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发电时怀念覃应机同志》翁长溥著
《龙滩发电时怀念覃应机同志》作为优秀文章被收入《中华英模创新人才榜》(理论创新与实践篇),并获一等奖。(P971一P975)中国领导与决策科学研究会 中国西促会调查工作委员会 中华英模创新人才榜编委会 二00八年三月
《中华英摸创新人才榜》 中国国际传媒出版社 2008年 2月第1版
《龙滩发电时怀念覃应机同志》翁长溥著 2007年5月
著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对最关心的大事希望死后也有知。龙滩水电站开工之日,我未应邀前去参加庆典,而是到覃应机家去,在他的遗象前鞠躬吟诗“红河忠骨涌,九载巨波横,今日龙滩起,苍松慰俊英。”龙滩水电站发电时,我又再次到他灵前去“慰俊英”悼念。
覃应机是出生于红水河畔东兰县的壮族红七军战士,全程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主席、广西区政协主席,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为他出版发行人的《忠心耿耿为人民》一书中,有他的遗著《论红水河开发》序。他1992年逝世后是遵他的遗嘱把骨灰葬在龙滩库区的红水河内。龙滩工程开工前9年他已逝去,又未亲抓实干过龙滩土程的勘测设计工作,但今天建成了仅次于三峡工程的特大龙滩工程,却不应忘记了覃应机的历史贡献。长江三峡自古有名,三国时期的刘备是白帝城托孤,唐朝诗仙李白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月还”;《水经注》一书更作过具体描述。至于在这里建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早已提出;建坝先行者美国的萨凡奇博士1945年就亲临视察提出过建坝报告;大跃进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过建坝讨论,随后周恩来总理又亲自带领专家去沿河考察。但在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上争论了34年,到1992年才正式确定兴建三峡工程。“云贵高原泻巨瀑,奔腾呼啸千峰过”“河低难灌溉,滩急苦航通”的红水河,沿河的县城几乎全不临河,历史上属蛮荒之地,人迹罕至。沿西江、浔江、郁江、右江而上至百色,才是邓小平到白色的水上通道。至于龙滩,探险的水力资源普查者,在1956年的普查报告中才有了红水河龙滩。但到1960年的红水河干流规划报告中,岩滩梯级回水至百朗,又淹没了龙滩坝址,在水利水电规划报告中已沒有龙滩梯级了。今天此一持大工程发电了,关心者对其鲜为人知的早期历史应有所知。现从“覃翁缘”中叙述我对覃应机的亲历实感如后。
一、一位罕见的尊重科技人员求真务实的高层领导者
覃应机主动与我深交,始于1960年初在西津水电工地,他任广西区党委书记,政府副主席来正忙于反右倾斗争而放松了施工的工地蹲点,长达十多天。我是单独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要来的技朮干部,时任西津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党委委员,那时已是困难时期,我也要自己动手种玉米、木薯和养鸡。他住在我家隔壁,除不时找我谈话外,每餐他都要到我家门口来叫我去陪他进餐,在那北京极缺肉食的时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横县县委特为他每餐备了酒肉。他临行前向局党委谈了他蹲点后的意见,其中有一条是已被江水冲毁的小围堰不要再恢复了,他走后我对党委说此条不能贯彻。懂他的同志都说:他的指示如军令,是不能不贯彻的。我说由我个人向他负责,应立即恢复。同志们亲眼见到他对我的态度,就同意我意见并执行了,小围堰恢复后,我到南宁他家去作了专题汇报。他说这条意见是工地上一些人把他说动了他才说的,你翁总是专家有实际经验,说得更有道理,又直接负责,你做得很对,今后对类似问题,该否定的你就大胆否定。
