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翁长溥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翁长溥
1924-08-11 ~ 2018-01-22
 
到访:337445  墓地祭奠:576   留言:247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117.《花甲顾》(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翁长溥著
翁晓萍  2019/10/10 20:30:00  浏览:470

《花甲顾》(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翁长溥著
书名            编著者           出版            选翁内容
中国专      中国国际专家       中国百科文库出    第797页
名人        辞学者联谊会       版社2008.5出版    翁长薄
(当代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人  新时期中
                                中国文史出版      第61页
格言宝典     国共产党
                                社2003.12出版     翁的格言
             人编辑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念周恩来
同志诞辰110
                                中国文献出版      第326页怀念
              吴思敬主编
周年诗词格言
                                社2008.4出版      周总理诗精品集
——————————————————————————------------                                                  
中华英模
创人才榜                      中国国际传媒出版     第979-975页
                                                   龙滩发电时怀
                新人才榜
                编委会社          2008.2出版       念覃应机同志
—————————————————————————————————                                                 
中华名人       中国中外名人     中国文史出版        第445页
格言(四)       文化研究会        社2009.5出版        翁格言3条
————————————————————————--————————
面向21世纪                                          488页至493页
中国电力可
                责任编辑清华
                                中国环境
持续发展研究    大学的席建海     科学出版            面对三峡工程
                               社2001.6出版          回顾半个世纪
———————————————————————————————————
封面册名题字    赵富林

《前言》
    近年来我收到很多请我参加名人传记和文选的邀请信,一是要对寄来的初稿修改补充确认后寄回,二是寄来了书价纪念品等价及^如何汇预付款的通知,要求汇款单与确认稿一同寄回。我不是出不起预付款而是以用钱买出名为耻,一般置之不理,只对个别来稿可取对编者又可信的,才寄回核定稿但未汇款。
    近年来我收到几本无偿赠书,多附有对我文的评奖荣誉证书,还尊称我为老师。我看了各本中有关我的内容后,都产生了感想写下了感言,值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参加中国共产党60周年之际,把这些感言整理补充,汇编成一本小册子取名《花甲顾》,自印若干册分送赠书者和我的友好,希于指正。
                                       翁长溥
                               2009年8月11日于江滨医院

《目录》
前言
一、个人传记..............1
二、论生死................4
三、怀念周恩来总理.......10
四、怀念覃应机同志.......18
五、爱子女...............23
六、回顾半个世纪.........25

一、个人传记

    去年《中国专家名人辞典》(当代卷)第797页刊登了我的传畧,我无异议。但今年《共和国功勋人物》编辑部照抄此文寄我,请修改补充后以便入编功勋人物志时,我认为此稿无人物特色不切合新的主题,乃弃而不用,请他们从我著《恶水缘》的摘编中考虑。借此谈谈个人传记。
    我长期保存积累了自己的日记、笔记、文件、信函往来等资料,“文革”又幸未损失。我的工作,从上海到三门峡、广西、北京、昆明,再回广西,在各地都兼有学会职务,是成立全国水电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改革开放后各种刊物日多,相关方面要求我写回忆文章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较集中的是《中国水力发电史料》。离休时我把这些文章汇编成《恶水缘》(水电总工程师回忆录)一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单篇回忆取自真实的历史档案,读者又多
是知情人,是经过检验的,《恶水缘》也公开出版10多年了,我已无多,还有读者索取的信。当前有些方面从中引述的史实,是可靠的。我有何特色呢?早在1996年5月,一个由北京来广西的旧识在区政府副主席奉恒高面前指着我说“翁总是我们水电界敢说真活实话的前辈”。广西《老年知音》月刊今年第一期中发表了《与水电结缘的翁老》一文,其中有“淡泊名利,敢于说真话,是翁长溥为人处世的原则;在翁总看来,人生的关键还是求真务实,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自己举一件事,庐山会议后水电部召开了芜湖节约水泥会议,统一硬性规定节约水泥用量指标。对我主持的西津水电工程,我说节约水泥只能按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来说话,别的都不要听。七千人大会后水电部在京召开了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大会,部
带头检讨,大量混凝土报废的单位都欲哭无泪,我却被指名发言,并推荐给《光明日报》发表。今年要评功勋人物,有谁知上述实情?我回顾一生,认为是漏网右派、漏网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庆幸漏了网。
    我曾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全世界最早最有权威的名人传记中心)编入第12集《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这是他们在我国山东省的一个信息关系网点(平时公开的工作为普通业务)给我寄来的稿子请我审核。这个稿子是《中国水力发电史料》上友表过的文章稍做了点文字处理。由此可见,他们列传,是力求真实可靠。
    由于我国有长期封建专制的历史,对上层权贵人士的表述,常有偏差。对具体人物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现象,对其历史事实则只能求真唯实。个人传记,要用严谨确切的史实来表述。

