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给妹妹的信》
《改葬俗网上祭亲情犹在 留青山国盛家兴宜子孙》《魂归大海 生命恒远》《换一种方式告别》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是继墓葬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人类思想的一大飞跃,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爸爸翁长溥沒有遗嘱要买墓地、要立碑、要葬在哪儿。但爸爸明确地在正规出版物自己的回忆录《恶水缘》第217面中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将来我的骨灰…将在红水河内…。”当然是水葬流入大海。爸爸的遗愿顺应了2016年2月19日民发(2016)21号节地文件和2018年1目10日民发(2018)5号节地文件精神,他在2018年1月22日去世。 爸爸为人类奉献了毕生,誉满天下,去世也不占人类一寸土地。翁杰要买墓地要立碑是违反爸爸的遗愿,违反爸爸一辈子的先进性。我决不答应。经过一年讨论我更明确了不分骨灰,不占土地,要发挥爸爸一贯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响应节地生态安葬的号召。翁家三姐妹一定要尊重爸爸的遗愿,要让爸爸去大海的遗愿实现。不辜负爸爸对我们一生的教育。
翁晓萍于20190303
b《红色千子图被》
我认为我们自己的爸爸不能和烈士、军人相提并论,这是不一样的,他们流汗、流血,他们是用生命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注意是用“生命”保卫。翁杰太分不清轻重了,怎么能享受烈士、军人的标准呢?!记得在爸爸的追悼会上,我给爸爸买了红色的千子图被子要给爸爸盖上,翁杰说不能盖这个被子,要盖国旗。你去对石处说要盖国旗,石处连忙说:“不能盖国旗!不能盖国旗!国旗不是随便盖的。”幸好我买了红被子给爸爸盖上。翁杰记得吗?希望你不要再闹这种闹剧了。
c《荣誉会长牌》
翁晓萍 2019/5/26 22:42:00 浏览:48
《荣誉会长牌》
2017年下旬邮来《同济人》杂志,我看到2017同济大学广西校友会年会在邕举行的报道。徐副书记代表同济大学向荣誉会长陈雷卿、翁长溥;杰出校友授牌,有颁奖照片。爸病重没能够参加活动,我非常想让爸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荣誉会长牌。在网上没找到。我有事要离开南宁,心想她带有电脑,也可以找关系,就要她联系这事。我回来后没听到她有消息。我执着地又上网,又打电话到同济大学打听,终于找到了何劲松。他带两校友把荣誉会长牌和水果、鲜花送到我们家,我们很感激。爸爸亲自看到、摸到荣誉会长牌了。虽然他已经不能说话,但是他脸上露出了微笑。再次感谢何劲松等三校友。
另:看到爸发表文中有“从小生长在临江寺…”想到那次三人约去四川,我提议到爸爸故乡临江寺去,有人反对,幸亏坚持才去到临江寺。
另:看到爸发表文中有“预期未来,罗西北用生命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果经得起历史风雨的考验。”想到爸爸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果经得起历史风雨的考验。
d《声明》
爸爸翁长溥(19240811-20180122)于1997年10月广西科学技朮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 )新登字06号《恶水缘》第217面中公开表达了:“...我的骨灰…将在红水河内…”的心愿。爸爸在老年有行为能力时候对自巳的骨灰有明确表示,之后沒有其它的交待。去世后理所当然只能由我们来替爸爸实现爸爸的意愿。这是对逝者爸爸最大的爱与尊重。不听爸爸的话是最大的不孝,无法弥补。爸爸的意愿爸爸己经公开发表,不执行就是侵权。
翁杰竞说出“谁活到最后就按谁的主意办",这就是违反爸爸的意愿做强盗!
声明人 翁晓萍
e《微信给翁杰》20191119 希望我们都好好读爸爸的文章,虽然许多是我抄过的,但多读一次就多理解爸爸一些,每次都有收获。对爸爸更是理解更是崇敬。不要把爸爸看成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理解他的情操,理解他的感情。不要认为我们三人在争执谁输谁赢,要从爸爸的角度考虑。爸爸为红水河做的贡献很大,国务院批准他主张的红水河规划是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得到的。关于红水河爸写的文章太多了,好多我还沒找到,爸写给中央的信也有许许多多。爸爸和覃应机为红水河的开发做了无数的工作。要理解爸爸和红水河的感情,理解爸爸和覃应机的感情。爸爸产生骨灰撒红水河心愿后过了五年把它发表在自己公开出版的书上,是向世人表白心愿。我想说不要把爸爸看成灰,他是一个整体人,去红水河与覃应机相会,是爸爸的心愿,他只说了骨灰在红水河内,我们三个都要尊重爸爸,尊重爸爸的心愿,不要分骨灰不要让他缺胳膊少腿,他好去游山玩水。我们思想都要简单点,不要太复杂,按照爸爸说的办,大家都轻松,不听爸爸的话爸爸会生气的。我们应该让爸爸高兴,我们放下包袱轻松合好,一起送爸爸到他想去的地方。我们姐仨一起努力吧!(翁晓萍于20191119)爸爸一生跋山涉水,为祖国的水电事业奋斗终身。特别是为红水河的梯级水电站呕心沥血,现在滩滩建起水电站,高峡平湖风景好。爸爸看着自已辛勤劳动的成果,心情有多好啊,比关在家里好多了。更重要的是有爸“一生中最感情深的老友”在等着爸“敬酒亲如故”。有朋友好好聚比一人在家孤单好得多。让爸去游山玩水,会朋旅游吧!四海为家。天堂为家。