他如此异常的实际表现,就异常有效地改变了我原来的态度。我曾得到三门峡工程局党委的许诺,在广西干完一个工程后就调我回原单位,我只是出点子当参谋,凡较大的事都要请书记、局长拍板后才贯彻执行。覃应机使我在思想上引出“士为知己者死”,在工作上认为有了特殊后盾,我就转变为对工程大胆负责的不计较个人得失了。尔后就逐渐发展成为直接联系,他抓西津工作更多更直接了。我到南宁去请示问题,他不能解决的就帶我去见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府主席韦国清,因韦国清在越南奠基边府大胜法国的战役中立了大功可以直通中央领导。西津1960年所需的大量钢材水泥就是他以区党委名义直报党中央,由周总理亲自批示给水电部党组书记,在水电部直属项目中挤来解决的。因此周总理逝世时我曾赋“关怀我壮乡,跃进史无前,斩断郁江流,亲手作支援”。西津土建顺利进行已到装机时期,苏联供应的机组由不断到货变为长期不再到货了。因此我去北京水电部了解到,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供应西津的主机运到中苏边界就卸下车来,在等中方落实如何付款,这是水电部不能解决的。当时韦国清也出差北京,我才找去向他汇报,他立即叫我代他起草致老战友外贸部叶部长的信,由他亲自出面在京解决了此一关键问题。
水电部对西津安装此一进口新机又无苏联专家是非常重视的,派出曾留学苏联的水电总局机电处副处长林汉雄来长期蹲点。覃应机对林十分亲善,出差桂林时还邀林去桂林观光并陪吃别有风味的马肉米粉。林向我透露,水电部领导已向广西领导洽商,西津发电后要调我回部工作。
覃应机到工地来找我说,原定厂长、长征干部梁岐要外调,要我兼任电厂厂长。被我拒绝后他就大拍桌子恕对我说:“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给你配个副厂长,你陪养他能任厂长后你才能走”这是他唯一的一次对我强迫命令。西津电厂发电时,西津水电站验收委员会主任覃应机亲自来主持庆典,在宴会上他亲切地频频向我和林汉雄敬酒。更令我惊异的是,在林彪坠机事件后林汉雄在家纳闷待审时,覃应机出差北京时还顶风到林家去看望汉雄。覃应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求真务实,无私无畏,真心诚意地团结感动科技人员来做好建设工作,是突出的范例。使西津在大跃进时全国上马的大水电站中,不止是最顺利及早投产发电,工程质量又最好,投产后还创造了新机投产连续500天的无事故记录。为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开发红水河树立了信心,赢得了信任。
二、规划红水河确定特大龙滩工程的先行者和主心骨
1966年6月我被調到广西水电设计院任院长,此时正值强调三线建设时期,广西的三线是河池地区,水电部门在开发龙江的水电梯级,交通部门急于开发红水河航运,覃应机向我交待,到红水河上去规划选择像西津那样发电航运相结合的梯级。但四个月后我和覃都因WG全而靠边站了,在这四个月里我极少在院内办公而是帶着人到野外去勘查,着重是红水河,也第一次勘查了龙滩坝段。龙滩位于天峨县城附近,既不通航也不通车,是乘车到南丹县后,靠长途步行到天峨县城。陪我的是曾作过龙滩地质工作的同志,在天峨县实际体验了他们以前的打油诗“好个天峨县,一家米粉店,半夜鸡声叫,全城都听见”。龙滩发电时应不忘四十年前的此一情景。
1971年广西革委会安排我从“五七”干校到生产指挥组开始工作了。此时,覃应机也已恢复工作任区革委生产指挥组副组长,我才得知他一恢复工作就关心过问我。他并亲自出面把我爱人从南丹调回自治区工作,并为我家安排住房。我出差时还有人为我安排用车。对此殊遇,令我太感动了。此前的文革大动乱对红水河的三线建设工作并未停止而是在乱弹琴,交通部门在进行航运梯级规划水电部门在进行水电梯级规划,各干各的经常扯皮吵架。由于有了覃应机,刚恢复工作的我,就该否定的就该大胆否定,大唱反调。红水河上建成的第一个工程恶滩航运闸坝1972年通航剪彩了,又在建上游的百龙滩闸坝。我去实地观察后对生产指挥组领导说,两年内恶滩必将垮坝,百龙滩闸坝应立即停工,引起领导者不悅,但两个月后恶滩就发生了垮坝事故。1972年水电梯级规划已完成,选择百马为首期开发项目,并已列入国家计划,进入了勘测设计队伍正在进行现场设计。老水电厅长蔡勇为约我一同去百马现场考察后,临别时我就当众说,这里不宜建低坝,应另选坝址。当时规划的龙滩正常蓄水位为300米装机90万千瓦,我虽觉得小了但留待以后研究。