二、论生死

    《中国共产党人格言宝典》第61页,摘录了我论生死中的几句。1942年我初入同济大学上国文课时自选了论生死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呈国文老师,他看后深为惊叹!促使我长期珍藏。离休之年,以此文请求何忌的书法,至今挂在我卧室的墙上。
    这是反映我青少年时代抗日救亡的国情,那时最流行的歌曲《流亡三部曲》从“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到“走,朋友,我们要走向战场,展开民族解放的战斗”。我初中时的吉林籍地理老师,每听到唱这首歌就闻声泪下。那时的《义勇军进行曲》即现在的国歌,一开头就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和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天到处都在唱。集体出行时,有些人手里高举自制的小旗,上面写的是文天祥、岳飞、戚继光……等古人的名字。
我追求马革裹尸、柴市尽节是时代的需求。生死观即人生观,要为国为民而献身呵!
    1944年由于战局的需要我国需派军队去缅甸作战,不宜派无文化的兵出国,乃在大学中开展参加远征军自愿报名,开展得轰轰烈烈。此时正值我休学在外就业,不能献身引为憾事。同济大学的应征者在泸州集训,我曾赶去与相识同学一一致敬告别。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底同济大学迁回了上海,我从闭塞的乡下到了大城市。听上海,“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呵流落在街头。”听远方,“山那边有个好地方,一天到晚忙又忙,要吃饭就得做工哟,没人为你做牛羊。”日本鬼子走了,国民党请来的美国兵却强奸了中国女学生沈崇,激怒了青年学生们,我迅速投入了反美、蒋的上海学生运动。上海警察列队阻止我们上街游行示威,我就带头冲去,被抓去蓬莱警察分局关起来,被学校保释出来后我又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之一晋京请愿,同南京的国民党高官打咀仗。为迎接上海解放,1949年初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发展我入了党。新中国成立后,我追求的不再是马革裹尸、柴市尽节了,我学的土木工程,为新中国的工业化、电气化,献终生于穷山恶水吧!我年过72岁之后党组织才安排我离休,离休后又例外为我保持了办公室等条件至今,我们党对党员的奉献精神是不会忘记的。我人离心不离,著有《红枫情》纪实。我晚年因老年病常住广西江滨医院。在单人病
房里我看自己带的书报或者看自选的电视节目,写我想写的东西。不时在走廊上走走,去做理疗、牵引等治疗时,也在病床看书报,医生初感意外,久之,我忘记带时还让我看他们的。我住在11楼,早晚我都不乘电梯步行下楼,去院子内外行走健身,不带陪人没有轮椅、手杖。有人问我年龄后说:“定会活过90岁”“可以活到100岁。”我心里则想。,一天时间的利用我是你的两倍。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一再对家人说,“如果我成了植物人,我要及早安乐死”这是我的生死观发展到了新阶段。我同样有个人要求,只是人各有异。领导多次要我参团去美国考察,均为我谢绝。但我有自己的需求。
    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两个孙辈为我预定了入场卷。“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奥运期间正值我84岁生日,我要第一次与孙辈同过生日并参加奥运会。旧中国被称作“东亚病夫”,对奥运会是望尘莫及,北京奥运会是我国已在世界堀起的标志,我定要分享。我于8月3日一人自费赴京了。到京后,得知北京天津间高速火车通车,其速度是我一生从事工程尚未听到过想到过的,决定再作天津行。在车上注视增速显示,最高为336公里/时,京津间行车刚30分钟,庆我进入了车速的新时代。四孙同乐、观光奥运、天津行都留了影(见封底),之后将随时供我老年乐。
    龙滩水电站一期工程今年1月竣工了,我于4月20日作了龙滩行。这是由于我2000年10月26日在龙滩所作促龙滩上马的诗,在《北京第二届中国现代精英文库代表作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奖,并在《北京世纪精英科学档案馆》永久性陈列。诗的末句为“雄流化电东送日,再凌天池赏湖波,”现在该去天池赏湖波了。更重要的是蓄水位375米升至400米的二期工程卡在淹贵州省的罗甸,要去考察此一库区,因而作此库区游。
    广西桥牌协会今春要去西津水电站举行一次桥牌比赛征求我意见,我说6月份是西津发电45周年,可组织老牌友前去进行比赛祝贺。6月22日23日实现了此一活动。我自己去西津主要不是为了故地重游打桥牌,我知道西津水电站的设计寿命为50年,现已经过了45年,我要去研究它的晚年寿命。除参加各种共同活动外,我单独一人找电厂的负责人的交谈。我对他说当年西津施工时水电部曾组织过全国七大水电工程质量的专家检查,以西津的质量为最好,运行这多年了,质量变化如何?他说这些年的质量鉴定,西津均为甲等。从他口中得知,今年西津的产权已归大唐龙滩公司所有了,我说西津当今的总投资和造价是无法与当年相比的,估计若现在新建,投资该为多少?西津今年的交易价为多少?二者之间是何比例?他一一谈了,收购价占现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并说西津现在的上网电价是较低的。我的心中有数了,西津所剩设计寿命只十分之一了而价值还在三分之一以上,从技术经济着眼,西津的晚景是很好的,还将长期雄立在南宁的郁江之上。此行还发现两个历史性问题。安排参观者、旅游者首先看的是厂外展览馆中的西津电厂历史录像。其中有周恩来总理视察施工工地的镜头。我对厂领导说我亲自经历的是他确曾想来,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太差广西区党委坚持不同意他来,他才派他随行的水电部副部长刘澜波代他来,你们现在的镜头是我从三门峡带来的,1958年4月周总理在三门峡工地的摄影。在展览厅内和文件上历届厂领导照片排列中,梁岐是第一任厂长,实情是他确曾是最早任命的,但是要他接收电厂时,他却以“不愿穿红裤子”而坚持辞职了。

