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楚雄好地方》有感
普显宏
文友天永到州文联开会回来,给我带回4本新书,一本是文选《楚雄好地方》,一本是《楚雄州2014年优秀作品选》,还有元谋作家李建林的《猎人特战队》,楚雄作家李丕良、秦迩殊的《红彝梦》。谢谢这些书,谢谢记得我的那些人。说实话,这些书太厚,我没有闲暇把她们认真读完,但翻一翻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打开《楚雄好地方》目录一看,作者都是一些非常熟悉的陌生人,像开会一样,全都集中到这儿,看着他们的名字,感觉非常亲切。所收录作品的这些作家,就算没在一起开过会吃过饭,也是经常在报刊上谋面的文友;有的虽十几年杳无音讯,读到名字后又使我想起此人的一些往事,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令人吃惊并给我震动的是,有两位作者英年早逝,我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中知道的(可见这本书编得很严谨也很负责任)。周应新,过去每天在《楚雄报》上读到他的名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再也读不到他的文字了,原来……。李世康,与我同龄,这位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年轻的彝族学者,出版专著多部,45岁就去世了。这使我一下子想起了永仁傣族作家杨志光,我和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起冒尖的少数民族作者,得到过楚雄州文联芮增瑞、杨继忠等前辈的提携。2007年我俩一起领第二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一起在楚雄汇东街喝酒吃肉,没想到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在一次单位组织的登山活动中,他在楚雄西山之巅停止了心跳,时年46岁。普显宏的BLOG
张毓吉、夏阳、芮增瑞曾下放到楚雄州吕合煤矿劳动,在他们平反恢复工作之后,我在这座矿山工作了近30年。据说张毓吉、夏阳是因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牵连才到煤矿改造的,那时对他们的称呼比私下说的“劳改犯”好听一点,叫“生产员”,什么苦累脏的活都干过,还干过烤酒的技术活。那年头物质比较匮乏,干体力活吃不饱饭,他几个烤酒时就偷些苞谷籽来烧吃。芮老师风湿病比较严重,就把腿伸到烤酒的蒸锅上面去腾热气。我刚到煤矿医院工作的时候,马旷源曾叫我把他们在煤矿的这些往事写成文章,但我觉得内容太单薄,还有拍马屁之嫌,终就没有去写。普显宏的BLOG
夏阳教授有海外关系,一辈子没结过婚,他爱国又不愿去海外继承财产,积劳成疾,孤身一人死于楚雄师专任上,葬于师专雁塔山,也就一个小土堆。1985年我到楚雄州文联开会的时候,有人倡议大家捐款给他插了块简易的墓碑。普显宏的BLOG
张毓吉恢复工作当楚一中校长,后任楚雄师专校长。我的文友汤维温(甘肃兰州人,吕合煤矿剥离二队工人)退休后去找他,谋到了一个看管校图书馆的美差。张毓吉博学多才,尤其口才了得,当全国人大代表,在会上敢讲真话实话,给人印象深刻。
芮增瑞是楚雄文学界的老黄牛,为培养楚雄文学人才殚精竭力,使出了“挖老板田”的力气。我早期的文学创作,先是得到黄晓萍、杨继忠、卜其明的指点,后来芮老师也看好我,对我爱护有加,还把我的创作成就写入《楚雄彝族文学简史》一书。只是那时的我不甚懂事,为修改一篇小说,与芮老师来回争执(有些人写是顶撞),芮老师非常生气。其实我心中是非常尊敬芮老师的。后来稿子发表了,还入选他主编的《流淌的金沙江》一书。普显宏的BLOG
李世忠,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对楚雄民间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是我叔叔普启旺最好的朋友。记得1984年在楚雄州宾馆开第二次文代会的时候,有一天早上我吃完早餐却找不到早餐票,尴尬之时是同桌的他为我补上餐票的。普显宏的BLOG
施学生,施学生不是学生,是懂得汉文和彝文的彝族毕摩,大知识分子,双柏人。没见过面没有交往,只认识其名。那时楚雄彝文翻译人才奇缺,他是那个年代楚雄赫赫有名的彝文翻译家,楚雄出版的许多彝文古籍都是他翻译出来的。普显宏的BLOG
杨森,彝族,大姚人,也是认识其名不识其人。一个喜欢唱唱跳跳的民间艺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他用汉语彝腔演小品,受到彝族群众喜爱,留下了彝剧并发展到今天,被誉为彝剧创始人。如今,故乡大姚有其塑像,算是身后有载体为其树碑立传的一位。
(本书收录了我写的《春访灵官桥》一文)