由于我的上述活动,覃应机在1973年初就主动站出来,提出应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红水河的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周光春任组长,翁长溥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蔡勇为、周华彪、王子波为领导小组成员。因周光春是曾在中央机关和大区任过领导职务的经济行家,现任生产指挥组副组长,翁长溥是要担负实际工作的广西著名专家,三位厅长只为领导小组成员也就无异议了,从而正式定案。各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到生产指挥组来组成办公室,由我领导开始了工作。他就这样的亲自组织了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工作。我主持办公室工作后,由于已建成的西津电站还有一半装机容量沒有装机发电,建设大电站并不急需,龙滩以上自然条件既复杂,库区又要淹邻省,我建议此次规划的范围为由大藤峡到岩滩,取得了领导小组开会认可,到了1973年我自已也未主张研究龙滩的开发。
这次规划工作使我分别考察了各河段的坝址两岸,红水河原来只有某河段通航,某时段通航,载货下航空船返航等航情。1973年11月预计流量在1000立方米/秒左右,是较易航行的时段,我请交通厅认真挑选船只船员,组织了一次由恶滩上航到岩滩的沿河考察。不只要领导小组内的人员参加,也请到了新上任的建委主任吳赞之参加。起航前,船长谈了注意事项并给每个人发了随身救生圈。起航后,除看沿河各坝址是观察者要求上岸外,每逢险滩船员都要我们上岸步行过滩后再上船。“岩滩岩滩,十船过去九船翻”。我们在山腰惊险的小山径上走了很长时间,这样的观察才使我认识了红水河的特征,使我感到红水河的上游特别需要建高坝大库。
由云贵高源流入广西盆地的河流是河陡滩多流急,在岩滩以下又是地质上进入了岩溶地区,形成河谷深切。有的河段在枯水时期河面宽度只有40米而水深却有80米,闻所末闻。岩滩以下的洪枯水位变幅值均大于40米,都安水文站处竞大于53米。人民都知道水电站的枯水期出力小,洪水期出力大,在此一河段是流量增大使水电站的尾水位升高,运行水头减小,出力降低,以致不能发电。选择百马电站时,设计人员只看到谷窄工程量小,军代表看到山高深谷正利于三线地区备战,设计出来的电站出力在一年中都沒有一天能达到,洪峰时甚至等于零。此次规划工作,以否定交通厅的梯级规划,否定水电开发从百马开始,建议水电与航运相结合的大化梯级为首期开发项目而结束,回答了覃应机对我曾有的指示。在我自已思想上,产生了在上游应规划一个很大的水电站,不只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其下游电站群的特殊需要的调节功能。在此一规划工作期间,覃应机还把我作为他对上下游邻省的代言人。1973年广东省一位领导同志持广东省委书记丁盛致韦国清的亲笔信来南宁,请广西支持广东的西江三榕峡水电站水库回水要淹到广西的桂平。由覃应机主持会议研究,他指明我作系统发言,他只不断点头,使广东客人扫兴而归。后来,水电部在贵州兴义对贵州省的大三线建设项目,南盘江(黔桂界河)上的天生桥低坝水电站的设计召开审查会议,他又点名我出席。我在会上看到重谈此一河段的规划,支持九局设计院为将来的天生桥高坝留足余地的主张,极力反对水电部的相反意见,获得与会者的支持,从而给天生桥高坝留足了余地。
至1978年,广西又成立了水利电力规划小组,农委主任蔡勇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水电厅内。我被指名为办公负责人,我丢开在区建委的全部工作,专门到集中了36人的办公室去主持规划工作。此次规划的范围是由南盘江天生桥至黔江大藤峡河段。此时广西水电设计院已做了若干龙滩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龙滩蓄水位在按280米、300米、330米比选。由于我在上次规划中形成的观念,我确定此次规划工作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是龙滩的正常蓄水位。