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水缘》——水电总工程师回忆录 翁长溥著 广西科学技朮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7年10月第l版 (桂)新登字06号 ISBN 7-80619-526-2/K.9 定价:11.00元 封面封底画:郁江西津水电站
<照片>
(照片发在“名著文字”相册)
1.1948年7月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照
2.翁长溥近照
3.1958年8月,到西安观察三门峡模型截流后合影。坐者左起翁长溥、张海峰、王英生、雷
加(作家)、王庭济。
4.1958年10月底,中国水电部代表团在前苏联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截流工地。前排左三翁长
溥、左五李锐、左七季诚龙。
5.1960年4月,原水电部副部长刘澜波(左)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到西津工地视察。
6.1956年初,上海公私合营闸北水电公司实际结束时,与宋名适(左)、王兼士
(中后)、潘鼎新(中前)合影。
7.1967年在拉浪工地当工人。
8.1971年在“五七”干校当农民。
9.1964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视察已投产的西津水电站。
10.1963年元旦,翁长溥(左)陪韦国清(中)、覃应机(右)视察西津工地
11.1991年2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工程规模、枢纽建筑物与施工预审专家组专家在
三峡坝址上合影。中立者为组长林汉雄,其左白发者为翁长溥、右白发者为贺毅。
12.1981年在昆明与世界银行人员留影。左一哈里森、左二林国璋、左三翁长溥、左四玛特
利。
13.1989年初在南宁西园饭店同胡耀邦(中)切磋桥牌。
14.1983年3月,陪李鹏视察规划中的红水河各梯级,在广西域望天生桥高坝坝址。
15.1982年12月在天生桥高坝右岸勘探平洞口,左一翁长溥、右一陈国器。
16.注:1997年1月,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授与翁长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上图为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将翁长溥编入第12集《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的证书。
<目录>
前言
练羽篇
多难兴邦忆少时...............(3)
硝烟岁月上大学..............(18)
春风拂煦上海滩..............(34)
壮飞篇
技朮归队在黄河三门峡工程局....(63)
1958年访苏记...............(75)
大跃进时担任施工总工程师的体会.(91)
西津水电工程建设历程.........(97)
拉浪吟....................(177)
红水河梯级规划的历程回顾.....(184)
常思南流水 化电向东行......(201)
望乡篇
叶落壮乡..................(213)
我看三峡..................(223)
<前言>
在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两个特殊时期,我曾被全国性报纸以总工程师之名,推向读者。
一次是1963年5月14日,北京《光明日报》刊登了署名为广西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翁长溥的文章:《施工总工程师的一些体会》,这并不是我的投稿。那是中央7000人大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水电部为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了全国水电勘测设计施工会议,我任副局长与会。会上临时邀请我介绍兼任总工程师的工作经验,会后水电部《水利与电力》编辑部给我来信说,我的发言“按部领导的指示,除送《光明日报》发表外,并在本刊第10期上发表”。庐山会议后,水电部在芜湖节约水泥会议上,竟硬抠水泥用量指标,导致全国混凝土工程质量低劣,有的报废。因此,前门饭店会议由部帶头检讨,全国各单位一片检讨之声,甚至欲哭无泪。当时广西的水泥供应比全国更困难,但由我主持已基本建成的西津水电工程,由于我敢顶并顶住了这股劲烈的歪风,在水电部组织的全国大型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时,“风景这边独好”,详见本书的《壮飞篇》。
另一次是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署名为广西建委总工程师翁长溥的文章:《从实际出发,加快四化步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香港《新晚报》报道了同一内容,这都不是我的投稿。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后,素不相识的新华社广西分社刘社长对我进行家访后的报道。成稿后送我审阅时,我还对他特别指出,广西建委总工程师只是别人口头叫的,并未任命过,若一定要用,需找广西有关领导去定。我人微言轻,他为何要采访我,不得而知。1972年,在广西区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韦国清亲自关心,我复出工作,但接着在规划红水河的意见上,我就公然说他的意见错了,以至引起好朋友或写信或找我面谈:“翁总不要太不懂事了!”还在继续臭的臭老九,对知遇的上层领导尚且如此,平时唯实犯上更不鲜见,这也许是在三中全会后我招引新闻记者前来采访的主要因素吧!
今午五月,一位由北京来的电业旧识指着我对广西奉恒高副主席说:“翁总是我们水电界敢直说真话实话的前辈。”耄耋之年,对我众议略同,自思有如下因素。第一,人各有品。忆少年,若把人比作石料,我属于难于雕刻琢磨只宜于作基石或混凝土骨料者。刘备桃园聚义结党,三顾茅庐得师,脸厚善哭避灾,成帝业的玉玺之料也。第二,人各有志。忆青年时志在救亡,知道对敌斗争,兵以诈胜,诚则蠢;报效祖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诈则奸。解放后遂了立志务实干工程心愿,对一穷二白国家的千军万马战穷山恶水的成果好坏,作为共产党员、工程师的我深感责无旁贷。第三,人各有愚。忆我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中,都受到了党内有些领导同志的有效保护,自认是漏网右派,庆幸机遇,信党愈笃。第四,人各有择。我老来选择了叶落壮乡,余热可珍,相知者众,夫复何虑。求真唯实,老而弥坚也。
从我国第一个五年計划开始,我就到中流击水,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直至终身。各个时期的若干时代风貌、亲身经历和思考,令我难忘。老有所为,这些年来我写过一些回忆录,其中多数已公开发表。值跨世纪之际,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又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认为:人们不仅要学习科技知识,也应学习科学精神,创新、求实、严谨、认真,提高毅力和眼力;市场不仅要繁荣,市场之魂诚信应发扬,假冒伪劣应扼制;专家献才智不仅要有业务水平,还要看他是唯实或唯上甚至唯利是图,这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把自己的单独成篇的回忆录汇编成这本总工程师回忆录集。诗言志,我初次踏勘天生桥水电站坝区时写有“瘴气蛮烟,穷山恶力,堪叹历来少人迹”,后来勇接设计任务时写有“已悲两鬓挂霜雪,犹恋天生不解缘。”我国水电事业的开拓者李锐复出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能委副主任时,在天生桥赋诗“自古天生黔桂间,南盘江上一梁悬,招来改造中华客,好结穷山恶水缘”,并在昆明作字赠我。因此《恶水缘》作为本书名,奉献给读者。如果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参考启迪,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建设事业,我就感到很欣慰了。
作者
1996年12月24日于南宁
翁长溥网上纪念馆文章的对应:
《恶水缘》前言 对应纪念馆文章119.
《恶水缘》P3-P17 对应纪念馆文章120.
《恶水缘》P18-P33 对应纪念馆文章157.
《恶水缘》P34-P62 对应纪念馆文章158.
《恶水缘》P63-P74 对应纪念馆文章159.
《恶水缘》P75-P90 对应纪念馆文章78.
《恶水缘》P91-P96 对应纪念馆文章60.
《恶水缘》P97-P176 对应纪念馆文章99.
《恶水缘》P177-P183 对应纪念馆文章118.
《恶水缘》P184-P200 对应纪念馆文章76.
《恶水缘》P201-P210 对应纪念馆文章101.
《恶水缘》P211-P222 对应纪念馆文章121.
《恶水缘》P223-P235 对应纪念馆文章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