三、怀念周恩来总理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诗词·格言精品集》第326页载有我诗:
        关怀我壮乡,跃进史无前,
        斩断郁江流,亲手作支援。
        骨灰播九土,山悲水也寒,
        土沃春华壮,江山固若磐。
    标题为“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为诞辰发表此诗我完全同意,但我诗不是为诞辰而作,而是为“骨灰播九土”而作的。WG的周总理处境非常困难,为保护老干部与知识分子费尽心思,“四人帮”还要批林批孔批周公,使他积劳成疾。逝世后墓地也没有一个,后人无处悼念,我就要立即公开悼念。我写出此诗用大字报贴在我在广西建委办公室的外墙上。此后,在我出席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集会上,我又情不自禁地高声朗颂此诗。在我
出版《恶水缘》一书里的西津水电站部分,有3000字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专题,以此诗作结。
    写到这里,我今天要说,郁江西津水电站的建成是我国大跃进的一朵奇芭,这是周总理“亲手作支援”的结果。穷广西白手起家所建的西津水电站于1964年6月併网发电了,试与两家相比。我国著名的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主力,在大跃进中是就近转战七里垅水电站的,已定好了苏联机组,西津发电时七里垅处于停工状态。而西津装的第一台机组是原来七里垅订的苏联机组。这是我亲自经历在北京达成竞赛协定的结果。应早建的黄河刘家峡水电站1958年确定上马成立工程局时,调三门峡工程的副局长水电元老张铁铮去任局长,总工程师李鹗鼎去任总工程师。此两人与我共事两年,是我敬佩的前辈,我对刘家峡的建设曾满怀信心。但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张铁铮急忙被批判、关押、下放,长期靠边站了,遂使“左”风劲吹,蛮干瞎指挥不断,造成严重后果,应报废的劣质混凝土就达13万立方米。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时,10月份水电部就确定刘家峡工程停建了。若干年后,纠正错误并取得成功的复工计划,是经过周总理批准的。早在发电前的1963年水电部已看出西津的趋势了,在北京召开的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大会上,我被指名发言,此发言在5月14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发表。此一对比足以称奇!
    西津水电站命运的转机始于1959年初。广西桂江上的昭平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是西津的两倍,由原广东流溪河水电工程局副局长徐霁远带领一半施工队伍入广西再配民工,徐任昭平工程局局长。我在三门峡本来是调不动的,广西区党委通过与三门峡工程局党委书记张海峰的老战友关系不断催了半年,三门峡截流之后,张海峰亲自找我动员亲自为我餞行,我1958年12月24日到昭平工程局报了到。1959年初以韦国清第一书记的广西区党委决定集中力量建西津,昭平西津两工程局合并为广西水电工程局,徐霁远任局长,西津的原局长毛恣观任副局长,昭平的施工队伍含民工转往西津。我同徐霁远赶到西津研究如何开展工作,两局合并后的施工力量仍不足,徐主张增加施工机械,西津的党委书记杜竞明则主张增加劳动力。我未忘张海峰对我的临别赠言“到广西,要改变观念,不要照搬三门峡的机械化施工,应土法上马”。局党委决定杜竞明和我去南宁向区党委汇报。未料到,一到南宁区党委第一书记、区政府主席韦国清就亲自主持听意见,立即决定由南宁地、市各调一万人,以后还可由转业进军人中调。我同杜竞明去找市委第一书记陈枫时,陈说他们先遣队已由阮洪川书记带领出发了。如此快捷如临战部队,令我称奇。面临的施工任务是左岸基坑开挖,此时是“五万大军会战西津”,但见都是扁担挑着土箕出碴,人山人海热气冲天,在较平地带有手推车就是先进工具了。基坑排水的水泵与水管不足,有人就用农村的脚踩木水车分级提水,我在当时国内的工地上也是未曾见过的。群众中不只干劲大钻劲也大,我亲自向有的基层人员学习。1959年的实践,不只完成了基坑开挖任务,还为次年混凝土在高台地上预储了大量砂石料。开挖基坑是为了浇厂坝混凝土,其所需的钢材水泥广西在那时就毫无办法了。我同毛恣观副局长去北京住水电总局