这是爸爸想要的,他和一般人不一样。
不然他不会告诉我们要去红水河。
他确实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呀。
那是因为我还沒有完全读懂他呀。
还要继续读。(20191120)
f《微信给翁杰》
20191206翁晓萍发言:“父母永远活在孩子心里,让我们时时想念悼念。”对啊!不是在坟头是在心里。《翁长溥传略》翁杰手上有许多,有你照片的我都交给你保留了,你拿出来看看这里面有:【广西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主管基建的政府副主席覃应机到西津长期蹲点时主动与翁建立了密切关系,并嘱翁可以直接找覃。】(翁覃缘)【他重新出来工作.后,在广西主编《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编制初期拒绝主管领导的不当指示,编印出来后又被水利部反对到国务院,他再反驳,最后获国务院批准。】(翁与红水河)【...他写了《论红水河开发》一书并出版...出版了自己回忆录《恶水缘》一书...】(翁的两本精心之作)这些是爸爸和覃应机、红水河、《论红水河开发》、《恶水缘》的密切关系。《恶水缘》里有许多爸爸和覃应机及红水河的故事,《论红水河开发》里有覃应机写的熟情洋溢的《序》。应该为爸爸和覃应机的友情感动,为爸爸开发红水河作的努力感动,怎么忍心不让爸爸实现他去红水河与覃应机“相聚”的心愿呢?!我们都只有一个目的,听爸爸的,让爸爸圆满。爸爸把《恶水缘》给了我们是要我们读并且“传承”的。你何时去南宁?我想我们尽快送爸爸去红水河。 睡了一觉醒来看到你的回复很意外。沒想到你会不高兴,我是说的真心话,不是挖苦话。在纪念馆和爸爸说话使我心情好很多,真不是靠坟头,而是靠心里,这是我深深的体会。所以我很理解把爱留在心里,土地留给后代。《翁长溥传略》是爸于20110424钢笔字给我认可的。所以我认为这是较准确地表达了翁长溥人物。想起初中时嫁嫁带我和肖中俊去墓地看外公,我沒和妈说过,妈一直也没去过墓地,后来来武汉也一直没提过去墓地,但妈对嫁嫁对小姨很好,我们家就一直沒有重视墓地的习惯。真的爱不是靠坟头。现在提倡不留坟头真的不是什么新意了。古时入土为安是把人埋入的,只能这样。现在科技发达了,我看过视频电化尸体连骨灰都沒有的,更先进了。
g《谈心》
20191206我的思想四个阶段: 1.爸爸去逝当初的考虑,认为父親为祖国的水电事业忠心耿耿奋斗终身,足迹踏遍:黄河、长江、郁江、红水河、南盘江黄泥河,骨灰入江河更有意义。翁杰说:“至于撒到江里河里,你们有问过爸爸吗?爸爸有过这样的交代吗?这是一种非常规的,你们认为这是爸爸的意愿?”现在很清楚爸爸告诉了我们。 2.接触到节地生态安葬理念后,曾想到上海海葬,并开了证明作准备。因为爸爸在上海入党、参加工作等,入江河也归大海,上海海葬仪式比较正规。存放骨灰堂也是节地生态安葬。但翁杰说:“谁活到最后就按谁的办”有点?? 3.看到父親写在《恶水缘》自己的心愿“…我的骨灰…将在红水河内…”。这是爸爸唯一说“我的骨灰”的唯一去处。于是坚定地认为爸爸的骨灰只能尽快去红水河,不能分骨灰!这是对爸爸的尊重。我想谢谢翁杰的提醒,在提出到上海海葬时,翁杰说这是你的想法吧?爸爸说去红水河呀,当即我就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我们一起送爸爸去红水河。这个决定我们三人沒有理由再放弃了。 4.父親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以身作则随时提醒自己是共产党员。例如“作为党员的总工程师,在质量问题上‘当仁不让’,就是党性表现”、“作为共产党员、工程师的我深感责无旁贷。”“我是中共党员”、“死也属于党。”(都有出处),爸爸的心愿顺应节地生态安葬,是党员带头移风易俗,我们应听爸爸的话“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应为爸爸争光。不辜负组织对爸爸的评价:“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爸爸永远离开了他无限眷念的水电事业,足迹踏遍了红水河两岸的山山水水,他和覃应机心心相念,怎么忍心不按照他的心愿把他送去红水河? 综上,我提议:我们姐仨在爸的两周年忌日把爸爸送去红水河。让翁长溥安心,让关心翁长溥的人安心。 翁杰你说可以吗?不要急着回答,好好想想再说。 翁晓萍 20191206
h《给妹妹们的信》 20191207
“应机同志,将来我的骨灰和您的骨灰,将在红水河内相聚。”是爸爸唯一说“我的骨灰”的唯一去处。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我们必须尽快把爸爸送去红水河与覃应机相聚,这是对爸爸的尊重。沒有理由不按爸爸说的办,不能残酷地让他等着。
翁晓萍 20191207
i我很反感我的那一份,你的那一份,爸爸是个整体人,他有他的情感和意愿,不能分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