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红水河開發》翁长溥著
广西科学技朮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2月第1版 ISBN 7-80565-267-8/TV.1 定价:1.75元
<提词>
九洲無水不相知 湖泊江河沟洞溪
最爱长滩洄溜險 尤憐高峡瀑流奇
山川顽石看何厭 日夜涛聲聽入迷
从未关心风月事 却曾八載醉于斯
秦城舊句奉题
翁长溥同志红水河開发論文集
李 銳 一九八八年春
<红水河规划梯级布置示意图>
<序>覃应机
红水河是我国南方具有丰富水电资源和较大航运潜力的河流,沿江一带的山区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因此,开发红水河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未能得到开发利用。到了6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在进行三线建设的时候,红水河的开发日程终于开始了。
我们组织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红水河流域规划。实施红水河建设。翁长溥同志亲身参与了这项宏伟的建设事业。他于1958年来到广西,足迹踏遍了红水河两岸的山山水水,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长溥同志是广西水电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工作中,他既重视经验的积累,又重视理论的探索。这本《论红水河开发》,就是他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结晶。这本书对广西水电工作者,对关心红水河开发建设的人们,都将是一份极好的资料。
<作者的话>
198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也是我到广西工作30周年。回首往事,唯我《蝶恋花》中如下之句堪记:
“斩断郁江曾引路,
筹化红河,
踏遍滩无数。”
1966年西津水力发电厂第二号机投产之后,我到广西水电勘测设计院任职,一到任就被告知,覃应机同志要我去红水河中上游选一个水电站,结合开发红水河的航运。筹化红水河,引人入胜,谁知浩劫临头,我被迫离开工作,达6年之久。当我1972年重新出来工作时,红水河开发已经搞得火热了。恶滩通航闸坝开了竣工祝捷大会,第二个航运梯级百龙滩闸坝正在开工,百马水电站的设计工作正在现场紧张进行。“文革”风骤,无所不及。当蔡勇为同志邀我去看百马坝址,我当时就说,该另外选一个地方。再去看恶滩工程,我当即向领导汇报说,不出两年原深水河槽的坝段必将垮台。时隔两月就不幸言中了。又是覃应机同志主动提出,红水河开发当前如何搞,要把航运、水电统一起来先作规划,并指名我具体主持此事。这次规划的范围,包括了红水河下游的黔江和上游的南盘江至天生桥高坝的库区。规划的结果,收入《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报告》,由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上报。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此后,我有一段时间,离开过广西,但并沒有离开红水河开发的工作。
滩,首先指自然的滩。人们知道红水河上有龙滩、岩滩等,其实,最下一级的大滕峡叫弩滩,最上一级的天生桥也可叫雷公滩。有人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我曾说过,我自已凑的几句诗,是脚板皮跑出来的;规划自然也要靠脚板皮在大地上去画;我评阅工程师的论文,首先着重的是看他写在地表上的论文。我们在“滾滾红河水,绿波涌地苏”的红水河中上游考察时,向前看,山重水复疑无路;向上望,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周光春同志的七律就写下了两联:“深峡山高曰照少,险滩湾陡暗礁多。中流柱石排横浪,两岸悬崖打旋涡。”且行且议,吴赞之同志就写出了“河低难灌溉,滩急苦航通,水足不能饮,魚肥亦是空。”另一次,我由柳江下航转红水河上溯,有《卜算子》对比这姊妹江河“融柳水清清,舟下飘彩云,最是诗情画意时,曦照托烟霭。红眼望宾客,吼闹权相待,万代千秋易暑寒,暴烈根难改。”工程师的劳作也属创作,同样需要自然激起闪念去进行追思,这是先进的遥感技朮所不能提供的。滩无数,也含踏的次数,头发也踏白了,自有所感。1982年我重访天生桥各坝址有感“睽别雷滩已六年,河山未改旧时颜,已悲两鬓挂霜雪,犹恋天生不解缘。一曲凯歌鸣龙首,万千能量跃华南,老牛但怕夕阳短,竞自奋蹄不用鞭。”
滩,另一种含义是把红水河开发事业比喻成一只航船,它的前进,也要经历重重滩险。有人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红水河规划工作一开始,就纳入实际工作。1973年,停百龙滩航运梯级施工,改百马坝址;1978年规划工作初期,就修正在建的大化水电站的装机规模,并把正在设计的岩滩水电站的正常蓄水位,同红水河规划的初步构思协调起来。因此,不是风平浪静的,分岐与论战是不可避免的。龙滩库区伸至黔桂界河,正常蓄水位久未取得一致意见,我当时正努力写明道理,疏通有关方面,谋求协调。并于1987年底致视察过红水河的当今总理李鹏同志:“曩者勘查红水河、七军烈裔莅天峨。龙滩欲铸降蛟锁,南海争传开放歌。胸有成竹须秉笔,璧截云雨莫蹉跎。雄流化电狂欢日,再度登临吊逝波。”在红水河开发事业这条航船上,我充作坐在舵手身边的一名引航员,不断地观察、思索、说说、写写、对某些感性认识,有时还奢望上升到理性认识。
今天把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若干文章,汇编成一本小册子,取名为《论红水河开发》,奉献给读者,也许是有益的。主要用意,还不在于为红水河开发提供文史资料,而是鉴于红水河开发正方兴未艾,来日方长,龙滩水电工程的开发,迫在眉端。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事业单位,人员会不断更新;从国内到国外,考察团会不断地来访。把自以为是的一家之见提供参考,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望能有所俾益。这16年来的文章,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不是指具体问题的结论,而是指在那个言必方针的年代里,我一开始就坚持“方针应该产生在研究问题的未尾而不是规定在先头。”踏地前进较之滑翔前进得来的意见,要实在的多。对论战对方,不管是谁,我总是坚持实是求是。