招待所,找水电部解决,决心不解决不回。我俩到总局局长那里去提出1960年所需水泥钢材,他答应了已定的指标,叫我俩回去,争取1960年发电。此一指标还不够第一季度所需,怎能出自总局局长之口?此后我俩一见到他,他就先说“就那么多了,你们怎么还不回去?这要影响工地施工的。”与其他各省来京的领导同志交谈,也多类似。这是当年中央庐山会议之后讲大话假话成风,我坚持不解决不回。我局党委书记杜竞明从南宁来电话了。他说广西对明年的投资安排韦国清下了大决心,是确保西津不惜砍其他一大片项目,西津所需水泥钢材,区党委要直报中央。接着住在广西驻京办事处的广西物资局局长任耕卿找来只说一个“走”字,带我俩坐上他带来的一辆出租车后说“到水电部”。他带我俩到水电部供应司后叫我俩在外等候,他进去取出来一份广西给中央的电报三人一同看。周总理在上面亲笔批给水电部党组书记李葆华按西津需要解决。李葆华在上面写了遵办,由部的机动指标中解决,不足数削减部直供项目的指标来解决。我们看后由任退回供应司由他留京具体落实,我和毛恣观则回到工地作施工安排落实。
    1960年4月,我家隔壁的贵宾接待房异常忙地在另作布置了,我问接待谁?在我耳边的小声回答周总理,我惊喜我将再次接待周总理,次日他又告知我,区党委一再劝周总理不要亲自来,他才指定随行的水电部副部长刘澜波代他来。我认为区党委的劝阻是很正确的,当时由南宁到西津的行车路条件太差了,单程就要半天,又还危险。我陪刘澜波视察西津工地,他全看得细,称赞和持疑点都正确。此后,水电部积极协助西津解决问题了。因刘是部里管电的最高领导分为两部时任电力部部长,对西津他又亲自受周总理委托代劳。所以周总理“斩断郁江流,亲手作支援”我久已赋诗。刘澜波代周总理视察西津的照片载入【照片:1960年4月,原水电部副部长刘澜波(左)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到西工地视察。】《恶水缘》一书前页为时已久。周总理的此一“关怀我壮乡”是特殊的,但不是出于任何个人门路而是当时的特殊形势。第一,1958年1月在南宁中央工作会议上掀起了大跃进,此后广西的表现很积极。第二,1958年广西省改成广西壮族自治区,而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第三,广西紧邻越南,胡志明闹革命时曾长期依靠广西住在广西,越南奠边府战役胜法而独立了,而此战役的中国援越将是广西壮人韦国清。这些,是当时周总理的特殊关怀西津的历史背景。
    我亲自参加接待周总理是在1958年4月,那是他带着彭德怀、习仲勋乘专用火车,到工地的史家滩下车,来视察三门峡工地。工程局本部在会兴距史家滩很远,局长刘子厚提前到史家滩来迎接,我是唯一的长期吃住在工地的处长,刘局长就拉我一同去迎陪。此行给我留下了难忘印象,我意外地感到周总理是那么心怀人民群众。从一开车门到走下坡路,他主要是向自动来欢迎的群众挥手致意。在工地上也经常丢开陪人,去向正在施工的工人问话与问好。这次现场考察是为了将在工程局本部主持全国有关领导和专家会议,讨论争论多年而尚未确定的三门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问题,此会不用记述。特引我注意的是1964年他在治黄会议上的讲话,此时三门峡工程已蓄水运行几年证明是失败工程。我见过已发表的他的讲话:“当时决定三门峡工程就急了点。头脑热的时疾,总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太重视另一面,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底孔排沙过去有人提出过,他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温善章),当时会上把他批得很厉害。要登报声明,他对了,我们错了,给他恢复名誉”。他是如此求真唯实虚怀若谷,主张向小小人物公开道歉,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我把他视察三门峡工地的照片找出来,放大之后装在镜框内,挂在我客厅内直至今日。【照片:...】
    感谢《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诗词·格言精品集》一书发表了我诗,才引出老朽多年来的真情实事。