我请长期从事龙滩地质工作的光耀华,对坝区和库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没作详细介绍,以探索高坝大库的技朮可能性。他积累的大量资料和意见,使我提出龙滩蓄水位按375米、400米、440米作比较研究。指定很熟悉红水河水文水能情况的查其昌作水能经济计算,比较这三个水位的经济合理性。主管计划工作的区政府副主席周光春得知后,很快找我说“老翁呀!龙滩的蓄水位我采纳了设计院的最高水位,并已亲自到水电部去说过,龙滩就按330米赶快做设计,已经取得部里的同意了。对此就不要再变了。”我说“龙滩的蓄水位都不再研究,现在还要我研究什么呀!”可见1978年时广西和部里的龙滩大水电站也就是100万千瓦级而不是当今的600万千瓦的特大级。我这样对上出言忤逆我行我素,是因为我有后盾覃应机,事后向覃汇报,得到了覃的支持才继续坚持工作下去。查其昌的计算结果,概言之,特大龙滩的下泄流量,不到洪峰入库流量的一半,是原枯水量的4倍多。红水河梯级规划的格局从而形成了,上游靠天生桥水库和龙滩水库联合调节以龙滩为主,以岩滩作为反调节水库,再以下的各梯级均按径流式水电站布置。龙滩的正常蓄水位建议采用不完全多年调节的400米,即不只可以把洪水期的水调到枯水期用,还可把丰水年的水调到枯水年用。1979年夏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后我回到区建委工作,留给办公室的具体文字整编工作,1980年提出了文本报告,特大龙滩规划才从而形成。在此一时段,水电部也看上了龙滩,1978年确定,龙滩水电站的没计工作由部属三三0(后改中南)水电设计院向广西水电设计院接管,于当年底交接完毕。该院接管后原不相识的王三一总工程师就主动给我写信联系。红水河梯级规划基本格局的形成的实际主导者是覃应机。早在1959年,当时北京水电设计院进入大藤峡工作后提出修高坝大库方案,他就坚决反对并说气话“你们把广西全淹了,效益就最大了”,据此我一开始进入红水河就先看大藤峡,其库区是广西盆地的盆底,实在大淹不起,我每次规划都把大藤峡规化为径流式梯级。在三线建设时期是他首先向我指示发电与航运相结合,重新出来工作后他又实际坚持下去。龙滩库区是广西盆地的北壁,河谷多为沒有耕地和居民的陡坡高山,淹沒损失很小,他自幼生长在这一地区比我更请楚,不怕建高坝大库。所以我认为他是规划红水河确定特大龙滩工程的先行者与主心骨。
水电部分为水利部与电力部后,针对红水河梯级规划報告,1980年水利部(80)规字第55号文报到了国务院。指出“大藤峡是关键”“具有不可代替的防洪作用”即当时他们在报纸上一再宣传的建设流域性控制工程的治水方针,甚至以大藤峡的防洪作用含南宁市和湘桂铁路的谎言把大藤峡水电站的名称也改为水利枢纽而积极推荐。1979年在伦敦和纽约已出版了《人类防洪》一节,提出不要再筒单地依赖防洪工程控制洪水,而应以更大的注意使人类适应于他们本身的洪水环境。筑坝防洪先行地区的欧美已改变了旧观念之时,我国已建成黄河流域的控制性工程三门峡还未总结经验,1980年既积极主张建设三峡工程来控制长江,又积极推崇以流域性控制工程大藤峡来规划红水河。我按广西区党委领导同志的要求,就针锋相对地写了一封批评长信给广西领导并抄报给水利部、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党组7月26日就把我这封长信美言推荐给国务院赵紫阳总理并中央财经小组各同志,这就导致了国务院破例地组织了全国性大会审查,国家能委、国家计委共同主持的审查报告,对龙滩蓄水位“暂定400米并研究分步实施的可能性”。国务院1981年11月24日批文除同意审查会议报告外,还指出“红水河的开发方针总的以发电为主”“是解决华南地区能源的一项战略措施”,应积极列入国家计划。从而特大龙滩工程在全国突起了。覃应机促成的红水河开发格局不只与欧美的实践经验相符,也正是当前我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治水方针,因为他生在红水河,工作在红水河又认真务实,才葬身在红水河。1984年10月,根据中美合作协定书来我国红水河考察的美国田纳西代表团考察后对我国说,红水河规划得很好,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加快龙滩的早日建成。代表团长原白宮能源顾问S.戴维.弗里曼甚至悲叹“龙滩工程这样优越的电源点尚未开发,让水白流,深为可惜”。国际能源权威专家在催我国快建龙滩工程了!