文章中的某些急见是已被采纳并实现了的;也有未被采纳的。采纳与否,并不是检验是非的标淮,历史实践才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对过去的文稿,有些数据与现在有较大的出入也不再校正;文章的排列不是按时序,而是按分类,河流规划是一组,从上游到下游的工程项目一组,综论性一组。
最后几篇文章,不是专门论红水河的,但在方法论意义上,与红水河开发密切相关。故一并编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1972年红水诃开发规划的主要结论,和在天生桥二级与龙滩水电站审察会议上的发言,虽然主要观点与文稿都是我自己的,但属于代表集体发言。论述岩滩和大化两篇,是与一些同志共同工作的成果,由我拟稿定稿的上报文件。我个人署名的文章,近年来也常向同行旧识索取资料核对数字。总之,其中包括着集体劳动的成果,恕难一一指名,对协助者谨此致以谢意。
1988年春
《目录》 对应纪念馆文集
一九七三年红水河开发规划的主要结论......(1)=141
红水河开发原则问题榷.................(10)=142
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防洪方针问题的探讨…(21)=150
关于红水河通航规模的议............(34)=143
红水河的特征、规划和开发序............(43)=144
在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上的发言....(50)=140
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工作的会............(59)=145
在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上的发言(67)=151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选坝阶段向广西汇报的要点...(72)=152
天生桥水电站的管理体制探讨.................(77)=153
建议利用外资开发龙滩水电站.................(88)=149
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开发可行性研究.............(91)=146
有关红水河龙滩水电站蓄水位问题的研究.......(97)=148
岩滩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正常高水位方案比较...(108)=154
在新情况下调整大化水电站装机设计的意见......(114)=155
红水河大化至恶滩河段不宜一级开发............(118)=147
在改革中加快红水河开发的步代................(122)=156
广西农村电气化试点县调查研究报告............(134)=201、70
要全面评价水电的经济性——评《重新评价水电的经济性》...(151)=84
红水河规划梯级布置示意图....................(0)
在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上的发言................(50)纪念馆文集140.
《国务院关于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的批复》
国家能源委、国家计委并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建委、电力部、水利部、交通部、国家水产总局:
国务院同意国家能源委、国家计委《关于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的报告》。开发红水河的丰富水力资源,是解决华南地区能源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应当列入“六五”计划和长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红水河的开发方针,总的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利用效益。在红水河的开发过程中,有关地区和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团结协作,振奋精神,艰苦奋斗,严密组织,精心施工,力求做到花钱少、见效快、质量好、效益大,为人民造福。
国务院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抄送:国家农委、国家经委、冶金部、国务院环保办。
(当水利部(80)规字第55号文报到国务院后,钱正英部长虽曾三次(1963年、1972年、1980年初)向广西要我凋部未遂,我有感恩之心,但我仍唯实写出己见,驳斥水利部的主张,因而得罪了我头上的神明。但导致了国务院破例地于1981年11月24日批准了我主张的《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见纪念馆文集124.)
<序>覃应机
摘要:
我们组织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红水河流域规划。实施红水河建设。翁长溥同志亲身参与了这项宏伟的建设事业。他于1958年来到广西,足迹踏遍了红水河两岸的山山水水,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长溥同志是广西水电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工作中,他既重视经验的积累,又重视理论的探索。这本《论红水河开发》,就是他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结晶。
<作者的话>
摘要:
滩,首先指自然的滩。人们知道红水河上有龙滩、岩滩等,其实,最下一级的大滕峡叫弩滩,最上一级的天生桥也可叫雷公滩。有人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我曾说过,我自已凑的几句诗,是脚板皮跑出来的;规划自然也要靠脚板皮在大地上去画;我评阅工程师的论文,首先着重的是看他写在地表上的论文。
工程师的劳作也属创作,同样需要自然激起闪念去进行追思,这是先进的遥感技朮所不能提供的。滩无数,也含踏的次数,头发也踏白了,自有所感。
“睽别雷滩已六年,河山未改旧时颜,已悲两鬓挂霜雪,犹恋天生不解缘。一曲凯歌鸣龙首,万千能量跃华南,老牛但怕夕阳短,竞自奋蹄不用鞭。”
滩,另一种含义是把红水河开发事业比喻成一只航船,它的前进,也要经历重重滩险。有人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红水河规划工作一开始,就纳入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