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二六军团未过元谋
9月23日上午,我和李天永从东方猿人谷凤凰大酒店戊戌中秋音乐诗会现场出发,前往元谋县江边乡金沙江龙街渡参观,瞻仰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元谋县龙街红军渡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景点之一,是近几年来很红火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当我进入纪念馆后,很快发现元谋关于这个红军渡的史实叙述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或者做得不够严谨,让人看了有点一塌糊涂,会产生很多歧意。红军长征过我们楚雄元谋,算得上元谋县历史大事件,距今不过八十多年,怎么这段光荣历史我们自己就讲不清楚了呢,不愧对先烈吗?这样的不实宣传,也无法对我们的子孙有个交待。我认为此事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故反复思考后很慎重地写下了这篇博文。普显宏的博客
关于红军长征过楚雄,我们要搞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红军是两年间分两次过楚雄,不是一次过楚雄,时间不同,经过的部队不同,路线也完全不同,路线图不能只有一条。到元谋县的是中央红军一军团,而非红军二六军团。1935年5月,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过楚雄州的禄劝县、武定县、元谋县,最后部队折返从禄劝县的皎平渡过金沙江。第二次红军长征过楚雄是1936年4月,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的率领下经楚雄州的禄丰县、牟定县、楚雄县、镇南县、姚安县、大姚县、盐丰县,经大理最后从丽江石鼓镇渡过金沙江进入中甸。我来南华后,对红军二军团过镇南、六军团过我老家牟定的情况搞得比较清楚,1936年4月15日,红六军团过牟定时,肖克将军在天台街三清阁住宿了一晚。贺龙、任弼时于4月16日率二军团过镇南县城,当晚夜宿于沙桥街上。楚雄的很多人不清楚红军的两支部队分别于1935年和1936年两次经过楚雄,故想当然地出现了误读这段历史。我查了相关的一些百度词条,大部分词条表述基本准确,但仍有两三个词条说红军二六军团过武定县、元谋县,与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渡有关,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普显宏的博客
至于元谋江边乡金沙江龙街渡,在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北渡金沙江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地位,起了什么作用,我们也要搞搞清楚,做到严谨,认真负责。如有细节不清楚的,可以认真考证一下,如史料记载:1935年5月3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师从武定县石腊它兵分两路进入元谋县。但一师师长是谁,二师师长又是谁?我想知道却一时难于查证。只查到:红一军团军团长是林彪 ,政治委员是聂荣臻,参谋长是左权, 政治部主任是朱瑞,保卫局局长是罗瑞卿,供应部部长是赵尔陆(但这几位大人物,有没有到元谋龙街渡?值得查证)。一师师长是李聚奎(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出生,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5年6月25日逝世)。一师下辖一、二、三团,政治委员是黄苏,参谋长是耿飚,政治部主任是谭政,一团团长是杨得志,政治委员是黎林,参谋长是胡发坚; 二团团长是龙振文,政治委员是邓华,三团团长是黄永胜,政治委员是林发龙。这些人中哪些到了元谋金沙江龙街渡指挥战斗?二师到底到没到元谋?若能考证出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普显宏的博客
1935年4月23日,中央军委在寻甸县柯渡镇对抢渡金沙江作出具体部署,决定红军分三路抢占金沙江渡口。一军团抢占龙街渡、三军团抢占洪门渡、干部团从中部直插皎平渡、五军团殿后掩护。红一军团抢占元谋县龙街渡后,其实就是轰轰烈烈佯装中央红军将在此渡江,吸引国民党军主力,掩护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主力从禄劝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其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军委领导人于5 月3日就从皎平渡过了金沙江。红一军团一师在元谋龙街完成佯攻任务后,于5月7日星夜兼程,打着火把赶抄小路到禄劝皎平渡,于8日黄昏前在下游禄劝县渡江完毕。普显宏的博客
准确地说,红一军团一师在元谋龙街渡没有渡江之史实,但据我考证,却在龙街渡的江南江北都构筑过防御工事,进行过激烈的战斗,战争遗迹至今仍在。红军佯装渡江时,一边架桥一边用重机枪猛烈扫射北岸阻击红军渡江的川军。哪既然红军没有在此渡江,为何又会在龙街渡北岸发生激烈战斗?这是从下游皎平渡过金沙江的红军,受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示,在三军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带领一个加强营及团侦察排,在皎平渡过江后沿着北岸西进,经姜驿翻越火焰山到龙街渡口北岸的盐水井一带布防,阻击南岸尾追到元谋龙街渡的国民党大部队。普显宏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