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元谋红军渡
9月22日抵达元谋县凤凰岭参加“月满东方猿人谷——戊戌中秋音乐诗会”,因为是楚雄电视台微信平台直播,白天走台,晚上是音乐诗会预演。23日早上没有什么事,就到江边乡红色文化旅游。卫星导航显示从东方猿人谷到金沙江龙街渡有39公里,我们9点多出发,约11时来到金沙江边的龙街渡。9月的江面宽阔,江水浩浩荡荡气势非凡,看似平静的水面,打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高山大江令人心灵震撼。北岸无船,但见有一条公路通到江边。各式各样的渡轮都集中在南岸,货车客运也是靠渡轮摆渡,如果这里是县城,早就架桥通南北了,但新中国建立近七十年间,这个曾牺牲13位红军战士的革命老区竟然没有架桥连通公路。我见船从南岸到北岸去,先是沿江水逆行一段路程,再调头顺水斜到北岸去,这与我心中想像的渡江不一样。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大船也不敢直接横渡江面。原本想坐着渡轮跟随旅客过江体验一把,无奈时间紧迫,李天永拍摄了几张照片我们就去找红军长征纪念馆去了。普显宏的博客
自元代以来,龙街渡就是四川通往云南最重要的一条古驿道,来往于南北的各路商贾、成群上百的骡马整日云集于此,热闹非凡。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缅甸,经姜驿从龙街渡过江,西行出境;明朝嘉靖四年(1535年)大才子杨升庵状元被皇帝贬谪滇西保山,第一次从这里渡过金沙江,留下了《宿金沙江》的传世之作;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2月出游到达龙街渡。明末清初,镇守云南的吴三桂反清复明,浩浩大军踏过龙街渡口的古驿道向西进发;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一师佯装抢渡龙街渡,在这里引诱国民党军主力,掩护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主力从禄劝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但历史上这么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古渡口,却因为山高谷狭偏僻,在近代人们的生活中归于平常,一度沉寂。只有上世纪在这里拍摄了电影《金沙水拍》,21世纪初在这里建起了红军长征纪念馆之后,红色文化旅游才又使龙街渡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当我们就要离开龙街渡时,环顾四周,却找不到要参观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向当地一村民打探,他却又说认不得,这又令我们十分惊讶。最后我们问了五六个人才算知道了纪念馆的大体位置,驱车返回街道自己走路上山顶去找。普显宏的博客
其实,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位于龙街渡西边的一个小山冈上,茂盛的草木早已把纪念馆硕大的红五星状屋顶遮掩,从外面根本看不出这里藏着一个纪念馆。我们上山的途中不见一个人影,临近纪念馆门前,却遇到七八个人也是来这里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的。我们从纪念馆右侧绕一圈回到左边,才找到敞开的馆门,进馆匆匆参观了一楼的展厅,拍照留念,却发现这个红军长征纪念馆存在很大的历史叙述错误,这不应该呀(我将在另一篇博文中论述)!由于时间关系,当时也不知道二楼还有个红军烈士遗物及电影放映展厅,也就没有上长城青砖垛口的二楼参观。普显宏的博客
在我们去金沙江龙街渡的路上,看到一个疑似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建设工地,也看到了一些政府有关移民安置政策的宣传布标。金沙江边的龙街渡,这是一个即将消失的口岸,千年历史即将淹没于水底。回来一查信息,在离龙街渡不远的地方,四川会东县和云南禄劝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正在建设乌东德水电站,电站初设蓄水位975米。元谋江边乡龙街渡海拔850米,这就是说,过几年电站建成蓄水后,龙街渡水位会上升125米,不但龙街村被淹,恐怕位于龙街渡西侧山巅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也只会山顶一块露于水面上,到时或被迫搬迁,或人们再来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时,得划着船到江中心的岛上去参观。普显宏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