三、寄望龙滩早发电以至遗嘱后辈
我在广西建委工作时,他对房建工业化,考察罗马尼亚回来后大力推行大板建筑,在一区大板建筑群试点时叫我参加,一区完建后正在大力推广时,他与煤炭部副部长共同确定的开发合山煤矿王所竪井的大量深层煤时,1978年元旦我劝他一起去现场考察研究后,当场就确定取消。他虽对我如此信任,我却成了在广西领导层中很有争议的人。1980年夏电力工业部来函洽调我正合我技朮归队愿望,我巧妙地使建委副主任直接去请示对我很反感的管组织工作的区党委副书记赵茂勋,使我9月份就到电力部报了到。后来获悉覃应机把这位建委副主任叫去批评了半天,我认为他是想像西津工程那样与我合作开发龙滩末遂。到电力部后,我为“西电东送”主动请求去任了部属昆明水电设计院院长。我在此任内的工作概括为“突破闭关鲁布革,漫湾启动澜沧热,向东送电天生桥,且避旧属赞人杰”。我不顾众议接受了黔桂界河南盘江上天生桥高坝设计任务,去现场踏勘的心情是“睽别雷滩已六年,河山末改旧时颜,已悲两鬓挂霜雪,犹恋天生不解缘,一曲凯歌鸣龙首,万千能量耀华南,老牛但怕夕阳短,竞自奋蹄不用鞭”。是六年前覃应机促我首次踏勘天生桥雷公滩呵,而今老也。1983年广西召开大化水电站发电庆祝大会邀请我与会,但我因背着覃应机离开广西而想避开覃应机。迎宾宴是在一个大厅内,我晚到进门前先偵察到覃应机所坐位置后,才选离他最远的桌位背向他坐下,但他端着一杯酒穿越许多桌位来到我身边很亲切地说“老翁呀!我向老酒朋友敬酒来了”。离开南宁时,当时的政府主席韦纯束又在明园饭店为我饯行,希望我回广西工作。我已进入60高龄,李鹏部长已帶信给我,为照顾我落叶归根,要调我回成都任部属西南电管局副局长。我回昆明后,仍以《蝶恋花》代信回复了广西的领导同志们。“斩断郁江曾引路,筹化红河,踏遍滩无数,喜庆筵前环四顾,应机敬酒亲如故。今日邕州花万树,含笑盈盈千万和春住,崖边苍松虫未蛀,赴盛方不春光负”。“应机敬酒”促苍松的我叶落壮乡了。我是“深念壮乡谊,风云八桂经,耆年梓未返,关隘奉丹心”。奉丹心再不是应机为我书作序中所说的“踏遍红水河两岸的山山水水”了,龙滩开工这个关键问题很难,应机已是古稀之年了,我应献余热要去拜遍与之有关的家家户户了。
1984年我刚调回广西,就有国务院领导同志到广西视察工作,6月4日我就根据“突破闭关鲁布革”的亲历经验和了解到国外对龙滩的积极性,写出《建议利用外资开发龙滩水电站》的意见书,请广西领导同志阅转国务院领导同志。当时有开发广西平果铝的呼声,我又致信广西计划、工交、水电的负责同志,建议他们如何把开发平果铅同龙滩的电相互结合起来。1984年9月22日水电元老李锐上书中央领导同志《再谈三峡工程》中,就指出不论兴建三峡工程与否龙滩也应列入“七五”计划兴建。从而可看出当时的全国形势,三峡和龙滩在争先,龙滩无论如何也应列入“七五”计划兴建。1985年在北京召开了龙滩可行性报告审查会议,这是列入“七五”计划的前期工作。我以广西首席代表赴会。会议一开始就传达赵紫阳总理的指示,他的态度是积极的,并叫学习美国的纳西模式。会中讨论,各方面对蓄水位的意见,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统一,热心于三峡工程的会议主持人水电部长钱正英,末按国务院早已审批的研究分步骤实施的可能性组识研究,而是总结为等各方面对正常蓄水位协商一致后,再批可行性报告,以列入国家计划。
“七五”时期实际成了确定正常蓄水位各方面拉人视察协商争论的时期,我也拜过若干门。库区的贵州省是关键,1986年我就冒昧写信给当时的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因为他是水电出身,我晓之以理,建议他在贵州领导层中做些协调作。1987需电的广东省副省长匡吉,来南宁出席天生桥一级如何合资开发时,他随身的主要助手省电力局副局长罗绍基来南宁当晚就找来对我说“广东省的兴趣不在天生桥而在龙滩,愿对龙滩投资70%以上。”正合我意,我就一再找罗绍基作深入具体研究。当各方面多次协商难以达成一致后,因我陪李鹏视察过龙滩坝址,11月24日就给当时李鹏副总理寄去一首诗来动之从情,诗曰“曩者勘查红水河,七军烈裔莅天峨,龙滩欲铸降蛟鎖,南海争传开放歌。竹在心胸何踯躅,壁截云雨莫蹉跎。雄流化电狂欢日,再度登临吊逝波”。此诗后来在香港公开发表时题名为《丁卯致李鹏同志》。我在“七五”时期的活动事前均未与覃应机联系,但他事后有知时都很高兴促我不断奋斗。“七五”时期末成立了能源部,该部提出要把龙滩列为后10年全国最优先的开工项目,从而列入了“八五”时期的开工项目,蓄水位400米,按10年前的“研究分步实施初期蓄水位定在贵州省原主张的375米。