四、怀念覃应机同志

    《中华英模创新人才榜》第971页至975页刊登了我著《龙滩发电时怀念覃应机同志》一文,我还惊讶地发现此书卷首的特邀编委名单中有我的名字。所附中国领导与决策科学研究会、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调查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华英模创新人才榜编委会联名发给我的荣誉证书中此文获一等奖。足见本书对此文的重视。这是一篇近万字的长文,只谈几点综合性感想。
    覃应机是我一生中最感情深的老友。他死后至今每年春节我都要去他家,向他遗孀韩炜同志拜年,在他遗像前致敬。我至今陈列着一个空的茅台酒瓶,上面写有覃应机赠。这是他晚年去重走长征路过茅台时,认识他的酒场老友赠送他一箱茅台陈酒。因为他长征过茅台时曾驻军约一月。那时他任指导员深得民心历久未被忘记。他带回后送了我一瓶,一看见空瓶我就想起他长征的故事。我对他如此情深,是因为我感到他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并非他提我当官,正是因为他要我当官才与我发生过难得的冲突。西津电厂发电前他专程到西津来找我任电厂厂长,我原意是西津发电后即离去并得知北京对此已有安排,我坚决顶住他不干。后来他大发脾气拍桌子说:“千也得干,不也得干,给你配个副厂长,你把他培养到能接厂长班时,你就走。”促我苦干成新机投产后500天无事故的记录。
    他是我愿传授科技真知的高级领导。1959年我与他在西津工地初识,就反对他不要恢复小围堰的指示,我不是简单的把他看成外行,而是找他详细做科技解说,做到心服口服,他也对下级反对他不当指示而感到高兴了。此后长期都是依此例办理,不一一举例了。约20年后,形势发展到以发展煤碳工业为主了。煤碳部一位副部长来广西,覃应机亲自陪伴去【照片:作者(左)陪覃应机(中)视察合山煤矿】合山煤矿,两人当场决定建设王所竖井矿,以开发深层煤。当时我在建委工作,得知此决定并判断此地有深层岩溶后,春节期间我拉覃应机一同去现场考察现场议论,结果他在现场就否定了建王所竖井的决定。《中华名人格言》(四)刊我三条格言,第一条为“要敢于唯实犯上,不耻于求知下问,认识自己的错误缺点或不足是自己进步的动力。”这是我与覃应机的共同原则。
    【照片:1963年元旦作者(左)陪韦国清(中)、覃应机(右)视察西津水电站工地】
    他是建设新广西的老壮王。有人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简称为“壮王”,第一位壮王是韦国清,比覃的水平高能力强,后来升迁外调了。韦任主席时覃就是主管
建设的副主席,一直为建设新广西贡献心力至死。
    我文后半部提到了成克杰作壮王。成克杰是大学毕业曾准备留学苏联,在铁道部门做过搬道工,后升至柳州铁路局局长,升至区政府副主席家搬南宁后,曾来我家拜访过工程界老前辈的我。当时我对新一代的这位接班人曾寄于厚望,此后向他进言献策。1995年10月我公开发表了《广西跨世纪能源建设之我见》一文,其中未指名地批评了成的某些主张。此后就感到了巨变,成两次在政府办公会上说过翁总在广西是永不离休,实践为该离休了。成克杰的
结局是人所共知的,但今天我还陈列着他的合影,因为其中有个故事。柳州市领导与我们在预定的地方合影时,成【照片:成克杰在柳州市的合影照片】克杰第一个上去,王蓉贞第二个上去,第三个轮到我上去我就有意站在王蓉贞身旁,市委书记和市长上来各站一边,拍出来的照片就不是以尊高官位为中心而是以尊女性为中心了。成对此是不高兴的。对比覃、成是有意义的。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忠心耿耿为人民----纪念覃应机同志》书名,正是我的亲历实感。他在西津工地蹲点,晚上找人研究问题至深夜,次晨很早就起床,一人到工地去向这向那,三餐还要亲自到我家门口来叫我去同吃。吃的只是他的标准,并不特殊,我陪他出差也是如此。到他家里毫无豪华感,不见有私产。他死后我经常向韩炜的子女情况,都是一搬性工作,没有高官巨富,真是忠心耿耿为人民而不为已。
    综观我全文,被《中华英模创新人才榜》选中,又有众多高层学者称赞。覃应机的过去实践,正是当今提倡为人民的科学发展观。
    建议广西有关人士查查这本新书,研究研究,应否推广?

