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慈父刘永岑慈母李会滋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李会滋
1926 ~ 2018
  刘永岑
1916 ~ 2020
 
到访:17474  祭奠留言:106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五七”思绪纷纷》
元元  2020/6/8 11:08:00  浏览:184


(——留下了什么)
 爸爸我想您了!夜里睡不着,一些生活片段就涌了出来:
1、您那号称“八十大本”的抗日和审讯俘虏的故事还没听完。那是五十多年前,我们四个孩子最初的启蒙,总爱围坐在您的房间听您的故事,哥哥给您端来茶杯,姐姐给您点烟,我们追着数着您那吞吐出的烟圈,津津有味地听着您的故事,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时而开怀大笑……可惜后来长大了,后来都忙学习了,后来没有了后来,也没有能记载下来,在我心里就有了永远没讲完的《八十大本》的故事。
2、您留给我们小时候的印象里是经常不在家,不是出差了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出差回来没待两天又要走了。难得回来一起吃饭,您也总是不声不响,吃完就走。鲜有您闲下来的时候,跟我们聊上几句。只记得您多次讲那个刘傻子的故事,也不知道是不是您杜撰的。至今我都在琢磨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爸爸老讲刘傻子故事?是让我们做个勤勉的人?做个自食其力的人?还是要提醒让我们别做傻子?
3、爸爸您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一生正统,一心扑在工作上。幸亏我们几个有外婆照顾。作为家属孩子从来不能沾您点光。不管我们是上学、工作、还是无业、待岗,爸爸您从不过问。妈妈的工作更别说了,当年想调来南京照顾我们,全靠她自己努力,拖了几年才解决两地分居问题。
 4、爸爸,其实我们几个都很在意您,一直敬畏您。我从小体弱,就因为您曾说我像林黛玉弱不禁风,长大没什么用,我拼命学习,每次考了好成绩回来希望您能夸我一次,您却从不过问我们的成绩。弟弟的家长会是我去参加,弟弟的作业我来签字。而我只能是自己“当家做主”。
5、当然,爸爸您也不是决然没管过我们。那时部队的孩子能当兵是惯例,哥哥姐姐都是十六、七岁入伍走的,有一点组织照顾的情分在里面也是大家都如此。而我在适龄时,也被部队通知可以去入伍了。填了表正开心呢,您回来很严厉的对我说“不许去,别给部队添麻烦!”一句话灭了我从军梦。这也是您唯一的一次“管我”。我后来被分配在建筑单位,好多人都劝你们去找劳动部门说说换个工作。我知道您们不会去找组织“麻烦”,所以我凭自己的努力,从工人到领导,不仅干下来而且一干十几年。
6、说实话,对照起人家的爸爸,有时候我是会有那么点不满和怨言,但成长后就理解了。爸爸您实际上是爱您的孩子们的,您希望他们都能靠自己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成为独立硬朗的人,成为像你们老一辈一样的勇敢奋斗的人。
7、您心里也有儿女情长,也有柔软的一面。那一年29岁的弟弟因病去世,您最后一个知道,我看见您不声不响转身,看见您掉了泪,看见您一夜添了多少白发。您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痛,您把痛深埋在心底。最难忘您和妈妈带我去北京游玩,这样有了一生中唯一一次父母与我三人的旅游,也是您和妈妈这一生中真正的一次旅游吧。
8、爸爸您戎马一生,军人一生,直到离休,还念念不忘的是去机关“上班”。七十多岁后,您常常会回忆过去,回忆老家的样子,回忆您的年轻经历……也会念几首老家民谣,哼几段家乡小曲,用那把闵惠芬的二胡拉上一首《二泉映月》。可惜我们作为子女始终没能陪您回老家一趟,这也是终生遗憾了。百岁后您常常像孩子一样念叨那首: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我是老糊涂,就是不糊涂。……唉!回家听惯了您诙谐幽默的声音,见惯了您端坐看电视的身影,现在回家再也没有了那份熟悉、那份安宁、那幅画面了。耳边那苍凉悠长的二胡声渐行渐远,以后再听不见了……(2020-5-12)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