“八五”时期初,龙滩工程已列入国家计划,从而成立了筹备处在工地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覃应机是1992年11月8日逝世的,在他逝世前半年就与我谈过,他曾找当时的区政府办公室的副主任告诉我,成克杰在政府办公会上两次说:“翁总是我们广西永不离退的终身翁总”。我理解为覃应机感到自己在世已为时不多后,希望成克杰也像他一样,与我合作来抓龙滩工程,这是遗嘱后辈呵!令我感动。1992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后,国务院邹家华副总理就指示龙滩工程的建设方针是“小步走,不断线”了。北京的知情的水电界老同志纷纷质问我“对三峡工程,那么多人大代表投反对票、弃权票,你们广西的人大代表为什么还投赞成票,上了三峡哪里还有钱建龙滩!”。我向广西人大代表了解,据称“是成克杰向我们作的动员,后来才知道广西上当了”。他出席全国人大前半年覃应机就找他作过遗嘱,但他讨论三峡工程前后都沒向比较熟悉三峡工程的我通过气。龙滩比三峡早列入国家计划,比龙滩大得多的三峡工程却比龙滩更早发电。他在向广西人大谈“九五”的电力发展时,还把原来的“水主火辅”方针改为“水火并举”瞩目核电了。1995年11月我写出《广西跨世纪能源建设之我见》提出“抓紧龙滩,百色两个龙头作为战略重点”,在广西公开发表。从而得罪了成克杰,1996年他就要我离休了。向我传达的计委主任又说离休后仍给我保留办公条件。我理解为离休是成的独断,覃应机的遗愿在领导层中仍有影响,我采取人离心不离,继续献余热的态度直至今日。龙滩工程“七五”未开工“八五”未开工,到了“九五”末期的2000年仍未开工,当年10月我和原政府主席韦纯束,原顾委会主任黃云等一批老人相约去龙滩工地看看。我在工地吟诗“云贵高原泻巨瀑,奔腾呼啸千峰过,龙滩享誉世已久,西部今唱开发歌;耋耄相伴齐呼吁,壁截云雨莫蹉跎;雄流化电东送日,再凌天池赏湖波。”由著名书法家黄云书赠龙建公司后返邕。一回到南宁就看见《人民日报》报导,已在贵阳市召开了全国“西电东送”会议,所提到的工程名称中竞无龙滩之名。国务院批文早已指出开发红水河是华南能源战略,召开“西电东送”会议既不来红水河开、急待开工的龙滩之名也不提,这是我国在河流开发体制上既有水与电的竞争,又有地区之间的竞争,各找各的支持者。我立即写出题名《“西电东送”要昂起龙头》的长文交《红水河》杂志立即发表。释义龙头是指“西电东送”是接力赛的过程,龙滩握的是接力赛的第一棒,急待开工的龙滩工程建成后,必将促进云、贵、川、藏的特大水电站不断连续开发。此文发表后,我所知道的是引起了北京学朮界的重视,在2001年5月的北京第二届中国现代精英文库代表作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奖,在北京世纪精英科学档案馆永久性陈列。
在朱镕基总理要早建快建龙滩的指示下,龙滩工程2001年开工了。施工到2004年,北京的水电界同志通知我已出现一次建到蓄水位400米的大好形势。为此我于3月23日抱病写了《为龙滩上书胡总书记》,抄报温家宝总理。2006年8月大藤峡提上议事日程了,9月2日我又《为大藤峡致信汪恕诚部长》,坚持覃应机早有的正确主张。
四、结束语
1.上述往事回顾,是“覃翁缘”的历史展现,覃应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沒有他,1964年我就按三门峡工程局的归队承诺转战到四川大渡河龚咀电站了;1971年三门峡老同事王英先任葛洲坝工程局政委时,就已通过水电部领导亲自出面,向广西洽调尚在“五七”干校的我了(见拙著《苍松吟》第6页)。只有覃应机才留住了我的人和心。我历经“文革”苦难后一出来就承担红水河规划工作,年已半百之人,作技朮工作即可,何必去得罪“文革”后掌权的方方面面。规划工作结束后我就离开了广西,是由于“桂岭春风难越渡,一付愁肠,岁月滔滔去”。即当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性春风还吹不进广西来。“覃翁缘”在广西内部也是有非议的。他曾为我被责,他逝世后每年春节我都要去看望他的遗像和遗孀韩炜同志。今天回顾往事是为了继往开来,在当前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时,晚辈应不忘忠心耿耿为人民的覃应机。
