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慈母杜雪景纪念馆
  查看图片
慈母 杜雪景
1929-05-09 ~ 2018-03-05
 
到访:107679  墓地祭奠:2508   留言:340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娘的一升
董兰坤  2018/5/13 10:22:00  浏览:363

娘的一生
2018年阴历3月5日刚刚过了十二点,您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您长久的闭上了您那慈爱的双眼,就这样舍下我而去,静静地走了,走的那样从容,走的那么平静,走的匆忙,其实儿知道娘不想走,您有太多的牵挂。
  我娘,1929年生人,记得这两年我娘和我经常谈起娘的童年和年轻的生活,娘大约是在九岁就失去双亲,娘带着两个妹妹可怜的生活着,白天去娘的姥姥家,娘的姥姥家没有亲舅舅,人家也不待见他们可是他们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就去,要不三个年幼无知孩子能去哪,晚上三个孩子回来哭一顿然后挤在一起睡觉,后来他们三过继给了他们大爷大娘,娘那个时候也就十岁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做早饭,大娘本来有自己孩子再加上三个女孩,且那个时候本来就难以养活自己,所以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后来在十五岁用一抖米换到我们家,我们家爷爷早早去世,父亲残废,肯定在家相当于童工,每天干活不敢偷懒,后来陆陆续续有了七个孩子,有两个孩子在那个年代得了脑膜炎走了,有了孩子,您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兄妹5人身上。用心血、汗水,甚至泪水支撑着我们这个家庭,把我们兄妹5人拉扯成人,也各自成家立业。听我娘说起在我没出生的时候大约是我姐和二哥出生的年代,啥吃的没有,即使吃也是树皮和野菜,这样饭菜大人可以,孩子肯定咽不下,说经常把孩子饿的冬天在外面晒太阳,说那个年代饿的受不了活不下去人很多。从我记事起,就看见我娘每一天每一天为了我们而忙碌。常常在我们进入梦乡时,您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操劳家务,尽管那时日子很艰难艰难,奶奶在家照顾孩子,地里活和家里活几乎全部重担有我矮小的娘承担下来了,记得在队上时候娘白天去地里挣公分,中午不回来去地里拔草,每天,我不知道娘几点起床下的地,只知道娘从地里回来时基本都是到了快下午下地干活时候,记忆里最清晰的就是娘从地里回来背着一筐草时累得精疲力尽的样子。娘总是皱着眉头,佝偻着身子。然后把草放在家里拿一个凉窝头就继续下地干活了,常常在我们进入梦乡时,您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或者纺棉花,操劳家务,晚上基本不怎么睡觉,然后就再继续下地干活了,在我上中学时候,娘其实非常胆小的,可是为了多挣公分要求浇地,娘给我说过半夜回来叫替班人路上吓得一身冷汗,没办法不敢往后看,因为那个时候家里没表,半夜接班人都是上一个班派一个人回来叫人,娘知道家里重担,所以在大队干活从来不偷懒,且为人随和一辈子没有和任何人闹过矛盾,不管年岁大的小的都喜欢和她一起共事,在我记事时候到了收割季节,娘带着我们去外边村里天很早很早就起来去拾麦子和找山药,还有到了秋季,一刮风娘就去路边扫树叶,所以到了现在每次看见草很多地方树落叶季节我都想起我的童年娘辛苦的场面,特别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自然水,都是到处找水挑水,因为爹是残废,所以娘也得把家里重活承担下来,依稀记得有一次下雨天娘去挑水,路上滑了一跤,等我去接她时候看见她摔倒了,现在想起这个我都控制不住自己,即使这样,在我记忆中从来都是吃家里最次饭菜,当然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生活这么丰富,好吃的就是馒头了,因为家里有在建筑队干活的二哥和年老的奶奶,娘只能啥活都干了,啥好的也不能吃,想起那个时候家里穷,所以娘熬粥里面只有少少米粒,即使到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可是您依然喜欢喝粥稀稀,第一是因为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米,且已经习惯了,可是您知道每年亲戚朋友邻居送的小米足够我们一年怎么吃也吃不完的,平常没感觉,特别在外特别是病了时候特别特别娘熬的稀饭特别特别稀那种粥,每次病都想起娘熬的粥,再有因为菜贵所以娘做的菜都特别咸以前在家没感觉,特别是对我在外工作再回家,再吃娘做的菜像吃盐感觉,娘啊娘儿现在特别想吃您做的饭菜,想喝您熬的粥,想吃您蒸的玉米窝头,想您给儿的温暖。