五、爱子女

    《中华名人格言》第445页刊登了我的格言三条,第三条为“上层人士对自己的子女,避免其产生有高贵家庭可依靠的观念,要培养求知好学,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去开创自己未来的品德,这是对自己子女的真爱。”我人老了事少了,看见当年上山下乡知青这一代接班人干得很好,感到高兴,该关心下一代了。我家住南宁七星路区政府一宿舍,南向接教育路。路口有南宁市的模范学校天桃小学,我曾进去视察过两次感到满意。后来看到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小桥车越来越多了,据说,富户为子女能上名校不惜在赞助、送礼、用车等方面花费。我既为人民日益富裕又爱子女感到高兴,又引我深思。
    我本人是靠宗祠奖学资助才读完初中的,17岁初中毕业考上了当时重庆全公费的中央工校(高职),靠肩挑行李夜宿屋檐下步行七天才到校的,此后全靠半工半读。我此生事业有些成就,主要不是来源于学生时代的课堂书本知识,而是源于那时我已自力更生溶入了社会。我的三个女儿求学时正值WG,本来可以信赖的父亲成了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反动技术权威,不只不能依靠还要划清界线,他们都上山下乡插队靠自己了。大女二女由于表现好被推荐入了师范大学,小女赶上恹复高考自己考入了工科大学。二女的女儿叶黛莹在广州市上初中时还从未到过农村。我要她到远离广州市的农民家去过一个暑假,她寄给我的渡假日记,见了新景观新事物,有了新感受是那么的高兴。她现在是武汉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已考上了公费留
日研究生,正要成行了。我小女的儿子李一凡留学英国时我要他半工半读,他很快就做到了生活费用完全自理,现在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就业了。旧中国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已一去不复返了,信息时代已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我同我散居在国内外的亲人,随时都可通话相见。我的提出的此一格言,是出自亲历实感,用蜜糖把孩子灌大怎能应对未来?
    毛泽东17岁时的离家求学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返,埋骨何须桑椊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国独生子女的白领阶层正在兴起,我所献格言中的“上层人士”是很有观实针对性的。

六、回顾半个世纪

    《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第488页至493页,全文刊载了我著《面对三峡工程,回顾半个世纪》。这两册邮件外包皮上写的是:“翁长溥老师收”清华大学邮电局84-15信箱席建海寄”。书附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联名的“优秀论文著作证书”。我文是《红水河》期刊2000年第1期首先发表的,中国科技与人才开发中心也给我发来过此文入选《中国科教兴国战畧文库,社会科学卷》的通知。此文为我国学术高层所重视。
    半个世纪是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曾醉心于单纯依靠现代工程防洪。经过亲历实践,六、七十年代引起我的反思与醒悟。八十年代我让水利部在红水河规划问题上碰了壁,九十年代初我认真求实参加三峡工程预审,但蓄水位的正确意见难以上达。1998年长江大洪水时,我一再致信温家宝、江泽民,批评纵容围湖造田灾由自取。我赞扬“二初”。毛主席亲自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马寅初一直拒作检讨;趙朴初以坐飞机诗,“但畏密云遮望眼,应知身在最高层”,来批判我国的权力最高层。我国的决策受条条块块权益结合的影响很大,我全文落脚在“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还有待不断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在全国最大工程上回顾半个世纪,是我求真唯实,先自我纠正,再唯实犯上。我的回顾用于“面向二十一世纪”是很适宜的。

照片:
北京奥运会期间四孙同贺84岁生日由左至右叶黛莹、张凯、李一凡、李阳

在北京奥运会主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前留影

在北京火车南站乘和谐号高速列丰去天津

2009年4月21日在龙滩水库中乘游艇上航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