2.现在庆祝龙滩发电,我祝贺其建设者远胜于以往的我辈。装机容量相当于西津电站的30倍,从截流到发电的工期还比西津少一 个月,科技和管理成就又多有新突破。为企业赢得了信誉和竞争力。
3.寄望于未来:对龙滩水电站,希望有关方面继续奋进,早日实践按正常蓄水位400米运行。广西的水电开发高峰已过,今后要着眼于“西电东送”入桂了,希望及早建立联系渠道、合作平台、促长期形成的水电建设力量西进。我国东部沿海各省的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完了,在瞩目抽水蓄能了,但在西南五省区可开发水力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而开发率还很低,只15.4/%。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龙滩的开发往事,可供参考。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河弯处,裁弯取直一级开发的墨脱电站,装机容量438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源点,早已为国际能源专家瞩目。但我1989年6月只看了一段“久慕雅江天际悬,亘绵两岸扼群山”,因交通太难未能如愿到墨脱。在青藏铁路已经通车,三峡龙滩相继发电之后,寄望加强其前期工作,早曰按国际贯例的深度提出可行性报告。使世界屋脊上的能源瑰宝极早光辉于世。投资、技术和电市场均宜向外开放,希望能引起国际性合作开发!
摘要:
“红河忠骨涌,九载巨波横,今日龙滩起,苍松慰俊英。”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为他出版发行人的《忠心耿耿为人民》一书中,有他的遗著《论红水河开发》(翁长溥著)序。”
“今天建成了仅次于三峡工程的特大龙滩工程,却不应忘记了覃应机的历史贡献。”
“一位罕见的尊重科技人员求真务实的高层领导者”
“你翁总是专家有实际经验,说得更有道理,又直接负责,你做得很对,今后对类似问题,该否定的你就大胆否定。”
“覃应机使我在思想上引出“士为知己者死”,在工作上认为有了特殊后盾,我就转变为对工程大胆负责的不计较个人得失了。”
“我到南宁去请示问题,他不能解决的就帶我去见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府主席韦国清,因韦国清在越南奠基边府大胜法国的战役中立了大功可以直通中央领导。西津1960年所需的大量钢材水泥就是他以区党委名义直报党中央,由周总理亲自批示给水电部党组书记,在水电部直属项目中挤来解决的。因此周总理逝世时我曾赋“关怀我壮乡,跃进史无前,斩断郁江流,亲手作支援””
“云贵高原泻巨瀑,奔腾呼啸千峰过,龙滩享誉世已久,西部今唱开发歌;耋耄相伴齐呼吁,壁截云雨莫蹉跎;雄流化电东送日,再凌天池赏湖波。”
“上述往事回顾,是“覃翁缘”的历史展现,覃应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我认为他是规划红水河确定特大龙滩工程的先行者与主心骨。”
“他逝世后每年春节我都要去看望他的遗像和遗孀韩炜同志。今天回顾往事是为了继往开来,在当前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时,晚辈应不忘忠心耿耿为人民的覃应机。”
“寄望于未来:...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河弯处,裁弯取直一级开发的墨脱电站,装机容量438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源点,...寄望加强其前期工作,早曰按国际贯例的深度提出可行性报告。使世界屋脊上的能源瑰宝极早光 辉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