虽然这些日子天天把我对娘思念随意写下,可是到了今日整理时候,可还是静不下心来,还是无法控制情绪,肆无忌惮的泪水就会马上迷蒙了我的双眼。 时至今日,亲爱娘已经离开我们四七了,这二十多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处攀爬的藤蔓,再也找不到该立足的位置;又像一只断线的风筝,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家的感觉;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无论我怎样抑制,都无济于事。静静地坐在屋子里,无论是睁眼闭眼,头脑里晃动的都是妈娘在屋子以前生活点点滴滴。可是,除了幻想,我却再也感受不到来自娘的那种切切实实的温情和暖意。 记忆中的娘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女人。娘用她一双粗糙的手给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擎起了一方与众不同的天空。可以想象,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的年代里,独自支撑起一个家养活一群孩子的的艰辛和不易。可是,坚强的娘从未为此抱怨过,坚强的娘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她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竭尽全力,既当娘,又当爹,辛辛苦苦养育着孩子,竭尽全力经营着这个可怜的家。 记忆中的娘是这个世界上最明事理的人。娘是这个世界上最勤俭的人。从小到大,我们兄妹几个都被娘的勤劳和节俭耳濡目染着。记得我曾经这样埋怨妈妈:年轻时什么都没有吃到嘴里,以后应该补一补了,可您竟然不知道好吃的啥东西香。在娘眼里还是啥便宜啥好吃,天天说馒头米吃着有啥不满足的。现在脑子清楚记得一个夏天晚上在我们老院子南边一个村里爷爷给我们讲过,你娘不容易,你们大了要孝敬你娘这句话我一辈子忘记不了,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好好孝敬娘,特别是自从我奶奶爹相继过时,且我都没在身边,我就发誓一定好好孝敬我的娘,可是最后还是没有照顾好俺的娘,儿后悔后悔啊,娘您是一位好母亲,在村里邻里也是一位好邻居,您一生从没有给邻里闹过别扭更别说吵过架了。记得在村里时候每天来咱们家都来很多人找你玩去,每当到了冬天咱们家炉子旁边都坐满了村里老老少少!娘的一生畸岖,一生坚强,你用母爱的宽容和坚韧,以及全部的爱,支撑起了我们这个家,娘啊,你是天下最善良,最好的娘,您执着,坚韧,勤劳、贤惠。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为了操持这个家,几十年里,您起早贪黑,,您“不识字但识事”,您是天下最善良、最好的母亲。之后,儿子陆续成人成家了,你又为孙辈忙开来,不是照顾这个孙子孙女就是那家孙子孙女为此在娘晚年时候经常骄傲给外人说自己有五个孙子,几个孙女且家里共有多少人口脸上带着满足感……
  娘您生性坚强,但与人为善,能忍则忍,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去求人的精神,不仅仅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也为我们树立做人的榜样,您以纯真的母感情感,朴实的为人境界,平凡之中显现出您人格的伟大和质朴的情操,使我们为之骄傲,亲爱的母亲您的执著坚韧、勤劳、贤惠的优良品德,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娘的一生是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一生;是勤劳俭朴、 艰苦创业 的一生;是平凡无奇、朴实无华的一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一生;是善良贤明、通情达理的一生;是和亲睦邻、乐善好施的一生。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留芳百世的伟业,但她的人格力量和优秀品德,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她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子孙心中。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1条)
  • 阿弥陀佛!
    董兰坤 发表于2018/7/2 14:54:07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