未对家人说起这件事,但时常会在我的脑海浮现,今天我要写下来,表示感恩。
我从上海转学到河南会兴镇小学住读,周六要回到太平村的家中。有一个周六放学后有一个女同学邀我和她一起走回家,我认为是和我同一个方向,就答应了。走了一段距离她就到家了,我继续沿着石子公路往前走,走了很远还没看见家,我记得我的家就在马路旁的一栋平房。
天渐渐黑下来了,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害怕了,边走边哭。这时一位赶着马车的叔叔仃下来问我为什么哭,我说我要回家,他问我住哪儿,我说太平村。他说还远着呢,你就到我家住一晚,明早我送你回去,我答应了。到他家看到好几个小朋友,应该是他的子女,一起吃了晚饭就睡觉了。第二天给我吃了早点就让我坐在马车上,一路向太平村方向去,走了好久我看到了马路边我的住房,我就对他说到家了。他让我下车后他就赶马车走了。我一直后悔没请他到家坐坐见见大人,感谢感谢。还对家里人说慌是早上才走回家的。
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觉得对不起他,也没问他叫什么。我只能在心中祝他和他的孩子们一生平安。
后来家搬到三门峡市了,住楼房,附近有子弟小学,我转学到三门峡子弟小学。在家吃饭睡觉,很幸福。老师和同学都相处很好。记得班主任给我们全班同学排练唱歌节目,是表演唱,大家好认真。班主任生小孩在家休息,我和同学一起去她家看她,看到了小宝贝。大概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两年,我又要转学了,转去广西。
58年我转学到广西,先转到昭平水电工程局子弟小学,这个小学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一个年级学生上课时,另一个年级学生自习。没有上多久我们家就搬到西津去了。我应该转到西津上学,但当时西津没有学校。妈妈把我安排在横县中心小学上学,离家又远,又是住读。全校只有我一个学生住读,和老师在一个食堂吃饭,我一人住一个小房间,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妈妈要她的同事有时周六用自行车驮我回家,有时我自己步行回去。印象深的是有一次考题是填空题:西津水电工程局的总工程师是一一。
59年考上横县一中,横县一中是住读学校,很热闹,同学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上课,一起劳动。初一就有很多很多的劳动,好象是建新校。记得那时经常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砖,挑水泥,挑石灰。学校算照顾我的,在校挑水浇花,有时去河边挑砖。有一天妈妈看见我光着脚挑着砖(广西很多人不穿鞋),很心痛,就问我想不想转去武汉上学,我糊里糊涂说了句,随便。这样妈妈就把我转去武汉上学了。
60年我转学到武汉。因为我必须住读,所以舅舅帮忙在武汉第十七女中报的名,这是一所比较好的女子住读中学。我在广西读完初一,照说到武汉来应该读初二,但是初一广西沒有开外语课,所以到武汉我又重读了初一。如果按九月一日后出生的也应该读初一,所以年龄也对得上。但是多读了这个初一,我成了老三届最高届66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时就遇到了WG,取消了高考。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果一直在上海上学就不会被耽误一年)
在武汉十七女中读初中时,我担任班上的生活委员和俄语科代表,因我的数学成绩很好,有次数学考最高分97分,全班只有几个同学及格,老师要我把试卷答题抄在后黑板上,我又当了几何科代表。
63年我以中考数学满分,俄语本校最高分94分,全班中考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附属中学,理想学工。中考学校的志愿完全是我自己作主填写的,从汉口考去武昌,从女中考去男女合校,理想进入华工大学。一进高中俄语老师要我当俄语科代表,几何老师又找我当几何科代表,我说我已当俄语科代表了,再找其它人当吧。在武汉读书每逢寒暑假我都回家渡假。父亲总要把我叫到他房间和我谈话。
66届高中毕业后参加WG,参加了大串联,到过昭山、上海、北京、广州。记忆深的是1966年11月3日14点15分在天安门见到了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万岁!(我的《毛主席语录》上记有:“1966年11月3日14点15分在天安门见到了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经过天安门城楼马上记下的。我们班几个同学去上海串联后有几个回汉有几个去北京,我就去北京,凌晨到京,到京后才知有毛主席接见。后排队步行去天安门。2021年8月18日和小华微信聊天《55年前的今天“八一八”》)(11月3日第六次接见是先开大会,后游行。参加接见的红卫兵都由接待站组织进行了两天军训,操练队列。凌晨3点,队伍集合来到天安门东侧的大街,等着开完大会通过天安门。这一次接见的红卫兵人数跟前五次相比是最多的一次。上午10点左右,会场响起了《东方红》的庄严歌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接着,林彪向红卫兵发表讲话,再接着,大约200万红卫兵由东向西开始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广播里不时响着周恩来洪亮的声音:“同学们,请快点往前走,后面还有一百几十万红卫兵没有通过天安门!”尽管这样,直到下午3点多还是有很多红卫兵等着通过天安门,......。)(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1966年8.18、8.31、9.15、10.1、10.17、11.3、11.11、11.25-26。20210818补写)
回校后宣传毛泽东思想,当时参加了新华工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华工的大学生一起排练,上街演出。后来又参加新华工毛泽东教育路线展览馆当讲解员工作,大妹小华也来参加了一段工作。期间我参加了做毛主席象章,全程工作都有参与,手中还有不少纪念品呢。
68年12月5日报名武汉首批知青上山下乡,我们站在卡车上,市民在两边夹道欢送。下放到湖北京山罗店三合村锻炼,我们有四个女生邀在一起,下在一个生产队。我们四个女生成终生好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克服过许多困难。
71年1月被武汉市教育局抽到武汉实验师范学校就读数学专业。又当了学生过起学生生活,印象深的是宿舍里有一台风琴,我自己学会了弹琴。
72年1月被分配到武汉四中任教高中数学,同时进入业余大学继读大专学业,继续当学生,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学员。为区数学教研室开办过数学竞赛讲座。被评为高中数学高级教师。当班主任,曾被评为硚口区优秀班主任。在武汉四中工作直到退休。
翁晓萍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